科大「街坊」帶您漫步校園 飽覽美景 編織回憶

2023-10-31
Bernadette

科大校園背山面海,毗鄰景色怡人的牛尾海,清澈的海水亦為科大帶來寶貴的研究資源。導賞員Bernadette(圖中白衫者)是科大碩士課程的畢業生,當年入讀時已深深被科大的海濱吸引。在畢業後一直等待合適自己研究背景的科大空缺,終於在三年前,成功加入海洋研究實驗中心擔任技術員。

Bernadette

熱愛海洋的Bernadette(左一)為參加者介紹科大海濱,和周邊的海洋生物教學和研究設施。在實驗中心,Bernadette亦特意展示海星、馬蹄蟹等各種海洋生物,講解香港海洋生態的歷史和現況,並讓參加者近距離觀賞和接觸。

Bernadette說看到大家非常興奮,也踴躍發問及留影,令她感到由衷的滿足。

Bernadette

參加者在海洋研究實驗中心參觀。

Edwin

服務了科大李兆基圖書館逾三十載的創校元老Edwin(圖中白衫者)才剛剛在去年從工作退下來,但他對校園的歸屬感卻未曾退減。Edwin認為HKUSTours 計劃很有意義,可讓更多人深入地了解科大,把人連繫起來,所以看到活動報名的連結,就立刻報名。

在科大工作多年,最令Edwin難忘的事,是新冠疫情期間圖書館同仁上下一心,在執行多項防疫安全措施下,繼續讓同學使用圖書館學習,過程面對很多挑戰,殊不容易。他說:「退休後,我們的電郵域名會被改為『family.ust.hk』,象徵科大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十分期待能與大眾和更多的人分享科大故事。」

Wisdom Stone

另一個由科大校友帶領的導賞團穿梭校園各處,介紹各個景點和他們背後的故事。圖中的景點是智慧石,是位於通住海邊連接橋的方形大石,相傳學生如果能成功跳過智慧石,成績便可「過三爆四」,如跳不過則會因成績退步而被踢出校。

Bridge

導賞團於另一個科大著名景點「共振橋」拍照留念,「共振橋」連接教職員宿舍B座和學術大樓29-30號升降機出口,相傳是多年前按一個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畢業習作 (Final Year Project) 的設計所建成。橋身設計特別配合共振頻率每當有車輛駛經橋底或有人在橋上跳起時,橋就會震動,形成共振,因而得名。

Group Photo

科大與坑口的關係密不可分,坑口除了是學生和教職員回校主要途經的地點之外,科大在坑口亦有不同的社區參與。例如在今年7月,科大的華南研究中心與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合作,於校園舉辦客家麒麟訓練班,協助傳承與弘揚於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圖為導賞團在坑口村一幅客家傳統及舞麒麟文化壁畫前留影。

Hanghau

導賞團亦到訪坑口鄉事委員會,透過認識坑口和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一同發掘科大在社區的足跡及其發展史。

Red Bird

名為「時間之輪」的紅色日晷,俗稱「火鳥」,自創校以來便屹立於科大廣場中央,是科大的著名地標。導賞團於旅程完結前於「火鳥」拍攝大合照。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由校友創立的社企「街坊帶路」合作,在本月初正式推出「科大深度遊」(HKUSTours) 活動。由衆多不同背景的科大成員,包括現任或已退休的教職員及校友自願擔任導賞員,帶領參與導賞團的科大成員及公眾人士遊覽校園和坑口社區,加深大眾對科大和周邊地區文化和歷史的認識,藉此增強科大與社群的連繫。導賞員包括自創校起於李兆基圖書館工作逾30年的Edwin,以及在海洋研究實驗中心擔任技術員的科大校友Bernadette,他們對科大充滿美好回憶,藉帶領導賞團向參加者分享他們的「科大情」的故事。

科大於本月共舉辦六場「科大深度遊」導賞團,路綫跨越了校園的界限,除了漫步校園、欣賞沿途美景外,範圍亦擴展至與科大一同成長的坑口社區。26名來自科大社群的導賞員,還透過參與路綫設計及分享自己在科大的獨特故事,將參加者和科大精神聯繫起來。

「科大深度遊」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與,活動於9月初接受報名,反應熱烈,名額於開放報名後的兩日內已全數爆滿。有見及此,負責「科大深度遊」活動的環球事務及傳訊處計劃於明年初再度舉辦多場相同主題的導賞團,讓更多市民大眾能透過參與導賞活動,了解科大不同的一面。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