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致力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榮膺「影響力排名」全球第36位

曼谷出席GSDC大會 彰顯領導地位

2024-06-12
大學影響力排名

科大代表團,包括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右五)、協理副校長(大學數據研究)萊韻詩博士(左四)、協理副校長(環球事務及傳訊)陳佩珠女士(右四)、及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署理處長梁嘉尉先生(左三),與泰晤士高等教育(THE)首席數據官Duncan Ross先生(左五)一同慶祝科大於 THE最新的大學影響力排名取得佳績。

攜手推動碳中和生活實驗室聯合宣言

由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前排右三)推動的「碳中和生活實驗室聯合宣言] ,共有15所大學參與。來自朱拉隆功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泰萊大學及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等代表,出席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會上舉行的慶祝儀式。

討論極端天氣預警系統的發展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數據官Duncan Ross先生(左一)主持的專題研討會上,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兼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啟漢教授(右二)、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城市預測項目聯席主席兼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陳飛教授(左二),以及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服務高級經理楊綺華女士(右一),討論極端天氣預警系統的發展。

專題研討會

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左二)在一場專題研討會上,就如何在數字革命下推動可持續的未來,與匈牙利文化及創新部特派員Rodrigo BALLESTERAN先生(左一)和谷歌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部門主管Chester CHUA先生(右一)等各國專業人士深入交流。

研討環節

在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署理處長梁嘉尉先生(左)主持的研討環節上,科大工學院院長兼極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羅康錦教授(右)闡述了於可持續城市及社區中,推動智慧創新的重要元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首度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大學影響力排名2024》,並勇奪全球第36位,名列香港及中國內地第一,反映科大就全球可持續發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備受國際認同。
 
排名由THE昨日於曼谷舉行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會(GSDC)上公布。該排名評估全球2,100多間大學於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表現。其中,THE特別表揚科大在建設強韌基建及工業,加速創新(SDG 9)、推動可持續城市發展(SDG 11)和負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2)這三大範疇的貢獻最為突出。
 
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欣悉科大在最新影響力排名表現突出,他表示:「這印證了科大在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方面所作的貢獻。面對現今日益複雜的挑戰,除了善用科技外,我們也需要透過跨院校和跨學科的合作,應對各種議題。作為孕育創新科技的基地,大學應擔當領導角色,推動更多協作,以促進全球智慧及可持續發展。」
 
科大今日更坐言起行,牽頭於GSDC大會上邀請15間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中東的院校*參與聯署碳中和宣言,承諾將校園打造為生活實驗室、推動創新應用,以實際行動締造可持續的未來。生活實驗室的理念源於科大數年前推出的「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 」計劃。在該計劃下,科大至今已資助36個項目,包括化學品減耗和節能電錶等智能系統。
 
汪教授說:「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思維。科大的思維和願景,是將校園變成零碳生活實驗室,以促進體驗式學習及研究。可持續發展亦需要跨國界的協作和知識共享,藉著這個聯合宣言以及其他新猷,例如推動跨地域研究協作的環球知識網絡(Global Knowledge Network)等,我們期望能激發更多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水資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交通運輸等挑戰。」
 
科大的學者亦有參與大會,就建設智慧城市及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分享真知灼見。大會今年匯聚全球700個組織、逾3000名思想領袖和創新者一同參與。
 
在題為發展極端天氣早期預警系統的專題研討會上,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兼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啟漢教授、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城市預測項目聯席主席兼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陳飛教授,以及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服務高級經理楊綺華女士,討論如何針對弱勢群體制定個人化警報,從而減少極端天氣下的人命傷亡和損害;亦探討科學家如何與人道主義及非牟利組織合作,向社區發放預警信息。
 
在另一研討環節上,科大工學院院長兼極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羅康錦教授闡述了於可持續城市及社區推動智慧創新的重要元素,並分享如何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科技,應對城市所面臨的各項挑戰,善用資源。
 
此外,汪揚教授亦在一場專題研討會上,就如何在數字革命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與谷歌專家及匈牙利官員等各國專業人士深入交流。
 
科大為實現於2045年前達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多年間落實不同舉措,包括於2019年推出「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 」計劃。在2020年,科大安裝了全港最大之一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於未來25年每年减少150萬公斤碳排放。近日,科大更斥資4,000萬港元,將校內三成的泊車位升級,加設電動車充電設施和相關軟件配套,以打造香港高教界中備有最完善電動車配套的校園。

 

* 參與大學(按字母順序排列):
1.    朱拉隆功大學
2.    哈利法大學 
3.    高麗大學
4.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5.    南洋理工大學
6.    新加坡國立大學
7.    納扎爾巴耶夫大學
8.    泰萊大學
9.    香港科技大學
10.    同濟大學
11.    利物浦大學
12.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
1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4.    多倫多大學
15.    浙江大學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並有12個科目躋身《2024年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更位列全球第10,為本地大學之首。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本年六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1,747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4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傳媒查詢:

談家誠
電話﹕2358 8556
電郵﹕johnnytam@ust.hk

曾詠珊
電話﹕3469 2512
電郵﹕janicetws@ust.hk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