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聞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環境保護
Waste Reduction Program in HKUST Canteen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use less, waste less",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most caterers on campus, we shall re-launch the "Less Rice for $1 Less" and "Bring Your Own Reusable Container" programs with effect from 1 September 2016
新聞
學生發展,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 透過早期職場體驗及職業發展指導 提升新生競爭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首屆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透過早期職場體驗及職業發展指導計劃,旨在給予一、二年級的本科生在日趨國際化、競爭激烈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一個「領先優勢」。 由科大校董會成員梁嘉彰女士、廖家俊教授及人文學部人文教育助理教授邵梅儀發起,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於今年2月啟動。有別於一般實習計劃,HeadStart卓越領先計劃包含3個部分,包括實習、師友及夥伴,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體驗及職場訓練。 邵教授表示:「計劃的誕生源於創辦人一個簡單的願望,就是希望香港年輕新一代能展望將來,有一個不同的願景。我們希望他們能學習盼望,相信他們的未來取決於自己,透過努力及堅定的信念,年輕人可以追隨自己的心及熱誠,他們亦可以成為具影響力的領袖,將我們的社會以至世界建設成更美好的地方。」 計劃的主要活動包括工作坊和關於提高職場意識的人際關係技巧的培訓、與行政人員會面、公司考察、行政人員輔導和指導以及拓展人際網絡。透過這些活動,學生不但更早得到關於職業意見、而且因而變得自信,更有能力與職場接軌。與此同時,亦令不同學系的同學聯繫起來,增進友誼。 56名來自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及跨學科課程事務處的學生獲機會到24間本地及國際企業實習。本地生佔六成一,內地生佔一成,而來自日本、新加坡、台灣、美國及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非本地生則佔二成九。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業務包括零售、投資銀行、科技、地產發展、媒體以及創意工業等。
新聞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微型激光器 開創光計算領域新紀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成功於矽上研製出微型激光器,不但令新一代微型電腦處理器的運行速度更快,亦大大減少耗電,對光互聯與光計算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 這項創新研究由科大方氏工程學教授兼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劉紀美發現,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與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完成,是半導體工業界的一項重要突破。 矽襯底是太陽能電池以至集成電路等現代電子產品的基石,但由於矽晶格與激光材料並不相配,兩者一直以來均無法完美結合。直至劉教授的團隊成功於矽上「長出」了亞波長腔激光器,才實現了根本性突破,展示在矽上創建高密度發光元素的廣闊前景,有關發現近日於《應用物理學快報》發表,並成為封面文章。 劉教授表示﹕「這種迴音走廊模式的激光器是一種非常具吸引力的光源,可廣泛應用於晶片上的光通訊、數據處理及化學傳感等領域。將激光器直接集成在微型處理器上,對提高微型處理器的性能及降低耗能至為重要,這不但有利於推進矽基光電技術的發展,亦是新一代綠色訊息技術和計算的理想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光子是用於遠距離高通量數據傳輸中最經濟兼最具能源效益的方案。隨著這項矽襯底的新型激光器出現,光子亦有望可應用於短距離的數據通訊上,將可大大提升數據傳輸的速度。 為製作這種迴音走廊模式的激光器,劉教授於矽面刻印出納米圖案,將矽晶格異質生長的天性缺陷,鎖定於有規律的縱橫格模式當中,再利用量子點激光器的受激輻射處於單個量子點之中這一特殊性能,進一步降低有源材料區對生長缺陷的敏感度。隨後,團隊利用激光泵,提升電子的能量級別,實現激光器激射。 此款微型激光器的直徑只有1微米,較傳統的激光器長度縮短了1000倍,面積則減少約100萬倍。 傳媒查詢:
新聞
工程學, 創業, 商業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首次舉辦中學生創業體驗日營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於8月8日至12日舉辦首屆的「科技領導及創業體驗日營」,目的是加深中學生對創業的了解,及透過為科技產品制定業務計劃的小組專題報告,一嚐創業的滋味。 參加者是十五位即將升讀中三或中四的學生,共八女七男,來自七間中學。在五天的日營中,他們與科大科技領導及創業哲學碩士課程的同學交流,及到科學園參觀由該課程的同學所成立的初創企業。他們亦分組製作專題報告,提出如何突顯指定科技產品在市場上的特色及優勢,以及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從而親身體驗創業家的工作。此外,他們亦參觀了校園及實驗室,了解校園的創業文化及生活。 工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生教務)及科技領導及創業哲學碩士課程主任楊經倫教授表示:「這個創業體驗日營將學院的創業教育推展至初中生,是我們的一個嶄新計劃。科技創新及領導能力是達至成功創業的關鍵。我們希望這次活動能培育同學的創業精神,並啟發他們將來投身創業。」 在日營中,同學認識創業的元素、成功創業家需要具備的特質、成為創業家的得著及挑戰,了解到在香港及華南地區的創業資源,如共用工作間、資金來源、創業比賽。透過製作專題報告,提升他們的合作及溝通能力,並了解到這些能力在創業環境的重要性。 科技領導及創業哲學碩士課程副主任余瑞富教授稱:「我們希望這些體驗能開拓同學的創新思維,並讓他們及早了解如何實踐創業。創業並非遙不可及或難以達到,他們可以由現階段開始作準備。」 工學院近年積極推動創業教育。學院於2014年秋季開辦科技領導及創業哲學碩士課程,並於2014年春季與工商管理學院合辦為本科生而設的創業副修科目。學院師生成立多所初創企業,包括由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畢業生汪滔先生成立的大疆創新,汪先生並於2014年獲《福布斯》雜誌中國版選為中國十大創新人物。 傳媒查詢 廖曼華 (Diana Liu) 電話:2358-8982 電郵:egdiana@ust.hk  
新聞
學生發展
馬到功成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天工程學系二年級學生梁藹文於7月2日代表香港前往瑞典弗靈格(Flyinge)出戰第11屆世界大學馬術錦標賽,並於場地障礙賽準決賽中勇奪第四名。在不足一個星期後,她隨即轉戰伊朗首都德黑蘭參與國際馬術障礙賽Concourse de Saut International青年組(Young Riders),並在賽事中嶄露頭角。雖然騎手需按規定策騎陌生馬匹,但仍無阻梁藹文勇奪一金一銀的殊榮。梁藹文稱:「成為運動員讓我學會在逆境中堅持下去,無懼前路的困難,也不向挑戰低頭。」梁藹文自六歲起開始學習策騎,全因這種鍥而不捨,勇於面對挑戰的個性,成就了梁同學入讀科大機械工程學系的夢想。雖然她亦獲英國頂尖大學取錄,但她認為「科大是香港提供工程學的最佳學府。」在科大唸書,梁藹文既可以與自己的馬匹繼續策騎訓練;亦可追尋一直以來對汽車和科技的濃厚興趣,利用數學和物理的知識發揮所長。要踏上策騎精英之路,梁藹文每星期練習六天,每次三小時。她承認,同時兼顧訓練、比賽和學業並不容易,但相信個人的策騎技巧、訓練經驗,以及「樂於學習和聆聽不同意見」的態度,助她迎向挑戰。梁藹文對未來抱有大志:「我的短期目標是參與亞運會,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征奧運。此外,我亦有意進修工程學碩士課程。」
新聞
校園生活
A Beautiful Transformation
Dare to challenge yourself with new environment, new people and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 Isha CHATURVEDI paid a lot effort to overcome homesick and cultural shock and now is engaged in the University than anyone else, see how HKUST has transformed her in 3 years’ time. Isha CHATURVEDI, Year 3, BSc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新聞
獎項及排名, 體育
Gold Performance
There is much more than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 a fruitful University life. We believe taking part in sports, music and art help students to boost active learning and living. The story of Raymond Sumitra Lukman set a good example of making a balance between chasing his swimming dream and pursuing study or even career.    Raymond Sumitra Lukman from Indonesia is a true champion – the Year 1 School of Science undergraduate recently won HKUST sports team’s first gold medal at the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USFHK) annual aquatic meet for 21 years. Let’s find out more about his swimming achievements and his life at the University. When did you start swimming competitively, and what is your specialist event? Raymond: I started competitively in 3rd grade and joined a swimming club. My event is butterfly, but I also do freestyle; I’m a sprinter – 50m or 100m.
新聞
社區
A Thought-provoking Tour to the Fresh Fish Traders’ School
Education does not only take place in classrooms. At HKUST, we encoura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by taking a step closer to those who are underprivileged. After visiting Fresh Fish Traders’ School, Tan Jing Jing from SHSS would like to share reflections about her feelings and learnings in this visit. TAN Jing Jing, SHSS, Year 1 I was very pleased that I could take part in “Back to School Tour: Visit to Fresh Fish Traders’ School” which was held by Student Housing Residential Life Office on 13 November 2015. Different from other voluntary activities, this time we had the chances to come up with creative ideas to interact with the local primary students. After joining this activity, I got some insight and understood the lives of loc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