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聞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Green Trekkers Finding New Home for Hall Residents' Items
Same as previous years, the 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Office organized the recycling activity during student hall check out period. But their new Green Trekkers program has redesigned the "Give and Take Campaign" to minimize the amount of waste and 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items.
新聞
心理健康, 訓練, 教育, 學生發展
Peer-to-Peer Support: Peer Counselor Training Program
Peer Counselor Training Program aims at equipping a group of dedicated and respectful students to reach out to their peers who are in need of support, encouragement, companionship and resource information on campus.

2015

新聞
研究, 科學
治療眼疾的突破
由三名科大生物材料研究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全球首創的可注射凝膠,使蛋白質藥物緩慢釋放,預期可用於治療眼疾如黃斑病變及糖尿眼。現今,這些病患者多年來需要接受每月的藥物注射,治療方案並不理想。 團隊成員及科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部博士研究員余渝表示︰「藥物經配製成可注射凝膠後會慢慢釋放藥力,可能成為一項有效而且藥效持久的治療。」 生物醫學工程學部副教授周迎指出病人只需每年注射一次可注射凝膠,而無需承受每月注射的痛苦。同時,這項創新技術有助減低醫療開支及持續注射的風險。 展望將來,研究團隊將於三至四年內展開人體臨床實驗。長遠而言,隊伍希望這項治療技術可應用於中國及其他貧困地區,幫助有需要的病人獲得廉價和有效的治療。 這項嶄新突破令研究團隊成立的公司NovaMatrix Ltd.在科大第五屆100萬元創業計劃中奪得季軍。這項年度計劃旨在推動創業文化及發掘擁有最佳商業前景的方案。
新聞
獎項, 商業, 本科生, 學生發展
科大商科生於多個專業學會比賽奪魁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學院)本科生於多個由本地專業學會和組織主辦的商業比賽中取得佳績,先後在香港會計師公會、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及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比賽中摘冠。 在香港會計師公會舉辦的2015專業資格課程個案分析比賽中,由四位修讀環球商業管理課程一年級學生,包括梁嘉煒 (同獲選「最佳演說得獎者」)、林浩楠、田梓弘及許恒雍組成的隊伍,憑深入的研究及深思熟慮的商業建議,先後擊敗今年近350支參賽隊伍勇奪冠軍。科大另一支隊伍同時囊括賽事的亞軍殊榮。 香港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資格課程個案分析比賽讓本地大學生有機會及早認識營商環境,比賽透過具體案例考驗同學的專業能力,今年主題環繞飲食行業。賽事冠亞季軍均可獲大企業安排的實習機會。 另一支由五名四年級學生組成的科大隊伍亦在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主辦的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2015-16挑戰賽中奪冠。隊員包括四名計量財務學同學周浩銘、李桂賢、武越、趙天宇,以及一名財務學同學陳俊峰。他們憑全面透徹的分析脫穎而出,令科大成功衛冕該項比賽的冠軍。 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挑戰賽旨為向新一代年青分析師推廣業界良好實務,賽事的香港優勝隊伍可晉身區內比賽,以及參與明年在芝加哥舉行的總決賽,與全球精英隊伍切磋。 此外,另一支科大本科生隊伍早於本年九月,在南華早報/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合辦的2015財務策劃師比賽(大學組別)中奪得冠軍。此比賽旨在表揚對財務策劃有潛質的學生。科大獲勝隊伍的成員包括麥嘉榮及曾祈業(計量學)、李卓熹(環球商業管理及財務學)及余晉為(專業會計及財務學),他們展現卓越的分析能力及建議,成功令評判留下深刻印象。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兼本科課程主任劉夢琳教授對本科同學於2015年在多個主要專業組織主辦的比賽取得佳績感到鼓舞,並表示:「各隊伍出色的表現彰顯同學的實力,以及反映商學院會計學系及財務學系所提供的訓練專業、嚴謹和能配合商界的需要。我們會繼續加強本科課程內容,致力培訓全面、且兼具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學生,為他們迎接未來商界的挑戰作好準備。
新聞
大學事務, 社區
李達三博士捐贈港幣三億元予三大院校 設立獎學金嘉惠學子
香港大學(港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李達三博士捐款共港幣三億元,設立獎學金計劃培育優秀學生。 三校將各自獲贈港幣一億元成立教育基金,頒發獎學金予品學兼優,並有經濟援助需要的寧波公學或寧波第二中學畢業生。 李博士是本地的商界領袖及著名慈善家,一向熱心支持香港及內地的教育事業,他深信教育是民富國強的根本。李博士是香港寧波同鄉會創會會長,該會創辦了寧波公學和寧波第二中學。 「李達三葉耀珍伉儷李本俊獎學金」捐款協議書簽署儀式於12月15日舉行,李達三博士及其親友,以及大學代表出席,包括李博士的兒子李立峯先生、孫兒李本俊先生、香港寧波同鄉會會長及理事、港大校長馬斐森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以及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 李博士表示:「我很高興與香港三所頂尖大學合作,我期望獎學金計劃能鼓勵學生奮力學習,爭取入學。我相信三校將會繼續作育英才,培育更多明日領袖。」 港大校長馬斐森教授衷心感謝李博士這次慷慨的獎學金捐款。他說:「我們對李博士支持教育的遠大目標,不勝感激。這一份心意,推動着港大繼續努力。我們會致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棟樑,讓他們盡展所能,貢獻社會。」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對於李博士一直以來對中大的支持,深表衷心的謝意。他表示:「很高興中大繼本年中獲李博士捐款成立中醫藥研究發展中心後,今次再次得到李博士的慷慨捐贈。中大將繼續作育菁莪,培育更多社會棟樑。我希望同學能以李博士為榜樣,努力不懈,日後積極回饋社會。」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衷心感謝李博士的慷慨捐贈,他說:「李博士熱心支持香港的高等教育。能夠成為是次捐贈的受惠大學之一,我們深感榮幸。科大將繼續培育學生,讓他們充實知識及擴闊眼界,並鼓勵他們推己及人,成為有承擔的公民。」 獎學金計劃將於2016至2017學年展開,三所院校每年合共頒發最多51個獎學金,每名獲獎學生每年可獲港幣五萬元,即每名四年制本科生獎學金總額為港幣二十萬元。 傳媒查詢:
新聞
發現, 研究, 物理學
香港科技大學理論物理學家解開「伊辛超導體」特性之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助理教授羅錦團的研究團隊,解釋物質在強力磁場下仍能保持超導性的複雜現象,協助荷蘭的科學家以理論闡釋實驗結果。這項雙方合作的發現於2015年11月12日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 上發表。 超導性是一種量子現象,電子結合成雙,並在「零電阻」的情況下流動,然而強力的磁場會切斷電子之間的連結,破壞物質的超導性。當得悉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二硫化鉬薄片在高達37特斯拉(Tesla)的磁場下仍能保持其超導性,羅教授與他的學生袁凡奇嘗試解釋這實驗結果,並成功解開謎團。 羅教授的研究團隊提出,二硫化鉬擁有特殊的晶體結構,令流動的電子要承受強達100特斯拉的內稟磁場。這種特殊的內稟磁場並不會破壞物質的超導性,反而能保護超導體內電子之間的連結,免受外在磁場破壞。研究團隊把這種超導體稱作「伊辛超導體」。他們亦推斷很多與二硫化鉬晶體結構相似的超導體,也屬於「伊辛超導體」。 羅教授的研究團隊亦指出,「伊辛超導體」可用於創造一種名為「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s)」的新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將可能用於製造量子電腦。羅教授表示:「伊辛超導體還有很多有待發現的奇妙特質和應用。現在,我們理解某類物質為何能夠抵禦外來磁場的干擾,我們將會找出更多與二硫化鉬特性相近的物質。」羅教授亦與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單分子層二硒化鈮同屬於「伊辛超導體」,相關發現已在11月於國際權威物理期刊《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發表。 羅教授於2011年加入科大物理學系。他在2003年於科大畢業,2008年於美國布朗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同時獲頒「Anthony Houghton Award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獎項。他於2008年成為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及麻省理工學院的首位聯合博士後研究員,並於2009至2011年作為裘槎博士後研究員在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於2014年獲頒科大理學院研究獎,並於2015年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傳媒查詢:
新聞
商業, 國際
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賴平先生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成為頂尖汽車設計師之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2月7日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創辦人兼設計總監賴平先生擔任主講嘉賓。賴先生曾任保時捷汽車公司首席設計師,負責911、Cayman 及Boxster等多種汽車型號的外觀設計。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賴先生以「旅程與終點:設計之路」為題發表演說,分享他成為汽車設計師的故事。他說:「1972年,我買了一張單程機票毅然前往羅馬,那時候我對未來還沒有清晰的計劃。但是我義無反顧地為事業目標而奮鬥,堅守信念,邁向成功。」 賴先生的設計譽滿全球,他認為夢想能夠推動他努力向前。他表示:「我年輕時有很多夢想,現在仍然想得很多。夢想是無界限的,不要懼怕前路會如何,原地踏步才是最可怕。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規則,你們應該不斷思索——為何不可?」 賴先生是少數能在歐洲汽車設計行業穩佔一席的華人。他在香港土生土長,並在1972年離開香港,到意大利入讀ISIA (Istituto Superiore per le Industrie Artistiche),並在1978年取得工業設計學士學位。其後,他獲得德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獎學金,在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修讀交通工具設計。1980年,他在福特汽車公司開展汽車設計事業,設計了Fiesta、Escort、Seirra 及Scorpio等型號的汽車。他於1984年加入寶馬汽車公司,負責寶馬3系列的外觀設計,並參與寶馬1、7及8系列的設計。1989年,他加盟保時捷汽車公司,成為911 (996系列)、Cayman及Boxster等型號的首席設計師。2005年,他成為保時捷的首席設計師,領導全球顧客及特別項目的相關設計。 賴先生於2012年創立Brainchild Design Group設計顧問公司,其客戶和項目包括協助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汽車系列建立品牌,並為一家私營電池製造商設計輕型電動車。與此同時,他亦與意大利Zorzi 基金會合作,於2015年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展出他過去四十年的汽車設計草圖。2015年12月,他獲香港設計中心頒授「 DFA亞洲設計終身成就獎」。
新聞
工程學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教授率團訪問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成立兩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正式成立兩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分別為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教授今日為兩中心主持授牌儀式,隨即率領訪問團到科大校園參觀,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議員、校長陳繁昌教授及多位科大管理層歡迎訪問團到訪。科大研發及研究生教育副校長李行偉教授向到訪團員介紹科大的教研成就,理學院院長兼研究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葉玉如教授,則介紹實驗室的最新發展。兩所研究中心主任﹕科大土木工程系陳光浩教授與張鑑泉理學教授兼化學系講座教授唐本忠,亦分別介紹兩中心的未來發展計劃。 科大年前成立了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研究分子神經科學以及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連同剛獲批的兩個研究中心,科大現有四個國家級研究設施。訪問團今日參觀了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實驗室主任郭海成教授、科大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鄧青雲及其研究團隊向萬教授介紹更為高效節能的雙穩態液晶顯示器,以及新型的電子貨架標籤。 陳校長表示國家批准科大成立兩間國家級研究中心,是對科大研究成就的肯定。陳教授稱﹕「科大致力推動中港兩地於教研及工業界的合作,提升區內科技發展。今次科大新成立兩所國家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強化兩地科研合作,為大學對研究卓越的追求注入新動力。我很高興科大能參與推動中港兩地科研發展。」 由唐本忠教授領導的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將集中研究新型發光物料於生物醫學傳感器與化學螢光探針方面的高效應用,對檢驗、顯影、檢疫、查察、診斷、環保及國家安全等範疇均能有所裨益。該中心其中一個主要研究項目為「聚集誘導發光」(AIE)物料。AIE概念於2001年由唐教授首創,他所開發的AIE技術為高效發光物料的研究開闢新天地。AIE於2013年被湯森路透列為全球一百項熱門研究課題之一,於化學和材料研究領域中排行第三。唐教授至今研發出的AIE物料被應用到多個範疇,包括追蹤體內癌細胞、光動力治療、套取指模及細菌顯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