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聞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先生 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分享 復星投資哲學及企業家精神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中國領先投資集團復星集團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梁先生以「復星投資哲學及企業家精神」為題,向聽眾分享在香港上市的復星集團,如何從一家註冊資本只有三萬八千元人民幣的內地企業,逐步成長為一個領先全球、總資產超過四千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機構,並激勵在座的科大學子投身實業,用昂揚鬥志迎接挑戰。
梁先生說:「我始終銘記二十五年前自己在創業過程中得到的幫助,因此願意幫助現在的年輕人創業,傾聽你們的聲音,給你們公平的機會;一個國家真正值得世界尊敬的是擁有上百萬、上千萬的不知畏懼、日以繼夜執著於自己夢想的青年創業者。」
梁先生是復星集團的創辦人之一,自復星高科技於1994年11月成立以來,亦一直出任該公司副董事長。梁先生為招金礦業非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亦於復星集團內其他公司擔任多項董事職務。
梁先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中國候任代表及其中國工商理事會理事兼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上海TMT產業發展聯盟常務理事會理事長、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上海台州商會會長、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以及長江商學院校友會常務副理事長等。

新聞
安永全球稅務副主席傑伊·尼布 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影響未來職業發展的顛覆性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領先的審計、稅務、交易及諮詢服務網絡安永全球稅務副主席傑伊·尼布(Jay Nibbe)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尼布先生以「顛覆商業:什麼力量會影響我們未來的事業發展?」為題,概述科技及全球化等顛覆性的力量,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事業與生活。
尼布先生於演說中表示:「科技對所有行業均帶來顯著的影響,全球化加速了貿易自由化及新興市場的增長,而遷徙、移民及城鎮化加劇對人口結構造成的變化,則為勞動力及經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這些顛覆性的力量正改變世界的運作模式。」
尼布先生亦分享了他於這所現代而國際化公司工作的經驗,以及擁有國際視野可如何協助在職人士於環球市場取得成功。他亦對全球就業所需的技能,以及如何於全球勞動人口中成為具價值的一員,提供指引。
尼布先生於1985年加入安永,作為該集團全球稅務副主席,他負責發展安永的稅務網絡,領導全球逾四萬五千名員工。尼布先生以倫敦為工作基地,主持稅務行政委員會、監察稅務業務表現、發掘收購目標、扶植稅務專業慣例以及法律部門的發展。
此前,尼布先生曾任集團歐洲、中東、印度和非洲市場負責人、美洲稅務副主席以及美洲稅務主管合夥人。在1995年至1999年期間,他以莫斯科為工作基地,主管獨立國家聯合體的稅務慣例,並於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及烏克蘭發展業務。
「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嘉賓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政策領袖、企業領袖與實業家等。講座首位主講嘉賓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欲了解詳情,請瀏覽網址https://25a.hkust.edu.hk/tch/dss.php。科大將邀請更多傑出人士進行演講。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新聞
Green is the New Black
At HKUST, we encourage our community to care more about the press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our student Eco-Reps of Sustainable Campus Leadership Program, Rinaldi Gotama took a gap semester and volunteered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for Gunung Palung Orangutan Conservation Project in West Indonesian Borneo. He had a wonderful working experience to share regarding his study on Orangutans' social and feeding behaviors, health and metabolism.
Rinaldi Gotama, Research Assistant

新聞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In HKUST, many of our students spent a term or more overseas through exchange or internship program, nevertheless, India may not be a popular choice for most students but Homan Yueng, student of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chose and got the most out of it. Check out Homan’s story to learn his unique experience in his 9-month internship in India!
Homan Yeung
BSc (Math and Econ)
Can you briefly describe your working holiday experience, and what attracted you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I spent 9 months working as a Business Development Executive in a software product company in Hyderabad, India. My key responsibility was to expand our business into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建設框架 推動「增強實境」在移動設備上的發展
增強實境(AR)是未來移動設備上的一項重要發展。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員正打造一個適用於移動設備的AR新平台,以助發展一個生態系統,供企業家及程式編寫員在移動及穿戴式裝置上,發展AR應用程式。
香港科技大學-德國電信系統與媒體實驗室(SyMLab)主任許彬教授表示,實驗室的研究透過「從下而上」的形式,促進AR在移動及穿戴式裝置上的應用發展。他說﹕「我們設法找出及發展AR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硬件平台、軟件框架及顯示裝置,並提供多項技術,包括物體追蹤和將運作程序置於雲端上進行,以提升發展周期的進度。」
SyMLab是一個於2013年成立的聯合實驗室,獲歐美主要電訊營運商德國電訊提供可觀的資助,在移動系統及媒體方面開展前沿研究。實驗室透過提供卓越、並與業界緊密聯繫的學術環境,致力為亞洲帶來領先的系統及媒體研究,解決實質問題。科大是東亞地區首間與德國電訊創辦聯合實驗室的大學。
SyMLab正發展多個AR系統的組成部分,至今已在不同的AR領域上遞交了18項專利申請。實驗室其中一個項目為雲基實鏡(CloudRidAR),主要通過移動雲計算技術,以及雲內大數據處理演算法,將密集的計算操作,置於雲端及其他共同定位設備上處理,令移動AR應用程式可以實時運作。當用戶將手提電話指向如書本或電影海報等物件,便可即時查閱許多相關數據、評論和分析等資訊,而不會令移動設備過度負荷。該項目已從創新科技署獲得超過二百萬港元的資助。
AR技術能為真實世界提供更豐富的媒體及數位資訊,但同時亦衍生許多私隱問題。有見及此,SyMLab的研究員提出為移動設備用家及攝影鏡頭,設立一個新穎的交互情境感知平台。用戶可透過一些標籤及靈活的手勢,把自己於手機照片中的影像模糊化。
實驗室亦正發展一套名為Ubii的綜合系統,用戶可透過簡單的手勢,與多個智能設備進行互動。透過這套新的「人類-電腦」運作模式,用家只要向著機器做出「拖拉」的手勢,便可遙距將檔案於電腦或打印機之間相互傳送。除了以上項目,實驗室亦正發展其他包括可於移動及穿戴式裝置上應用的實時情緒感應系統,以及AR社交網絡等,用家所發出的訊息,無需繞經伺服器,便可直接與其它手機用戶分享。
傳媒查詢:

新聞
T&M-DDP Students invented Smart Baby Diet Tracker
Dual Degree Program i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M-DDP) students Juliana Ko and Raymond Tam together with Ambi Yuen, MPhil student in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jointly invented a smart baby diet tracker to keep track of baby feeding and won many design and start-up competitions.

新聞
科大獲校友楊榮義先生捐贈港幣二百萬元成立創業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校友楊榮義先生捐贈港幣二百萬元成立創業基金,為科大學生於創業初期提供支援。
楊榮義創業者培育基金(下稱基金)以楊先生的名字命名,由科大創業中心營運,是一項協助學生迅速啟動創業夢想的加速種子基金。初創企業最關鍵的時機往往在創新意念萌芽之時,亦是最難獲得財政支援的時期,基金將會在這個階段向他們提供資助。基金會就初創計劃的創意、可行性、商業化及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等因素進行評核。若成功申請,每個項目最多可獲五萬元的資助,用作生產「原型項目」、產品和服務開發、市場宣傳及推廣、試驗和營運費用。其間,科大創業中心亦會提供其他協助如師友計劃、指導、工作坊、研討會和工作空間等,以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令創業項目變得更具競爭力,從而爭取較大額的資金協助,為投入市場作出準備。科大創業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科大學生初創活動的樞紐,每年均積極舉辦各種活動,藉此協助及推動學生實踐他們的創業夢想。
楊榮義先生是知名的企業家及慈善家,一直致力支持內地的教育、文化及醫療服務。他樂善好施,並將其行善的範圍擴展至本港。楊先生是科大2005年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畢業生,亦是房地產發展集團深圳榮超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先生說:「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創業基金,鼓勵、協助及支持更多科大學生,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擁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即使仍在構想階段,亦可以獲得資助。」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衷心感謝楊先生的慷慨捐贈,他說:「我們非常樂見畢業生回饋科大。透過結合我們的努力以及畢業生的捐助,充分體現出同一科大的精神。科大會繼續培育學生成為未來的領袖,發揮創意,積極回饋社會。」
楊榮義創業者培育基金為期五年,於2016年10月接受首批申請。評審團成員包括創業界的行內專家,創業中心及技術轉移中心的代表,以及捐款人所委任的代表。
傳媒查詢:

新聞
Engineer Loves Music
How would you choose between music and computers? Chuck-jee Chau, PhD stud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smart enough to combine two by carrying out 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sound. As always, cross-curricular study is encouraged in UST to enrich ou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d broaden our minds.
Chuck-jee Chau
PhD,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MSc,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
I decided to do my PhD at HKUST because Prof Andrew Horner, the only computer music researcher in Hong Kong, is based here at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loring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was my hobby since primary school, and while I was at secondary school I started developing websites and 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