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Engineer Loves Music
How would you choose between music and computers? Chuck-jee Chau, PhD stud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smart enough to combine two by carrying out 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sound. As always, cross-curricular study is encouraged in UST to enrich ou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d broaden our minds.
Chuck-jee Chau
PhD,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MSc,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

新闻
提前体验科研滋味
香港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提供机会让本科生在国际知名的教授带领下参与科研,充分展现大学对学术研究和教育创新的热诚。
UROP为一项前瞻性的教育方法,计划不但能够为香港提前培育科技研究人才,亦有助科大生增进崭新知识和扩阔视野,例如于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在国际会议汇报研究结果,以及亲身到全球顶尖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学习。
计划于2005年推出以来,已推动逾2,500名学生开拓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增进知识。2015-16学年共有379名学生及142名教授参与计划,研究项目达292个。完成计划的学生均可角逐年度UROP奖项。
本年度的UROP奖项冠军由计算机科学系二年级学生Sepanta Zeighami夺得,他是科大唯一一名在读的伊朗籍本科生,得奖的研究项目为「降低数据库的『平均后悔比率』」。有关研究建议系统可首先对网页用户搜寻所得的数据进行筛选,从而为他们提供少量有「代表性」的建议,藉此提高对搜寻结果的满意程度。Sepanta表示参加计划让他获益良多:「研究获奖给予我很大的鼓舞,对我日后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亦有帮助。」
亚军得主科技及管理学双学位课程四年级学生陈若然指出:「就读本科时参与科研,让我能更早认清研究方向和焦点。」他的研究项目为「运用『数据可视化』解释财经新闻中的社会及经济关系」,先收集大量财经新闻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将数据透过可视化(visualization)的形式表达,能反映金融市场的见解,有助读者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陈若然曾在2016国际大数据和智能计算会议上发表有关研究。

新闻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ong Ko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set of skill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hat allows people to recognize when they want or need information, and then to search, locate, evaluate, manage, and use what they find effectively and ethically. It is tightly bound up with exercising ?the mind?s power to inquire freely.?At the Library, we strive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se abilities. Part of these efforts lie in measuring how our students are doing; developing librarian?s abilities to do so; as well as joining with librarians across Hong Kong to help Hong Kong?s university students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literacy.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科硏人员发现大脑疾病新机制 或有助开发新疗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教授张明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引致不同神经精神疾患例如自闭症、智力障碍及精神分裂等的病因机理。他们的新发现或有助新疗法的开发。
人类脑部的神经元由称为「突触」的细小功能单元把不同的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每个突触均有一个称为「突触后致密区」的细胞区室,载有大量并且密集排列的蛋白质层,负责处理及传递由脑部发出的讯号。突触后致密区的存在于60年前已被科学界发现,但科学家对该细胞区室如何就脑部活动而形成及改变则直至最近仍未有定论。
张教授的研究发现突触后致密区的两个主要组成蛋白质分子SynGAP和 PSD-95—若其基因突变改变该等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自闭症—能自动组装成一种蛋白质网络结构。最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该蛋白质结构能透过「相变」现象,于活细胞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油滴状」微滴。同样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自闭症患者脑部的有缺陷蛋白质会改变「油滴状」微滴的组成,从而改变神经元突触的讯号活动—或可解释自闭症的发病原因。
是次研究成果已于2016年8月25日出版的科学期刊《细胞》中发表。
张明杰教授表示:「我们在SynGAP和PSD-95复合物形成的研究中得到一项意外收获—活神经细胞透过一种基础的物理相变现象,将不同的功能组织放置在特定的细胞内位置。我们的研究有助理解为甚么基因突变改变这些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一系列暂未有方法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们相信我们的研究发现可以为研发治疗方法注入新的灵感。」
此学术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张明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曾梦龙补充:「这项研究只是我们一系列关于其他蛋白质如何共同促使突触后致密区形成及随脑活动改变的研究工作之始。我们亦很想找出其他突触如神经元肌肉的连接是否也通过类似的相变策略来组成突触后致密区,以响应不同的脑部活动。」
传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