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Figure
新聞
物理學
揭秘超流體:科大研究揭示偶極相互作用如何影響二維超流體行為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曹圭鵬教授領導的國際物理學家團隊,最近在研究中首次在二維偶極超冷原子氣體中觀測到BKT相變,這項突破性研究對理解二維超流體在長程各向異性相互作用下的表現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Thumbnail
新聞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於香港國際創科展2025展示多項人工智能科研新成果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多所大學共同參與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於「香港國際創科展2025」中,以「香港市民的好陪伴」為主題,展示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獲香港特區政府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下,HKGAI 在去年展覽後,進一步強化實際場景的落地能力,應用越來越廣泛。今年初,HKGAI發佈了港產最新大模型HKGAI V1,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5」上展示了多個基於HKGAI V1大模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科研項目,包括:
新聞
研究及科技, 獎項, 獎項及排名, 創業, 創新
科大於第五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創歷史佳績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第五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再創輝煌。37支參展隊伍共奪得38個獎項,包括兩個特別大獎、22個金獎 (其中7個為評審團嘉許金獎)、以及多個銀獎和銅獎,充分展現科大在包括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先進製造業、新能源技術、航天工程等不同範疇的領先地位。科大今年的獲獎數目冠絕往年,再度創下歷史佳績,並領先本地同儕,彰顯大學於創新發明方面的領先地位。 
新聞
科大研發多款智能醫療器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申亞京領導的團隊,近日成功結合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研發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醫療器械,分別適用於診療監測、手術輔助及術後復康,旨在輔助醫生解決目前診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優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進智慧醫療的發展。目前,團隊正積極與公私營機構、産業及投資者探討合作,推動項目的臨床應用及轉化落地。
飞越无限:低空经济蓄翼待飞
Stories
創新, 研究及科技, 基礎建設
飛越無限:低空經濟蓄翼待飛
假如登山者在西貢偏遠山徑突然中暑暈倒,以往可能需等候近一小時才獲得救援,現在香港研發了一套創新的無人機運送系統,只消幾分鐘便能穿越蜿蜒山路,把救生醫療物資「速遞」到患者身旁。這並非遙遠的未來憧憬,而是香港現正構築的城市藍圖。 無人機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的新寵,利用小型無人機及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能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物流、緊急救援的速度,甚至上演壯觀的無人機表演,與眾同樂。中國內地預測,低空經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兩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規模,改寫市民的日常生活模式。
HKUST Survey Reveals Shifts in Public Perception of Virtual Assets and Tokenized Money
新聞
科大調查揭示公眾對虛擬資產和代幣化貨幣的態度轉變
Thumbnail
新聞
港科大研發人工智能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將3D打印與紅外烹飪相結合,為更安全、高效且美觀的食品生產開闢了新途徑。 傳統的3D食品打印方法通常需要額外的後處理步驟,這不僅可能導致食品成分不理想、形狀不完美,還可能帶來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為解決這些問題,港科大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套AI增強系統,創新性地將擠壓打印技術與同步紅外加熱功能相結合,實現複雜澱粉基食品的即時烹飪。 通過採用石墨烯加熱器,研究團隊能夠精確控制烹飪過程,確保澱粉基食品保持其預期的形狀和質量。
Group Photo
新聞
生命科學
科大生命科學團隊建立顱內視束損傷模型 揭示重塑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劉凱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顱內橄欖頂蓋前核(OPN)前視神經束損傷模型(pre-OPN OTI),並揭示了重塑受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為神經創傷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