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研究与创新

飞越无限:低空经济蓄翼待飞

2025-04-07
#创新
#研究及科技
#基础建设
香港低空经济概念图。

香港低空经济概念图。

科大团队以小型无人机为基础,研发一套全自动紧急救援运送服务系统。

科大团队以小型无人机为基础,研发一套全自动紧急救援运送服务系统。

假如登山者在西贡偏远山径突然中暑晕倒,以往可能需等候近一小时才获得救援,现在香港研发了一套创新的无人机运送系统,只需几分钟便能穿越蜿蜒山路,把救生医疗物资「速递」到患者身旁。这并非遥远的未来憧憬,而是香港现正构筑的城市蓝图。

无人机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的新宠,利用小型无人机及先进空中运输系统,能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物流、紧急救援的速度,甚至上演壮观的无人机表演,与众同乐。中国内地预测,低空经济可望在2030年前达到两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规模,改写市民的日常生活模式。

香港也正迎头赶上这股低空经济的浪潮,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新成立的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致力将这片领空推向新的高度。

中心主任兼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李默教授正是科大推动低空经济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率领团队研发一套名为「AeroRelief」的崭新救援运送系统,利用先进空中运输技术提供全自动化、一站式的紧急救援服务。这套系统能透过人工智能精准分析求救通话,自动装载医疗物品,如自动心脏除颤器及医药用注射笔等,并将物资直接送到患者手中。此系统建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等尖端科技,能自动判断求救人士所需的救援物资和设备,规划最佳运送路线,并实时追踪飞行状况。

这项研发对登山爱好者及偏远居民来说,意义重大。在生死一线的危急关头,每秒钟都性命攸关,例如中暑、心脏病和严重过敏等紧急情况,病情可以急转直下,因此必须把握前15分钟黄金救援时间。

李教授表示︰「由科大飞到西贡万宜水库只需10分钟,开车却要50分钟,相信无人机紧急救援运送服务可及时到位,抢救生命。」

 

Demo video of AeroRelief


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固然令人振奋,但监管却面临不少挑战,必须谨慎处理。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确保空域交通井然绝非易事,涉及到安全、空域管理及公众对噪音和隐私的担忧。此外,香港市区密集的摩天楼群也为监管增添难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大建议在清水湾校园划设10平方公里的监管沙盒,已获政府批准成为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之一,并在科大举行了启动礼。在沙盒的指定范围及空域内,将会模拟各种场景和飞行航线,全面测试低空空域管理。项目收集到的数据和经验,将为未来的监管法例、基础建设及应用等提供宝贵的实证支持。

 

The government announces first batch of LAE Regulatory Sandbox Pilot Projects ready for takeoff, including HKUST.

 

李教授解释道:「我们需要在技术突破与公共安全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我们的创新科技能有效应用,包括建立稳健可靠的地空通讯系统及应急应变措施,如在全球定位系统失效时制订替代路线。」

他期望政府能放宽目前对无人机重量、飞行高度及视觉范围的限制,便利研究人员更灵活地进行全面、详细测试,提升研发效率。研究团队正与香港警务处及消防处商讨实测工作。

 

Prof. Li Mo (second right) and his team members

 

科大的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还包括︰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张欣教授领导低空飞行器设计、噪音控制和飞行安全研究、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张福民教授正研究一套先进的海空协调巡航系统、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郑展鹏教授开发数码双子图无人机管理平台,以及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杨海教授领导先进空中运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由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资助。

 

Prof. Zhang Xin’s work aims at developing low-noise aircraft in low-altitude space and asses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noise emissions under real-world wind conditions.

 

Prof. Zhang Fumin’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ir-sea coordinated cruising and risk avoidance.

 

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致力通过公私营与学术界的紧密协作,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革新。自中心成立以来,已有各界机构表达合作意向。李教授表示︰「我们正积极与业界伙伴商量合作,业界对我们的研发项目充满信心,期待与中心合作将新科技引进市场,这些合作将助力尖端研究转化应用,带来实际影响。」

中心已经制订全面的发展计划,通过重点创新支柱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不仅专注于空域管制及工程规划,还深入研究安全和感测技术,以充分发挥无人机的服务潜能,并优化空域与路线规划,利用微气象数据提升运作效能。

建立稳健的数码基建及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团队正进行多个前沿项目,全面推进感知、通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及网络技术等核心科技。这些创新将收集关键数据、支持可持续商业发展,并促进政策优化及监管改革,为低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为这片天空绘制出全新蓝图,香港势必在低空经济改革中担当重要角色。李教授对此充满期待︰「当科技、法规和视野齐备,天空再也不是极限,而是无尽可能的起点。我们定能推动香港成为领先的空中创新枢纽,在低空经济的的新世界展翅翱翔。」

注册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学的最新动态、活动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