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荣膺「2024年杰出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荣获星岛新闻集团颁发「2024年杰出领袖」奖项(教育/专业/科技及创新组别),以表彰其对香港教育及科技创新的变革性贡献。颁奖典礼于上周五举行,由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担任主礼嘉宾,为五个不同组别的社会翘楚精英颁发奖项,嘉许他们为香港发展所作的贡献。
郭毅可教授于开创AI发展方面贡献良多,他同时担任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主任,在他的领导下,中心採用DeepSeek 大模型进行全参数微调及持续训练,成功开发香港首个本地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标誌着本地AI领域的重大突破。
郭教授在致谢辞中表示,获得此奖项是莫大的荣幸,他说:「于我而言,成为一个杰出的领袖,并非单凭个人成就与功劳。这个奖项反映了我与科大及HKGAI等各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并提醒着我们需肩负勇于创新的重任,为香港、国家乃至全世界带来长远影响。我们定当同心协力,追求科技进步,并改善人类生活,贡献社会。」
郭教授在五年前从英国来到香港发展,对于能协助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他感到十分自豪:「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地方,中西文化荟萃,糅合传统与创意于一身。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伟大城市的一份子,并可发挥所长,让普罗大众可以从科技进步中受惠,助力国家实践科技发展的目标。也深深感谢香港,给我一个做贡献的平台」他还提到,将致力吸纳更多全球人才前来科大及香港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在创新与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立足香港 推动AI创新
作为世界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郭毅可教授在2020年来港前,曾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作33年。他的研究聚焦于大规模科学应用的数据挖掘,包括分布式数据挖掘方法、机器学习,以及讯息学系统于生物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医疗保健、环境、经济、金融、社交媒体、创意设计及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郭教授自2022年12月获任命为科大首席副校长以来,在推动将尖端科技融入大学教育,及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均建树良多。科大的「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位列全球排名二十强,兼本地大学之冠,正正彰显了大学在AI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闻
科大汇聚全球人才 国际本科生申请激增四成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至今接获近两万份就2025/26学年的非本地本科生入学申请,竞逐约800个学额,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国际生的申请增幅尤其显着,按年增加约四成。申请人来自超过85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德国、法国、哈萨克斯坦、蒙古、阿联酋、菲律宾、越南、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本年收到的破纪录入学申请,为科大本科生总人数(包括本地和非本地生)的两倍,预计将能提升科大2025-26学年度非本地本科新生人数至政府所设的上限,满足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宣布的政策,即把政府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收生限额提升一倍至40%。
构建全球人才枢纽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表示:「多元化是科大发展的基石。科大在本港的国际教育领域独佔鳌头,在非本地本科生中,近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国际本科生比例之高冠绝本地大学。随着来自逾85个国家及地区的入学申请,我们致力全面建设一个多元文化校园,培养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世界中脱颖而出的领袖。展望未来,科大将持续拓展在重点市场的招生工作,致力令香港成为全球顶尖人才的首选留学地点。」
两项全新举措 拓展全球网络
为响应政府的「留学香港」推广措施,科大加强在包括印度、印尼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招生力度,近期更推出了两项全新举措:
1. 创睿学子项目(I.ELITE):招募本地及海外参与学校中排名前20%的优秀高中生。自去年底推出以来,「I.ELITE」项目已吸引来自11个国家及城市、超过770名表现优异的中学生参与,包括香港、中国内地、泰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及南韩等地。课程亮点包括:

香港科大故事
科大年度音乐剧圆满落幕 以拼字魅力激励人心
全美拼字比赛「Spelling Bee」的发展源远流长,经过约两个世纪的演变,这项传统已由起初用以提升民众的认字能力,成为今日风靡全国的友谊竞赛。一众拼字选手需要牢记数以千计的词汇,互相较量,场面引人入胜。
今年,这项拼字比赛登上了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逸夫演艺中心的舞台——说的正是其年度音乐剧《The 25th Annual Putnam County Spelling Bee》。这出音乐喜剧上演期间,吸引逾1,800名观众到场「观赛」,各参赛者的演出令人忍俊不禁,让音乐厅洋溢着欢声笑语。
是次音乐剧由科大人文学部敏迪贝蒂女士(Mandy PETTY)和艾乐册博士(Dr. Isaac DROSCHA)联合执导,内容讲述六位性格趣怪的中学生为争夺拼字比赛冠军,施展浑身解数;不过,这群学生在塑造其独特个性之际,亦周旋于成长路上的种种挣扎,就如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同挑战,引起观众共鸣。
「每人都拥有站在镁光灯下的机会」
演员阵容映照出大学的多元社群,既融入表演艺术界专业人士,亦见不同科大成员的身影,包括教职员、学生和校友等,体现大学致力推广艺术与人文教育,创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科大音乐剧一直广受好评,今年的演出更是将专业水平推向新高。敏迪指出:「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唱环节,意味着每位演员并非只用来衬托背景,而是每人都拥有站在镁光灯下的机会。」
科大研究生 Miles Lanver LLANETA 是云云演出者之一,负责饰演拼字比赛参赛者 Chip TOLENTINO。回想过去多月由排练直至公演,他努力平衡自己对表演艺术的热忱与其学术研究工作,从这段难忘且振奋的历程中获益良多。
「我的角色是一名童军兼运动员,可谓样样皆精。我觉得我们的共通点在于我也一直努力去实现很多目标,包括离开远在菲律宾的家乡,来到科大攻读硕士课程。」Miles说道:「我的人生就是不断挑战极限,当知道这部音乐剧招募演员时,我就立即把握这大好机会,好好投入演出之中。」

新闻
科大培育之初创企业SmartCare与中大医院携手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培育的本地医疗科技初创公司SmartCare与香港中文大学医院(中大医院)宣布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人工智能(AI)驱动的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共同开发AI医疗技术方案的决心,致力将尖端技术应用于医疗场景。
是次合作结合SmartCare在医疗AI技术的专长与中大医院对提供卓越医疗服务的承诺,旨在应用先进的AI技术,优化临床工作流程,提升病人照护,并提高中大医院的营运效率。
根据合作备忘录,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孵化创立的SmartCare将提供其尖端的AI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病人为本的诊疗平台,而中大医院将开放其AI实验室,促进这些解决方案的开发与整合。双方合作将为应用创新工具奠定基础,革新病人就诊体验并全面提升医疗成效。
SmartCare行政总裁兼联合创办人郑毅诚医生表示:「我们很高兴与中大医院携手合作,透过AI革新医疗服务。我们的AI驱动解决方案旨在优化临床工作流程,让医护人员更专注于病人护理。通过是次合作,我们将为医疗业界树立创新典范。」
中大医院行政总裁冯康医生表示:「与SmartCare的合作充分体现我们致力采用创新技术以提升病人护理的决心。通过将AI结合临床实践,我们希望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并为病人提供更个人化及更高效的医疗体验。」
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讨论和磋商具体合作细节奠定基础。双方将衷诚合作,实现以病人福祉和医疗卓越为本的共同目标。

香港科大故事
向忠诚致敬:158位科大长期服务者的岁月见证
忠诚,是在默默奉献中淬炼而成的美德。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长期服务奖旨在向这份精神致敬。今年共有158位服务满20年或以上的同仁获奖,科大更首次颁发35年服务奖,表彰在大学创校前已加入、至今奉献了35个寒暑的元勋。他们的故事彰显了科大社群深厚的承诺与归属感,为科大今天的成就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认识其中三位杰出的长期服务奖得主。
默默的脊梁
黄启邦
• 学务长办公室支持助理
• 服务35载
回溯科大的发展历程,鲜有人比黄启邦的足迹更早烙印于此。现任学务长办公室支持助理的他,18岁便加入科大,亲历科大的创校过程,并见证了无数重大里程碑。
「在大学早期筹备阶段,我曾在中环和尖沙咀的临时办公室工作。」启邦回想当年,大学奠基仪式的现场盛况至今仍历历在目。科大正式开校以来,他便扎根清水湾校园,主要于学生事务处任职。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阿斯利康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阿斯利康香港(阿斯利康)今日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加速本地生命科学生态圈的研发进程以及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双方过往的长期合作基础。签署仪式于科大独角兽日2025上举行,该活动汇聚一众企业家、投资者及业界领袖,作技术知识交流与合作。
是次合作备忘录在科大校长及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教授,以及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的共同见证下,由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阿斯利康香港医学事务负责人(生物制药及罕见病)黄天鸿先生正式签署。
是次合作同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框架,促进双方在医学、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领域的研发机会,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质效用,推动医学进步。
合作的另一核心是结合阿斯利康深厚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科大在计算生物学的领先研究,将尖端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借助这些新颖技术,医疗诊断及病理图像分析的效能将得以提升,为完善精准治疗(precision treatment)、生成高质量的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及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强大助力。
此外,是次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将对撷取医疗数据至关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多组学及临床数据。这些数据会被转化为可行的洞见,为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当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衰竭、慢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
建基于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是次合作亦会在癌症治疗领域开推动更先进和精准的治疗方法,涵盖从筛查、分子诊断到监测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双方会共同为其他罕见病研发创新的治疗方案,旨在找出新的治疗标靶点、路径及抗药性机制。
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长久的合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进步。凭借多年的共同研究经验,我们将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为主要代谢疾病研发创新治疗策略,以提升诊断准确度、个人化治疗、及整体病人护理水平,同时推进我们在癌症及罕见病研究的合作。这份合作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对为病人创造新的效益至关重要,并将为香港医疗研发的生态系统提升至新水平铺路。」

新闻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 Sustainable Is Attainable(只供英文版本)
As a pioneering electrochemist and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 SHAO Minhua is accelerating th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and seeking to fast forward top faculty and young talents in making their own contribution to a resource-friendly world.

新闻
科大于《QS世界大学排名2026》跃升3位至44名 稳踞全球五十强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26》中,上升三位至全球第44位,彰显科大致力于学术卓越、开创性的研究及国际化教学,同时亦大力推动创新和多元化教研的发展。
今年的排名涵盖106个国家或地区超过1,500所院校,规模属历来最大。科大在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及国际化方面的表现尤为出色,并于教育及就业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得悉科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持续攀升,充分反映我校对卓越教育与研究的不懈追求。教职员工和学子们辛勤耕耘、全情投入终获回报,令我感到十分欣喜。科大同人始终致力于拓展知识与创新的疆界,并积极与不同伙伴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生活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带来变革性的影响。」
全球英才汇聚 科研实力卓越
科大汇聚全球顶尖人才,教研人员和学生分别来自逾40个国家及80多个地区,全球校友网络达10万人。根据《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科大毕业生长期位列全球30强,广受雇主青睐和认可,充分展现他们在各行各业的适应能力。
科大研究实力昭著,于多项研资计划中均刷新纪录,包括近日于香港政府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RAISe+)中取得最多获批项目。科大教员亦领航多个国家级与世界级研究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深空探索、气候变化、神经科学、机械人、微电子、低空经济及海洋科学等领域。
展望将来,科大将继续努力在教学产研各方面追求卓越,致力为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