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大数据时代
收集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为近年热门的研究领域,不少跨国企业,如英特尔(Intel)、谷歌(Google)及阿里巴巴等,每年均投放大量资源,挖掘和分析大数据,从而调整经营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新明工程学教授杨强教授一直致力研究大数据及其实际应用。杨教授于2012年获华为邀请参与创办从事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究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其后于2013年返回科大继续埋首科研。他指出,应用和分析大数据有助不同机构作出更有效决策,在不同范畴,如教育、医疗、政策制定上都能有所应用,涉及范围十分广阔。
「各行各业其实都可以把大数据付诸应用,在今时今日,我们不应该只把大数据当是一门资讯科技的专修科。不同学科的学生也可从学习大数据中获得益处,为他们日后在不同领域带头领导做好准备。」杨教授说。
大数据中蕴藏大量未曾应用的资料,若企业和机构能从中找出新的商业模式,付诸实行时往往能震撼整个业界。杨教授认为在中国金融业就是一个好例子: 新晋企业带来的思维和竞争带动了整个业界的改革。「中国政府让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及腾讯等开设网上付费平台的决定,冲击了不少传统金融机构。」杨教授说。「面对挑战,传统机构不得不从其他互联网企业引入新思维,而这些新思维日后就改变了整个行业的习惯。这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本港的专上教育界也不乏应用大数据的例子。科技大学提供的大规模线上课程(MOOC)收集大量数据,校方在分析数据后会作出各种调整,使课程内容更贴合学生需要; 科大电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现正计划于2016-17的学年推出大数据副修课程供全校学生选读。离大数据教育于本港大专院校普及之时已不远了。

新闻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 在「科大25周年青年企业家讲座系列」就中国创业之路分享真知灼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0月12日举办首个25周年青年企业家讲座,由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沈先生以「中国创业之路」为主题,阐述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他认为科技突破及创新思维是推动中国企业发展及创业投资的两大元素,成功之道就在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及产品。
沈先生说:「想成为创业家,必要带来突破。突破并不一定是技术层面,亦可以是商业模式上的突破,而不只是模仿或复制。」沈先生强调创业家需要创新思维,他表示:「竞争对手总会尝试抄袭你,甚至超越你,所以你要不断力求创新。」
沈先生指出,对创业家而言,香港市场规模可能较小,未足以测试产品的市场反应,但香港也有其过人之处-云集顶尖的研究人员、教授、学生,亦有基础研究,以及很多紧贴市场的研究。他以专营无人机的DJI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阐释:「DJI大疆创新在香港成立,这类企业的硬件及机械技术门槛较高,加上香港是物流枢纽,有助初创企业较易迈向全球市场。」沈先生领导的红杉中国,是DJI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早期及最大投资者之一。
沈先生同时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亦是现任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以及耶鲁中国中心理事会主席。他在耶鲁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取得硕士学位与学士学位。
红杉中国于2005年9月成立,是在中国迅速增长的资本投资公司。红杉中国已投资了约300家高速增长的公司,分别透过不同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为庆祝科大校庆,大学举办青年企业家讲座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杰出青年企业家,与科大师生、教职员及社会各界分享其真知灼见,实践大学提升学习和开拓知识的理念,以及培育企业精神。科大将邀请更多青年企业家发表演说。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滑铁卢大学合办工学博士双学位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滑铁卢大学推出工学博士双学位课程,让获选的学生可同时获得两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滑铁卢大学是加拿大的优秀学府,在科技创新范畴尤为出色。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与滑铁卢大学校长Feridun Hamdullahpur教授于10月7日在滑铁卢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意开办工学博士双学位课程。这项合作将于明年展开,两所分别领先亚洲及北美洲的大学将建立强大的学术联系。
Hamdullahpur教授表示:「这项合作结合两校的创新思维去培育年轻学者,为来自两校顶尖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建立基础,推动学术及研究合作,我们对此感到骄傲。」
陈繁昌教授指出:「科大是全球跃升得最快的大学之一,而滑铁卢大学工学院在北美洲首屈一指,在不少范畴更领先全球。这个合办的博士双学位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在两所排名甚高的工学院中学习,亦能接触两所学府的独特文化及创业环境,让学生有所禆益。」
这课程会于2016年1月展开,博士研究生将于两所院校学习相约的时间,分别接受两校工学博士导师的指导。
滑铁卢大学工学院院长Pearl Sullivan教授表示:「滑铁卢工学院为博士研究生未来的研究及事业发展作好准备。世界领先的研究型机构及实验室期望博士毕业生接触不同文化,并能够灵活适应各实验室的环境,以及将研究成果加以应用,造福社会。滑铁卢工学院博士教育课程重视加强实际的应用技巧,以扩展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空间。」
修读课程的学生需要达到两所院校的课程要求,并要完成一份博士论文及一次论文答辩。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将获两校分别授予博士学位。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水上活动中心一期动土仪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刚举行水上活动中心一期工程的动土仪式。中心将成为校园新地标,不但为科大师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水上活动场地,更充实同学的校园生活,并促进大学与水上运动团体的合作。
科大依山傍海,景色优美,为善用地利优势,校长陈繁昌教授倡议兴建水上活动中心,并成立专责小组推进计划发展。中心一期设有船棚,存放各类型船只及设备,并提供水上活动训练基地。
动土仪式当日,成龙慈善基金会捐赠了两艘海上划艇予科大,陈校长对此表示谢意,并谓中心可增强科大成员间的凝聚力。陈校长说﹕「运动对科大至为重要,透过参与有趣的水上比赛和活动,学生可培养归属感及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亦可藉此与教职员、校友与朋友共聚一堂。」仪式完结后,逾150位健儿随即参与多项赛事,包括水球、龙舟及划艇比赛。
科大自2013年起举办多项水上活动,以及一系列证书课程和训练工作坊。水上活动中心未来将增设多项设施,包括海滨长廊、滑浪风帆中心,以及两层高船库。
更多关于动土仪式及当日比赛的详情,请浏览: http://video.ust.hk/Watch.aspx?Video=2F13AB8BB13D4B83
传媒查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林淑媛
电话﹕2358 6313
电邮﹕anitalam@ust.hk

新闻
科大与金融发展局举办论坛 探讨金融服务业就业机遇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及金融发展局(金发局)于十月五日联合主办论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金融服务业各种就业机会。
论坛的主题为「投身金融服务业」,是金发局「业界人士讲座系列」的第五项活动,旨在为年轻毕业生和大专学生提供指导,让他们为投身金融业作好准备。论坛约有一百名学生出席,与金融专才共同探讨金融服务业的就业前景。
论坛的主讲嘉宾为摩根大通香港地区高级主管兼亚太区管理委员会成员Andrew Butcher。他与学生分享其个人事业的经历,亦讲解了本地和区内金融服务业的最新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如何重塑市场对新一代金融专才的要求。
Andrew Butcher发言时指出,金融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之一,在本地共聘用了约二十三万名金融从业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随着金融服务业对优秀年轻毕业生的需求日益殷切,他鼓励在场学生提升对行业的认知和相关技能,以便将来在金融服务业大展拳脚。
科大商学院院长及Michael Jebsen商学教授邢吉天教授亦在论坛上致欢迎辞,他表示香港能持续巩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实在有赖有志的年轻人,他认为大学与金发局的协作计划发展路向正确,成功建立了一个经验分享的平台,为香港培育更多金融专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二零一三年成立的金发局,为一个高层次及跨界别的咨询机构,旨在就如何推动香港金融业的更大发展及金融产业策略性发展路向,征询业界并提出建议。金发局的「业界人士讲座系列」是该局和本地大学举办的协作计划。来自金融服务业的多名嘉宾在一系列讲座上,与各院校的大学生分享发展金融事业的各项资讯和所需技能。
传媒查询:

新闻
质素保证局赞扬香港科技大学 推行国际化、有利研究、创新及全面的教学 学术成就卓越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质素保证局的质素核证报告,报告认同科大「校龄不长」,但已成为「优秀的国际大学」,「大学有足够理由为迄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质素保证局评审小组同时赞扬科大「学术成就卓越」、「国际排名甚高」,及「以严谨和学术的方式提升质素」。
科大获质素核证报告赞扬「以创新、全面及周详的模式推行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以及大学在本科生教育采取新三模方式带来转化效果」。评审小组认同「科大为订立及维持学术标准制定了有效机制」,「不断致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并提供拨款,支持教与学的发展」。小组并嘉许科大推行的学习进度追踪系统,能监察学生全面的学习体验。
科大很高兴评审小组肯定大学「付出不少努力为学生提供国际服务的学习体验和交流机会,成绩理想,并积极取得多项国际协议」,成功推动院校间的学生交流、实习、开办联合课程及科研合作。
科大在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的排名持续攀升,2014年位列第16名,科大对此感到自豪。评审小组指出科大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成绩斐然,继续进修的比率亦高」,肯定「科大的学术环境有助毕业生的发展,他们是不少雇主有意罗致的人选」。
作为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科大很高兴获评审小组赞扬其「采取措施,建立有利研究的环境,为培养学生日后成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内部支援」。评审小组亦指出,即使竞争十分激烈,「科大的研究生数目续有增长,而研究生的比例亦维持在国际水平」。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2014研究评审工作」,科大在多个研究领域均达到世界领先及国际卓越水平,表现出色。
评审小组的报告亦赞扬科大采取多项措施,吸纳学生意见于日常校务中,指出有「不少校方回应学生意见的例证」,而且「有明确例证,显示由这过程带动的改变」。
科大一直不断求进,在数个范畴均有改善,并得到评审小组的认同。这包括把学士学位课程的质素保证和检视程序扩展至硕士修课课程、进一步加强新入职教学助理的语文能力及教学技巧,以及扩大校外基准参照,将数据比较纳为常规。

新闻
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先生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就新能源世界分享真知灼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天举办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先生(Jean-Pascal Tricoire)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赵国华先生以「新能源世界」为题发表演说,讲解能源世界如何由集中及具规模的系统,演变成分散及多样化的生产能源模式。他亦就能源业界如何融合资讯科技,以及新能源逐渐普及化为能源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带来的新机遇,分享了独到见解。
赵先生在讲座上提出可达致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要素。他表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能源模式,在减低能源消耗之余维持经济增长。我们可以透过智能的方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赵国华先生是著名的商界领袖,他于1986年加入施耐德电气,分别于2006年及2013年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他在施耐德电气工作期间,主要在法国以外,包括在意大利、中国、南非和美国负责公司的业务运作。他于2002年担任国际运营部副行政主席、2004年担任首席运营官,在综合管理拥有丰富经验。赵先生自2009年起,担任法中委员会主席。
施耐德电气是一家世界能源管理企业,为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具生产力及环保的能源管理方案。集团于2014年拥有17万名员工,销售额达250亿欧罗。施耐德为建筑业、工业、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等主要市场的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软件和服务,从最基本的开关系统到复杂的操作系统,协助客户管理能源并达致系统自动化。施耐德电气最近与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联盟合作,提升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和应用。
除了赵国华,多名诺贝尔奖得主、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亦将应邀莅临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作演讲。内地主要房地产发展商万科集团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将于本年10月23日发表演说。其他讲者包括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 (Dan Shechtman) 教授以及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ovind Rajan博士等。科大将邀请更多杰出人士进行演讲。
传媒查询:

新闻
糅合科技与摄影 科大「天地自然.文化风采-李天文摄影展」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举办国际知名得奖摄影师李天文博士的个人摄影展,李天文的作品曾于2013年荣获Windland Smith Rice国际最佳自然摄影大奖(Nature's Best Photography Windland Smith Ri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在全球50个国家的25,0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天地自然.文化风采-李天文摄影展」以多媒体方式展出48张出色的摄影作品,展示不同野生动物的生活姿态,当中包括曾于美国自然历史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得奖作品「棕熊猛扑」。
「能够在香港科技大学举行首次个人摄影展,我感到十分荣幸和兴奋。」李天文博士续称:「我十分喜欢野生动物及摄影,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唤起大众对大自然生态的关注。」
李天文博士在香港长大和接受教育,中学会考时考获十优佳绩,取得奖学金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学士学位,再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当时在UCLA任教的校长陈繁昌教授正是李天文的论文导师。李天文博士现定居于美国,负责管理全球生物药业龙头美国安进公司(Amgen)的医学图像数据处理中心。凭借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好奇心,李天文博士将先进的影像数据处理技术与创意结合,拍摄出既有艺术感又前所未见的影像,将野生动物活现于作品之中。李天文博士屡获殊荣,曾赢得北美自然摄影协会(NANPA)十佳作品奖,其作品「鱼与熊掌」更被选作该协会年度大赛杂志《Expressions》的封面。
是次摄影展是科大成立25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并由科大图书馆及出版技术中心联合举办。李天文博士亦会主持讲座,分享他在学术、事业及摄影的宝贵经验,他的作品亦会制成画册及名信片,以纪念这特别的时刻。
「天地自然.文化风采-李天文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