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就气候变化及可再生能源分享真知灼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天举办首个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美国前能源部部长、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朱教授以「能源、气候变化及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为主题,提醒大众关注气候变化对下一代的影响。他透过充实的数据及生动的例子,阐述再生能源如何能够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足的能源。朱教授表示,必须透过非常灵活的输送及分配系统,再生能源才能物尽其用,而当再生能源能够广泛应用,成本便会相应降低。他重申使用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地球的气候确实正在转变,我们已有足够证据显示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所致。」
朱教授是著名物理学家,致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发展,他因发现冷却及捕捉原子的技术,于1997年与两名学者 Claude Cohen-Tannoudji 及 William Daniel Philips 共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朱教授获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出任美国能源部长,他在任期间,美国再生能源的使用整体提升一倍,其中太阳能的应用更急升达十倍,减轻石化燃料的消耗。
朱教授当年引荐不少出众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加入能源部,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包括成立美国能源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E)、能源创新中心以及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朱教授于2013年卸任,重返史丹福大学,率领研究团队开发精确度高、具资讯性并能广泛应用的生物物理及生物医学仪器。
除了朱教授,另外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亦将应邀莅临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作演讲,当中包括内地主要房地产发展商万科集团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 (Dan Shechtman) 教授以及印度储备银行行长 Raghuram Govind Rajan 博士等。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 将于本年9月23日,以「新能源世界」为题发表演说。科大将邀请更多杰出人士进行演讲。
传媒查询:

新闻
科大与神州数码签订框架协议 共建智慧城市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中国最大的整合资讯科技服务供应商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签署共建智慧城市(香港)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香港和内地智慧城市的发展。
根据协议,科大和神州数码将在智慧城市策略规划研究、智慧城市大数据关键信息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双方亦会共建智慧城市体验中心、联合申请各类政府研发项目及重大专项。科大将会发挥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为项目提供研究专才及配套资源,而神州数码则会在资讯科技规划咨询、解决方案设计等领域发挥所长。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我们对于能够与著名创新科技企业神州数码建立策略性的合作感到十分荣幸。科大一直在创新科研上表现卓越,我们期望透过与神州数码紧密合作,协助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及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创新及科技枢纽。」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先生表示︰「神州数码控股正在转型为一家完全的服务和互联网的公司,智慧城市建设将是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作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企业,我们一直通过不同的渠道,持续优化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架构。这次和科大的合作完全契合我们的发展策略,将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公司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的服务和产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稳健的根基。」
神州数码相信科大作为享誉国际的一流学府,在科研方面成就卓著,尤其在大数据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咨询规划和解决方案等领域表现突出,双方的合作将开辟香港与内地智慧城市领域合作的新通道。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www.ust.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的教研成就获国际充分肯定,又积极促进跨学科研究,提供全人教育,培育有创业精神、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以配合知识型社会发展。科大积极与全球及中国内地作紧密联系,建立网络;并致力发展成全球的知识枢纽,推动创新研究。科大于2014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并于2015年获《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全球跃升得最快的七所大学之一。
关于神州数码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荣获「教资会杰出教学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工程教育副教授胡锦添博士,今日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颁发2015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以嘉许他的杰出教学表现和成就。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恭贺胡教授获奖,他表示:「科大致力追求教研卓越,我们拥有具创意及充满热诚的教师团队。胡教授获颁这项殊荣,反映了科大提升教与学质素的努力,我对他获奖感到很高兴和鼓舞。」
胡锦添教授对于获得教资会的认同深感荣幸,「我一直透过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这个奖项肯定了我的努力,对我别具意义。」
胡教授于1997年加入科大,是环球社会中心的创始总监以及机械人团队的导师。他将专题作业融合于课程,透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展。他开办一个主修课程,积极筹办机械人创作比赛,致力发展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乐见不少学生的成绩不断进步。胡教授任教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他于2009年获得工学院卓越教学嘉许奖。
胡教授鼓励并带领学生参与各项比赛,如机械人比赛、工程设计比赛及商业策划比赛等。自2007年起,他的学生共赢得131个奖项和殊荣。胡教授对学生的影响殊深,并协助推动工程学院的教育发展。
最近,胡教授带领学生和同事参与社区服务,研制先进的应用程式及水底机械人组件,以帮助有听力障碍和弱视的人士学习。这项社区服务助学生提升多项重要及职业相关的技能。
教资会自2011年起颁发杰出教学奖,表扬教资会资助院校学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以及他们在院校内外为提升教与学质素所作出的贡献及展现的领导才干。
更多关于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详情,请浏览: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509/09/P201509090867.htm
传媒查询:

新闻
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担任首名演讲嘉宾
为庆祝香港科技大学成立25周年,大学举办杰出人士讲座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卓越学者、专家和企业领袖,与科大师生、教职员及社会各界分享其真知灼见,实践大学提升学习和开拓知识的理念。
杰出人士讲座系列首位演讲嘉宾为美国前能源部部长、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教授。他将以「能源、气候变化及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为题,于本年9月15日作演说。此外,五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亦将应邀莅临演讲,分享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
朱教授是著名物理学家,致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发展,他因发现冷却及捕捉原子的技术,于1997年与两名学者Claude Cohen-Tannoudji及 William Daniel Philips共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朱教授获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出任美国能源部长,他在任期间,美国再生能源的使用整体提升一倍,其中太阳能的应用更急升达十倍,减轻石化燃料的消耗。
朱教授当年引荐不少出众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加入能源部,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包括成立美国能源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E)、能源创新中心以及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朱教授于2013年卸任,重返史丹福大学,率领研究团队开发精确度高、具资讯性并能广泛应用的生物物理及生物医学仪器。
朱教授的演讲主题配合科大25周年口号「敢‧创‧未来」,他将自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说起,阐释科技如何改变世界,他亦会就气候变化、能源发展的急速转变以及如何提升能源效益、降低清洁能源成本等分享其观点。除了主持讲座,朱教授演讲当日将与科大师生会面作交流。
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 将于本年9月23日,以「新能源世界」为题发表演说。其他演讲嘉宾包括内地主要房地产发展商万科集团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 (Dan Shechtman) 教授以及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ovind Rajan博士等。
传媒查询:

新闻
科大开办网上「全端网站开发」课程 加强职业相关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将于9月15日,在全球最大的网上开放式教育平台Coursera,开办一系列由科大资深学者执教的「全端网站开发」专项课程,任何有兴趣人士均可到此平台报读。 (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full-stack-mobile-app-development?utm_medium=listingPage)
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的梅伯乐教授及David Rossiter教授授课的「全端网站开发」专项课程,能让学生学习先进科技及网页编写技能,并透过全面的专题项目实践所学。专项课程涵盖以Javascript为本的「前端」(Front-end)及「伺服器端」(Server-side)科技,当中包括NodeJS及AngularJS等业内广为熟悉的的程式编写平台。
梅伯乐教授介绍时指出,以流动装置作为上网的平台是近年趋势,因此课程会针对教授有关知识:「是次课程会涵盖两个发展迅速的流动装置应用程式编写平台:Cordova及Ionic,为学生投身这个热门行业作充足的装备。」
科大首席副校长资深顾问(创新教学与在线学习)庞鼎全教授指:「透过提供大规模网上学习(MOOCs)及混合式课程,科大已成为亚洲地区发展网上教学的领先学府。全球只有两所大学能获选在Coursera平台开办此专项课程,我们很高兴科大能够成为其中之一。」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认为,今次能成为提供专项课程的院校之一,充分肯定了科大在创新电子教学的成效:「科大是发展大规模网上学习的先驱,于2012年成为亚洲首批加入Coursera等两大主要网上学习平台的院校,大学一直致力推动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并揉合传统教学,务求以崭新的网上学习,让全球更多年轻人受惠。」

新闻
科大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喜讯
科大研究团队最近发现刺激神经轴突(axons)再生的方法,可望为慢性脊髓损伤治疗打开新一页。
脊髓损伤令大量受损神经轴突难以跨越损伤组织,特别是皮质脊髓束。慢性脊髓损伤病人往往丧失活动能力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科大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刘凯领导下,研究团队先为老鼠进行锥体束切断术(pyramidotomy),然后剔除其体内的PTEN基因。此外,研究人员亦在脊髓严重损伤4个月和12个月的老鼠身上进行相同程序。
研究团队在三组样本身上均发现皮质脊髓束展现再生的反应,显示即使损伤已维持一段时间,若剔除PTEN基因,仍可刺激皮质脊髓束再生。
刘教授表示,与急性损伤比较,慢性损伤的皮质脊髓束较难出现再生。尽管困难重重,但借着崭新疗法,皮质脊髓束即使在受损一年后仍可再生,令团队大感意外。
刘教授指出︰「认识到慢性受损的神经细胞仍有再生轴突和重建初步突触连接(synaptic connections)的能力,实在是一项重大发现。抑制PTEN基因的治疗可针对特定的神经细胞进行,亦即是说,我们可在日后研究中将程序具体应用于目标部位。」
请按此获取更多资讯。

新闻
科大新课程结合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为柬埔寨贫困地区改善药物运送及医疗纪录系统
香港科技大学致力培育学生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且对社会有承担,跨学科课程事务处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部最近推出新课程,让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创意方案,解决世界发展中地区的医疗卫生问题。
由科大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兼生物医学工程学部周迎教授领导的「视野无界」课程,让同学透过与志愿组织沟通,了解当地最迫切的医疗卫生问题,设计可行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行。大学教授职员来自不同专业的顾问,向同学提供宝贵意见,为计划开拓更多可能。
「视野无界」与来自纽西兰的非牟利组织One-2-One合作,拣选出两个同学方案,为在当地贫民窟服务的流动医疗队解决因缺乏工具和系统以及恶劣天气而引起的种种问题。其中流动医疗箱的方案,有助改善医疗队于运送和储存药物的困难; 而电子医疗纪录系统则减省医护人员于落后地区运送沉重文书纪录的麻烦,其指模扫瞄功能更能辨识没有身份证明文件的病人,提高病人认证的准确度。系统搜集得来的数据,能够改善当地医疗质素。
周教授希望课程以简单的科技带来重大的改变,她表示﹕「我们教导学生于设计方案时以受助者的需要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每位队员所长,制作能切实改善生活质素的产品。这不单是一个学习设计的课程,亦非单纯的社会服务计划,而是结合两者。我们以创新服务社会。」
两学生队伍本年六月将产品运送到柬埔寨,其中流动医疗箱设计轻便、实用、组件易于替换,可充当一个独立的小型流动药房。医疗箱虽以普通物料造成,设计简单,但有效协助当地医疗队省却每次抵达医疗站需重新整理药物的麻烦。
另一组同学设计的电子医疗系统,同样大获好评,系统安装于募捐得来的手提电脑上,不但将文字档案电子化,亦能整理药物库存纪录。学生、教授及职员于柬埔寨逗留九日期间,帮助当地医护人员适应新系统运作,并设立连结,以便日后遥距跟进操作上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