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科学, 国际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探索量子计算学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月28日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唯一的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主持。 姚教授以「量子计算学:酝酿中的伟大科学」为题发表演说,解开原子的奥秘及原子如何能够释放出量子计算学的巨大潜力。姚教授亦于演讲中深入探讨量子计算学的优点及量子计算学将如何改善资讯处理。 姚教授说:「受量子力学所限,计算机在『摩尔定律』下已接近物理极限,量子计算乘时而起,量子计算机为我们提供大胆的方向,既然其发展势不可挡,倒不如尽量善用量子物理的优点。」 姚教授于1967年获台湾大学科学学士学位,主修物理,于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及于1975年在伊利诺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姚教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著名高等学府从事教学与研究。于2004年,姚教授加入北京清华大学,成为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教授的研究包括计算理论及其于密码学、演算法经济学及量子计算学上的应用。他于2000年取得著名的图灵奖(Turing Award),亦屡获殊荣,包括美国工业与应用數学学会乔治‧波里亚奖(George Pólya Prize)、以演算法设计大师命名的克努特奖(Donald E. Knuth Prize)及六个荣誉博士名衔。姚教授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港科院院士。 多位杰出人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应邀莅临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讲座系列的首位主讲嘉宾为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其他讲者包括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先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Hightower材料科学及工程讲座教授及董事讲席教授王中林教授、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 Rajan博士、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创办人兼设计总监赖平先生,以及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科大将邀请更多杰出人士进行演讲。 传媒查询:
新闻
社区, 联系
*WARM* Welcome Back to IPO
IPO welcomed students back to campus in the Spring term of 2015/2016 with Hot Chocolate and Marshmallow.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化学
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环保有机太阳能电池 发电效率创新纪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团队成功以环保方式,研制出一种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输出效率创新纪录。有关发现已被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收录于「最佳科研电池图表」。这是首次有香港的研究成果,被收录于这份记录全球过去四十年太阳能电池发展史的重要图表当中。 「最佳科研电池图表」自1976年开始,记载史上转换功率最高的各种太阳能电池类别。由科大化学系颜河教授团队研发、输出功率达百分之11.5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近日刷新该图表「新兴有机太阳能电池」类别的最新世界纪录。有关成果近日亦于自然科研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中发表。 由科大团队研发的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既不含有毒物料,亦无需利用有害溶剂生产,是首个真正环保的太阳能电池。一般有机太阳能电池虽然不含有毒材料,但制作高效能电池则需用到对环境有害的溶剂,令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 颜教授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马伟教授合作,发现通过结合低成本的碳氢化合物溶剂和具有精确设计侧链的聚合物,可以造出形貌接近完美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产出的功率比利用有害溶剂所生产的传统电池更佳。研究为未来发展高效又环保的太阳能电池提供指导性的方向。 颜教授表示﹕「太阳能电池必须做到廉价、环保及高效。然而,现在许多高效太阳能电池仍需于生产过程中使用有害溶剂。我们的研究证明廉价又环保的碳氢化合物,能制作出性能更优秀的太阳能电池,此发现对所有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皆有深远影响。」 颜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4年于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之前,曾于著名有机电子公司Polyera带领科研团队进行研究。过去两年,颜教授于科大的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上取得重要进展,有关研究于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传媒查询:
新闻
研究, 艺术与创意
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 剖析新兴数码社会的结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月25日举办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陆博士以「新兴数码社会的结构」为题发表演说,剖析流动装置及云端技术的新世代。他说:「我很高兴来到科大演讲。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让全球的杰出领袖分享改变世界的真知灼见,同时展示科大走在数码社会的前沿,甚具影响。微软矢志创造数码新世代和新生活体验,为世界带来改变,让人类成就更多,期望与各位携手合作,共创美好将来。」 陆博士指出数码社会的兴起改变世界,他表示:「社会急速数码化,无处不在移动及穿戴式智能装置已不只是工具,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及一种生活方式。配合云端数码技术日渐融入各行各业,数码化正逐步改写业界的基本规律,甚至改变社会整体的生态。」 陆博士领导微软的业务发展,涵盖生产效率、通讯、教育、搜寻器及资讯服务等。他带领应用和服务工程部制订目标、策略及业务方向,并管理微软所有业务,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 365、SharePoint、OneDrive、Exchange、Yammer、Skype、Bing及广告业务平台的研发团队。陆博士曾担任微软线上服务部总裁,领导集团的搜寻服务及网上广告业务。 陆博士加盟微软前,在雅虎任职管理层十年,管理雅虎搜寻服务和收益平台,以及雅虎搜寻、电子贸易、业务及产品资料库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加入雅虎前,他担任IBM艾曼登研发中心及卡内基美隆大学的研究员,亦曾于中国复旦大学任教。他于复旦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并于卡内基美隆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他拥有20项美国专利。
新闻
体验式学习, 校园生活
I'M LOVING EAT-ENVR Winter Camp 2016
Division of Environment (ENVR) has held winter camp annually since 2013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first-hand experience from a lively perspective. This year, "I'M LOVING EAT" ENVR Winter Camp brought students through a journey of fair trade and food waste recycling from 6 to 8 January 2016.ÿ
新闻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和哈佛大学科学家发现探测极早期宇宙演化历史的方案 有助了解宇宙起源
香港科技大学和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观测上区分不同极早期宇宙理论的方法。研究结果已被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学术期刊接纳。 早于约一个世纪前,科学家已经确立宇宙正在膨涨。但就极早期的宇宙而言,它的演化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议题。目前,最流行的极早期宇宙理论是暴涨理论。暴涨理论认为极早期宇宙经历过一次快速膨涨的过程。另外,一些科学家也提出了快速收缩、缓慢收缩、静态以及缓慢膨涨等不同的宇宙学理论。 直至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未有准确的办法从观测上区别这些不同的理论,因为不知道极早期宇宙的不同阶段到底对应甚么时间,于是,科学家不知道极早期宇宙到底是在膨涨,还是收缩。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王一,及其研究伙伴: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陈新刚教授和Mohammad Hossein Namjoo提出,极早期宇宙中存在各种质量很重的粒子,而根据量子力学,他们运用这些粒子作为度量极早期宇宙时间的标准时钟。有了时序,就知道极早期宇宙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进而重建极早期宇宙的膨涨或者收缩的历史。 他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标签极早期宇宙不同阶段的方法,按照这种新方法进行的观测好像是拍摄一出电影,按照时间的顺序向我们揭示宇宙的起源。 王一教授表示:「透过观测重粒子的震荡信号,我们可以知道极早期宇宙的密度涨落是甚么时候产生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在宇宙学观测中发现极早期宇宙的演化规律,解开千古之谜。」 传媒查询:
新闻
工商管理硕士, 国际, 奖项及排名, 教育
科大MBA课程荣膺亚太第一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于《金融时报》MBA课程排名榜中,位列亚太第一及全球十四。科大MBA课程已连续七年荣膺全球前十五位,期间六度高踞亚太区排名榜首。 在英国《金融时报》刚公布的2016年全球MBA课程排名榜中,科大MBA课程于多项评级中表现卓越。在职级和薪酬方面,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的平均年薪较就读MBA前上升114%,升幅为排名前十五位院校之冠。课程在「事业晋升」分项中更由全球第三十一位跃升至第十九位(2013年为第四十八位),反映课程能为学生带来彻底的正面转变。 科大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及理学硕士课程)及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霍格信先生表示:「我们喜见课程成功为毕业同学创优增值及提供长远价值,令他们发挥优势,为亚洲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十分荣幸能再次在国际排名中取得佳绩,这全凭一批优秀学生、毕业生及教学团队力臻完善的精神。」 「科大致力提供全亚洲、以至全球最出色的国际化MBA课程。课程内容重视创新,为同学及毕业生提供崭新的学习活动。」 科大MBA课程旨在培养国际商界领袖,让学生掌握全球经济及亚洲发展机遇,为同学未来的长远事业发展作好部署。课程汇聚世界各地多元和优秀的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及互相学习的机会,并藉灵活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深入探讨他们有志从事的行业及范畴。 请按以下连结浏览《金融时报》2016年MBA排名榜: https://rankings.ft.com/rankings/2632/global-mba-ranking-2016 传媒查询:
新闻
教育, 跨学科
生物科技及商业
香港科技大学将于2016至2017学术年度开办一个崭新的跨学科课程- 生物科技及商学理学士,课程设计正好体现科技产业与商业之间的重要联系。 新课程由科大理学院和商学院合办,为全港首个结合高端生物科技知识与商业理论的学士课程。这个跨学科课程涵盖数量相等的理学和商学课目,培养学生同时掌握基本技术知识(生命科学、生物科技)和营商技巧(会计、经济、营运管理和其他范畴),建立稳固的学术基础。 生物科技及商学理学士课程主任王殷厚教授指出:「生物科技行业近年在香港及大中华地区的发展急速,市场对兼具生物科技知识及商业专长的人才需求殷切。这个崭新的跨学科课程将成为解决区内专业人才不足的方案之一。」 此外,另一课程主任黄健辉教授表示有关课程的特点是让学生有机会涉猎多元领域,培育他们成为兼备生物科技知识及商业专长的人才,对毕业生日后求职或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该四年制课程亦致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扩阔环球视野,有助他们掌握生物科技最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