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之光:学生健儿体育学业两生辉
精于一艺已属不凡,双轨兼擅更是难得。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一群学生运动员正身体力行,证明卓越的体育成就与学术追求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今年,科大透过由教资会推行的「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持及入学计划(SALSA)」,迎来11多位杰出香港运动员。这项计划提供灵活的学习安排和财务支援等,让学生运动员在追逐体育梦时,无需割舍学术理想,得以双轨并进。
在这批令人鼓舞的新生中,四位优秀运动员的故事尤为动人,他们的经历不仅展现了坚韧、创新与抱负,更体现了科大所秉持和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
林新栋同学:求知若渴的赛艇冠军

自15岁踏上赛艇之路,林新栋同学已全职投入这项运动11年,现在他正要开启学术上的新篇章,继取得健康教育学士学位后,他现就读科大工商管理学课程,盼在水面以外拓展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林同学曾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男子双人赛艇项目夺得金牌,翌年更获颁香港荣誉勋章。 一路以来,他的成功证明了纪律的力量,从晨曦初现到日落西山,皆在水上奋力划桨,晚上仍坚持三小时自修。经过去年极为严格的训练,这份坚毅如今转化为学业上的动力,他期望能将体育经验与商业智慧结合,探索更多如启德体育园的新兴发展机遇。
一次随科大校友参观校园时,林同学登上李兆基商学大楼的天台,远眺壮丽景色,心神为之一振。感受到科大活力和对学生运动员的全方位支持,他立下目标:「能在这里读书一定很幸福。我希望未来能保持好奇,心怀开放,尽情吸收知识。」
莫竣林同学:棒球健儿投出创新好球

22岁的莫竣林同学是一位棒球运动员,自五岁起开始挥棒,如今他正朝着科技创新的高峰迈进。在修毕电脑及电子工程高级文凭后,他选择入读科大工学士(计算机工程学)课程。今年,他将代表香港出战亚洲棒球锦标赛及全运会,继续在球场上发光发热。
在赛场以外,莫同学的内心充满创意。他与团队研发的无障碍智慧信箱,勇夺创意工程及建筑设计比赛的金奖和最佳智能设计奖,展现了他对科技改善社会的热忱。在科大,他希望能够结合学术与创新力量,开发更多造福社群的崭新产品。
「科大是一个孕育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的地方。」莫同学雀跃地分享,期待在这所亚洲最具活力的学府之一,能够拓展人脉,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符欢同学:神机妙算的桌球新星

年仅18岁的符欢同学,在世界撞球总会(WPA)中排名第37位,已是国际桌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不但在球场上精准计算,更在数理世界中找到乐趣,遂决定在科大修读理学士(经济及金融学)课程。科大的教学以科学为本,亦正与他的分析思维完美契合。
符同学八岁时受父亲熏陶,初执球杆已爱不释手,深深着迷于桌球的撞击与落袋的清脆声音。15岁便成为职业选手,却在疫情期间面对训练中断、场地关闭的挑战,一度茫然失措,全凭坚持才走出低谷︰「我决定再给自己多一年时间,终于在2023年西班牙FSR Junior Open中夺冠。」这场胜利重燃了他的热情,更坚定了他的志向。
现在,符同学渴望投入校园生活,锐意磨练数学能力,为将来投身投资银行做好准备。他亦希望追随姐姐的脚步,参加科大的学生社团和活动,弥补在中学时期错过的校园体验。
陈乐心同学:分秒必争的拯溺运动员

陈乐心同学两岁开始习泳,却在拯溺运动中找到真正的舞台。 她曾于2024年全国救生锦标赛中赢得女子假人接力赛冠军,并代表香港出战世界救生锦标赛。从操作专业救援器材到当机立断的思考,陈同学认为拯溺运动锻炼了她在压力下的果断与冷静,这些特质也有助她在编程学习中游刃有余。
对她而言,编程就如同拯溺比赛,其挑战和乐趣都在于迅速解难。她入读工学士(计算机工程学)课程,醉心于资讯及通讯科技,尤其喜爱编程与除错带来的满足感。鉴于科大工程学科的卓越表现,她深信科技能够改善生活,冀望在科大为人工智能领域贡献所长。
陈同学与科大的缘分始于童年时期,父母常带她到校园吃点心,令她对科大渐生好感,而且听过前辈朋友分享科大的点滴,她已准备好亲身融入这个活力无限的社群,展开新的一章。
双轨卓越的腾飞之地
透过SALSA计划,这些同学展现了香港运动员文武双全的光明前景。在科大的全方位支持和创新文化下,学生运动员得以茁壮成长,于学术与体育领域齐放异彩。
在双轨并进的旅程中,他们承载了为香港、为科大和为自己争光的承诺,亦提醒我们:只要坚持信念,配合适切支援,科大人的卓越将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