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Dr. LIU Cixin Leads HKUST Faculty and Students on a Venture into the Universe of The Three-Body Problem and the Frontiers of AI
新聞
人工智能, 領袖思維, 人文社科
劉慈欣博士引領科大師生走進《三體》宇宙 想像AI未來
曾經,科幻是未來的一紙預言;如今,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將預言變為我們身處的現實。作為對科學前沿的推演與想像,科幻小說不斷拓展著人類認知的邊界,而日新月異的技術也在持續重塑科幻小說的形態。在這雙向奔赴的時代浪潮中,科幻將為我們繪製出怎樣的未來圖景?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0月18日舉行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2025,並頒授榮譽博士學予首位榮獲雨果獎的亞洲作家劉慈欣先生。同日下午,劉慈欣博士在科大李兆基圖書館主持了一場引人入勝的分享會,其間與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人文學部講座教授劉劍梅教授,以及在場師生和校友展開了一場深度思想交流。劉慈欣博士引領在場科大社群深入探索其代表作《三體》的浩瀚宇宙,暢談創作背後的哲學思考與世界觀構建。談及未來,劉博士強調人類文明正處於持續上升的軌道。他表示:「人類整個的文明進程是在不斷進步的,技術發展最終目的應是要解放人類,而非束縛個人成長。唯有當我們的科技文明進步,我們物質豐富才得到大幅提升,人類才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生活。」他進一步反思人工智能的潛力,並指出:「人類無論在智力還是體力方面,肯定都存在極限的;然而,人工智能卻有可能穿透極限,將我們人類的文明播送到宇宙,實現我們長久以來難以企及的夢想。」從靈感的源泉到科幻敘事的永恆魅力,再從人工智能對創作的影響到大數據時代的未來想像,劉慈欣博士的獨到見解為在場科大社群打開了新的思想維度,拓展了我們的知識視野。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交流,更是一次想像力的激盪,點燃了科大師生對未知領域的好奇與探索熱情。傳統大牌檔體驗  香港風味與文化當晚,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校長葉玉如教授邀請劉慈欣博士在深水埗地道的大排檔共晉晚餐,並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以及多位文化界和學界朋友,在充滿本地特色的餐飲氛圍中品嚐地道小炒和風味菜式,並就香港文創發展和人才培育等議題展開了交流。 
Prof Jia
新聞
創新, 研究及科技
香港科大馮諾依曼研究院團隊發佈創新AI圖像生成和編輯器 突破創作瓶頸 表現優於現有模型
人工智能(AI)圖像編輯及生成模型獲廣泛應用於圖像創作,然而其對抽象概念如感覺和氛圍等理解精準度一直存在局限,且多依賴純文字指令,較難準確表達複雜圖像意思,亦無法捕捉風格、材質或光影等效果。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馮諾依曼研究院院長兼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賈佳亞教授帶領的團隊成功開發名為「DreamOmni2」的AI圖像生成和編輯器,不僅擁有卓越的多模態指令編輯和實體物件生成能力,更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生成方面有重大突破,讓AI不僅能「看圖」,更能「理解圖意」,多方面表現優於同類型開源和閉源模型,為AI創作開啟無限可能。直擊缺陷:解鎖抽象概念的創作潛能近年,圖像編輯及生成模型的發展進入爆發階段,新品頻出,但暫時仍未有任何模型能徹底克服實際操作上遇到的兩大缺陷。其一是文本指令的局限性,純文字指令難以準確描述人物特徵、抽象紋理等細節。其二是抽象概念的缺失,現有模型僅能處理有形實體,如人物、物件,無法有效應對髮型、妝容、紋理、光影效果或風格等抽象概念,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創作空間。DreamOmni2則可解決有關難題,成功執行兩大全新任務,包括根據用家輸入的抽象或實體概念,執行多模態指令編輯和生成,真正成為「全能創作工具」。全面性能測試:超越現有開源與閉源模型在多模態指令生成任務中,DreamOmni2能基於圖片中的實體進行圖像生成,例如提取圖一的畫作掛在臥室牆上,將圖二盤子的材質套用在圖三的水杯,並將水杯放置在桌子上,以生成符合用家要求的新圖像(圖示一)。在多模態指令編輯任務中,DreamOmni2的表現亦非常優秀,例如將圖中帽子的顏色變成與另一張圖毛衣相同的配色(圖示二)。
香港科大創科創業項目亮相全球創業者峰會2025 展示大學雄厚科創實力
新聞
合夥, 創新, 研究及科技
香港科大創科創業項目亮相全球創業者峰會2025 展示大學雄厚科創實力
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香港科大「創科行」(第4站)@HICOOL 2025全球創業家高峰會系列活動成功舉辦!HICOOL全球創業家高峰會被譽為「全球創新創業風向標」,本屆高峰會吸引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創新力量齊聚。作為「創科行」活動的核心連結場景,本屆高峰會活動為香港科大搭建了「成果展示+思想碰撞」的雙重平台,成為本次創科行的重頭戲。
香港科大研發AI病理系統SmartPath提供一站式癌症診斷支援
新聞
醫學研究, 計算機科學
香港科大研發AI病理系統SmartPath 提供一站式癌症診斷支援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功研發創新人工智能(AI)系統SmartPath,革新癌症病理診療全流程。系統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兼醫工交叉聯合創新中心主任陳浩教授帶領的團隊所開發,整合臨床診斷、分型、生物標記物量化、治療評估及預後跟進功能,涵蓋多種癌症類型,以加快診斷速度,為患者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方案。SmartPath建基於全球其中一個規模最大及最多元的病理數據集,涵蓋34種主要人體組織部位、逾50萬張全切片影像。系統可輔助專業醫療人員執行逾百項臨床任務,包括癌症病情分級、分型、治療反應評估、存活率預測,以及生成詳細病理報告等。系統的關鍵突破在於能通過綜合病理基礎模型框架,精準診斷多種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大腸癌及胃癌。創新功能一站式支援臨床診療全流程SmartPath系統的核心能力由兩大整合式AI模型驅動:卓越的跨癌種通用能力:系統核心的通用病理基礎模型(GPFM)提供了統一框架,能精準識別不同腫瘤類型及癌症亞型與生物標記物量化。該系統不僅能進行診斷,更能預測患者的生存期及評估潛在治療反應,為個人化治療奠定基於數據的基礎。多模態智能深化病理分析:系統另一重要的多模態全切片病理基礎模型(mSTAR)整合了病理影像及海量的文字數據,包括病理報告及轉錄組學數據,可在短短數分鐘內自動生成資料詳盡的病理報告,並具備視覺諮詢功能,讓病理學家能針對切片細節提問。
Michael Leung boasts an extraordinary global career and credits his success to HKUST and a lifelong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and mentorship.
Stories
工程學, 校友, 土木及環境工程, 行業參與, 聯繫, 企業管理
A Civil Engineer’s Journey to Transform and Inspire Innovation(只供英文版本)
With a warm smile and larger than life personality, it is easy to see how Michael Leung leads the charge at his firm – a world leader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software and services for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personality that can put anyone at ease, his own journey from a young student growing up in Hong Kong’s own Kennedy Town to being the first Asian to lead a global company in Australia, he attributes much of his career success to his alma mater,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香港科大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5 頒授榮譽博士予五位傑出領袖
新聞
畢業禮
香港科大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5 頒授榮譽博士予五位傑出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5,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於典禮上向五位傑出領袖頒授榮譽博士,表揚他們的重大成就及其對社會的貢獻。其他出席典禮的嘉賓包括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博士、校長葉玉如教授,以及其他校董會與顧問委員會成員及大學管理層成員。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五位傑出人士分別為(按英文姓氏順序排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普拉德普.科斯拉教授 – 工程學榮譽博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教授 – 理學榮譽博士雨果獎得主劉慈欣先生 – 人文學榮譽博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爵士教授 – 社會科學榮譽博士黑石集團主席、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蘇世民先生 – 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表揚各位榮譽博士的卓越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他說:「我們這五位榮譽博士都是開創先河的典範,其成就啟發了全球對卓越的追求。他們在各自領域屢屢突破,憑藉其遠見卓識與堅定不移的決心,開闢新徑,推動全球發展。他們的典範,足令科大師生見賢思齊,勇於挑戰現狀、擁抱創新,以知識驅動社會前進,共塑未來。」
香港科大與戈壁創投成立風投基金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新聞
合夥, 創業, 創新, 科技
香港科大與戈壁創投成立風投基金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與戈壁創投(戈壁)今日宣布成立一支全新戰略基金,重點培育由科大孵化的早期初創企業。「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Gobi-RIF)」旨在促進前沿學術研究產業化,加快大學科研成果推向全球市場,為全球提供變革性解決方案。作為「Redbird Innovation Fund (RIF)」框架下的第二支風險投資基金,Gobi-RIF基金將整合科大的世界級科研實力與創新生態系統,以及戈壁創投在亞洲首屈一指的創投經驗,並借助其遍布亞洲16個戰略據點的卓越網絡,加快四大重點領域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進程,包括生物科技、工業4.0、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及金融科技。是次合作獲港投公司支持,是港投公司於2025年5月在其主辦的「國際耐心資本論壇」上公布的「耐心資本專項基金」項目之一。港投公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資擁有的耐心資本機構,肩負著雙重使命:在追求財務回報的同時,提升香港長遠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Gobi-RIF基金已鎖定多家極具潛力的初創公司,均源自科大,其中包括割草機械人開發商來牟科技(Lymow),該企業在北美市場表現出色;專門研發模擬訊號集成芯片的無晶圓設計公司原子半導體(Atom Semiconductor);以及專注於先進人工智能氣象技術的空間級衛星解決方案提供商星睿雲智 (Stellerus Technology)。該基金由戈壁創投負責管理,將採取積極的投資策略,以提升香港在大灣區及更廣泛地區的創新影響力。
香港科大科學家揭示中國人群遺傳風險因子對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影響
新聞
醫學研究, 研究及科技
香港科大科學家揭示中國人群遺傳風險因子對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影響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最新研究顯示,一種名為TREM2 H157Y的遺傳變異會顯著增加中國人群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發現,此遺傳變異所帶來的致病風險,與目前已知最強的阿爾茲海默症遺傳風險因子APOE-ε4相近,能使病情迅速惡化和帶來更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病變。這項研究是該領域首個針對中國人群多發的阿爾茲海默症遺傳風險因子TREM2 H157Y遺傳變異所進行深入的家族臨床個案研究。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對疾病監測和病人照顧影響深遠。主要研究結果包括:TREM2 H157Y 遺傳變異與阿爾茲海默症風險增加相關。大約每 200 名中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就有一人攜帶 TREM2 H157Y 遺傳變異。攜帶TREM2 H157Y遺傳變異患者的臨床病情惡化更迅速。攜帶TREM2 H157Y遺傳變異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出現更嚴重的病理影響。TREM2 H157Y遺傳變異攜帶者的血液蛋白生物標誌物的變化揭示了特定的潛在生物學機制,凸顯其在監測疾病進程及制定個人化疾病管理策略方面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