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創業

脈動未來:科大創業精英開創非觸式健康監察應用程式

2025-03-28
03 良好健康與福祉
#創業
#人工智能
#校友
(左起) 陳經緯博士、黃君朗博士和陳子泰在科大完成研究生課程後,共同踏上初創旅程。

(左起) 陳經緯博士、黃君朗博士和陳子泰在科大完成研究生課程後,共同踏上初創旅程。

團隊研發非接觸式脈搏測量流動應用程式,是全球首個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許可的醫療手機應用程式。

團隊研發非接觸式脈搏測量流動應用程式,是全球首個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許可的醫療手機應用程式。

通過智能手機鏡頭捕捉影像,應用程式可分析皮膚顏色的細微變化,只需30秒便能測量一系列健康指數。

通過智能手機鏡頭捕捉影像,應用程式可分析皮膚顏色的細微變化,只需30秒便能測量一系列健康指數。

科大校友黃君朗博士(Kyle)、陳經緯博士(Nick)和陳子泰(Teric)從未低估自己在學時期的夢想。三人積極推動科技與醫療保健融合,立志為市民的健康福祉貢獻出力。過去五年,他們以堅毅與創新精神,全心全意研究新產品,最終研發出非接觸式脈搏測量流動應用程式,並於2024年成為全球首個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許可的醫療手機應用程式。同年,Kyle 和 Teric 雙雙躋身《福布斯》評選的「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醫療及科學領域)」,獲國際認可為新晉企業家。

回首來時路,三人在創業旅途中,不僅開創出嶄新應用程式,個人成長亦收穫甚豐,由當初埋首實驗的研究生蛻變為健康科技初創公司PanopticAI的創辦人。如今三子懷抱更宏大的願景,期望未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的潛能,開創遙距健康監察的嶄新時代。

快速掃瞄 通往醫療保健新世代

這款嶄新應用程式採用了PanopticAI 的生命體徵監測軟件來建立,成功突破地理限制,開創個人醫療保健新世代。程式可透過「遠程光電體積描記法」(rPPG)技術,僅需30秒便能捕捉及分析皮膚顏色的細微變化,並得出一系列生命體徵數據,包括心率、呼吸頻率、血壓以至壓力水平等。PanopticAI 行政總裁 Kyle 解釋:「這個創新方法可免卻使用大型儀器或身體接觸,讓健康監察變得更方便快捷。我們將應用程式與接觸式醫學級別儀器對比,結果顯示我們的產品在各項參數上,均可媲美醫用器材。」

這三位公司創辦人畢業於科大工學院的不同研究生課程,包括生物工程、工業工程和決策分析等。科大於這些學術範圍素來廣受國際讚譽,三人善用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各展所長,終獲得今日成就。

Kyle回憶三人在2020年與現任工學院副院長蘇孝宇教授攜手創業,說道:「我們在研究時意識到,若一直把自己局限於實驗室裏,即使創作了出色的發明,也無人知曉。」

然而,成功之路荊棘滿途,尤其當時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更加充滿挑戰。當時,團隊運用他們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學的專業知識,研發出體溫檢測技術,成功獲得政府機構和多間企業青睞。不過,團隊亦從疫情中意識到,現今社會需要更簡便的遙距健康監測技術,繼而將研究重點轉為更具規模的解決方案。經過兩年苦心孤詣,PanopticAI 成功推出生命體徵監測軟件。Kyle指:「我們建基於先前的研究成果,並加以運用日常生活可應用的科技,專注填補快速健康監測的市場缺口。」

 

PanopticAI’s technology has garnered various awards, including the Grand Prize in Entrepreneurship at the 7th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各司其職    共築願景

Kyle的臉上總掛着燦爛笑容,其炯炯雙目也流露出創業家的魅力,與另外兩位沉默寡言的戰友相映成趣。三人分享期間,Teric偶然會加入解說其系統的運作機制,而 Nick則熟練地示範操作。在團隊中,各人所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Kyle 帶領市場及商業發展、Teric主責產品的創新研發,而Nick則是掌舵技術範疇的科技總監。

Kyle表示:「由公司成立第一日起,我們已深知要明確分工,才能滿足企業營運的各種需要。」他續道:「我的性格外向,負責拓展業務。儘管這對我來說是個全新嘗試,但我對產品背後的技術有深入了解,有助我向投資者和客戶溝通和解說。」話猶未了,他已自豪地展示公司的客戶組合,涵蓋醫院、非政府機構、保險公司以至大企業,甚有規模。近年,PanopticAI已成功獲得戈壁創投管理、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及科大創業基金的資金支持,穩步發展。

 

Kyle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bringing PanopticAI’s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the global stage.

 

另一邊廂,Teric和Nick在實驗室埋頭苦幹,根據客戶反饋而不斷改良產品。「我們的重任之一是確保分析結果準確。」Teric說道:「我們需要探索不同的演算法,並對這個手機應用程式的每個環節詳加分析,小至如何從鏡頭捕捉影像、分析皮膚顏色,以至最終生成分析結果,各個環節均需考慮周全。」

談到創業和科研路上所經歷的挑戰與辛酸,三人沉思片刻,終由Nick打破沉默。他憶述:「2022年,我們全力籌備產品發布,日以繼夜地測試,確保系統穩定,承受了巨大壓力,可幸我們齊心合力,終獲成功。」

離鄉別井    喜獲手足之情

Having spent over 10 years in Hong Kong, Nick, originally from Malaysia, completed his bachelor’s through PhD degrees at HKUST. He decided to stay behind for his career after graduation. “I have formed valuable friendships with like-minded individuals at the University,” he expressed, turning to his business partners. “Also, the vibrant start-up ecosystem and abundant resources, such as the entrepreneurship fund and industry networks, have greatly supported our endeavors.”

Nick來自馬來西亞,今已在香港生活超過10年,期間在科大完成了學士及博士學位,並選擇留港發展事業。「這段時間裏,我在大學結識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收穫珍貴友誼。」他邊說邊望向身旁的創業戰友,續道:「而且,科大的創業生態發展蓬勃,資源豐富,例如有創業基金和業界網絡,為我們開拓事業提供了強大後盾。」

成果豐碩的一年過去,今後何去何從?Kyle說道:「下一步,我們希望提升非接觸式血壓測量技術的精確度,協助應對香港以至全球常見的高血壓健康問題。」Teric 補充道:「雖然這將需要廣泛的物理和數學專業知識,但我們對研發團隊充滿信心。」Nick默默點頭,報以微笑,默契盡在不言中。

或許前路仍有許多挑戰,但這三位年輕企業家將會帶着堅定的心和一份真摯友誼,勇往直前,共同奔向更遠大的目標。他們追逐的不單是個人夢想,還有一份希望提升人類健康福祉的崇高理想,一步一腳印,推動醫療保健的創新變革。

 

The tightly bonded trio has worked hard to test and refine their innovative AI technology over the past years, ultimately culminating in their latest global achievements.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學的最新動態、活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