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律師:你的AI調解員

2019-06-13

離婚已讓人難受,還要處理各種法律文件和面對訴訟程序,可能令人更加心力交瘁。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教授和校友帶領幾位學生開發了「機械人律師」,不僅能為當事人節省時間和金錢,這人工智能科技更有機會廣泛應用於法律行業。

2016年,香港的離婚率比1991年多逾兩倍。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及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畢業生蘇文傑律師表示,家事調解的需求不斷上升,同時對中心資源造成壓力。他表示,很少離婚夫婦意識到高昂的法律費用和繁複冗長的法律程序會對他們的情緒造成困擾。很多人,尤其是跨境夫婦,不願意或無法當面進行歷時數月甚至數年的調解程序。

這些情況下,科技便可以化繁為簡,並避免正面衝突的發生。蘇律師於2018年夏天聯絡母校尋找合作機會,最後跟四名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三年級學生包括陳子逸、張放舟、劉殊玥和 倪政鵬組成團隊合作研發全港首個能夠草擬僱傭合約及家事調解協議書,並配以聊天機械人功能的智能系統,這個項目亦是這四名學生的畢業習作。經過九個月的努力研發,並與法律專業人士通力合作,繼而反覆測試、從錯誤中學習,他們終可分享其研究成果,期待為法律界帶來革新轉變。

負責指導學生完成這份畢業論文的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及微信-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副主任宋陽秋說:「這個計劃很有意思,因為該中心設計的程式以服務大眾為目標。」

機械人的首要任務,是要利用用戶根據20條問題所提供的答案,從中找出草擬協議所需的關鍵資料。用戶必須回答所有問題才能擷取協議,這個安排可以確定當事人已徹底考慮清楚離婚所要顧及的一切事項,例如子女的撫養權和贍養費等。

為了令機械人律師能媲美真人,團隊運用情感分析技術,從文字對話中識別離婚人士的真正感受和情緒。例如,當用戶輸入「我很高興」時,程式會將之理解為如釋重負而不是心花怒放。機械人律師甚至會盡力游說夫婦二人三思離婚決定。

團隊成員張放舟說:「機械人律師不但可以根據用戶的感受作出回應,更會建議用戶慎重考慮是否真的想要離婚。」他補充,若用戶態度猶豫,他們便會被轉介至其他的專業服務。

整個學習過程對團隊來說殊非易事。雖然人工智能屬於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學生基本課程的一部分,但他們必須從頭學習自然語言處理 (NLP) 以開發聊天機器人。然而,這亦仍未算他們面對的最大障礙。

宋教授解釋:「技術限制不成問題,反而是缺乏有關離婚的數據讓團隊無法在最初階段製作出更複雜的深度學習程式。」由於過去的離婚案件都被保密,團隊需利用現成的開放原始碼平台,並調整程式以提供特定功能。

然而,只要程式被善加利用,聊天機器人所處理的大數據便能有效支持社會政策的規劃。陳子逸說:「香港離婚率不斷上升,而聊天機器人程式可以分析雙方離婚和產生積怨的原因及模式,有助政府和服務機構制定適當的措施。」 

四位團隊成員同時表示他們在參與畢業習作的過程中發展出自學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獲益匪淺。

陳子逸說:「大學生涯四年過去,我們已能駕輕就熟地學習新事物。此外,參與小組項目的經驗讓我們知道怎樣提升團隊合作。我們亦習慣在學習的道路上鞭策自己,因此可以快速學懂新技能,並在畢業習作中學以致用。」

雖然機械人律師有待進一步的改良和訓練,才能應用在現實生活中,但蘇文傑相信,不久的將來離婚人士可因此技術的出現而省卻動輒過萬元的法律費用,而律師則可把繁瑣重複的工作交由電腦代勞,騰出時間專注於其他更重要的法律事務。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學生與他們的老師宋陽秋討論畢業習作。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學生與他們的老師宋陽秋討論畢業習作。
機械人律師能夠草擬僱傭合約及家事調解協議書。
機械人律師能夠草擬僱傭合約及家事調解協議書。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