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日前率代表團訪問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深入考察科大在前沿科研領域的最新突破與人才培養成果。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與大學管理層及科研團隊熱情接待。
陰和俊部長日前於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行的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上,向科大頒授三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牌匾,包括兩所重組後更名的「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與「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所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作新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陰和俊部長於授牌儀式當天的下午考察科大。訪問期間,陰和俊部長對科大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予以高度肯定,並讚揚科大辦學理念具有國際視野、創業精神與創新思維。他指出,科大建校僅三十多年,已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頂尖大學之一,彙聚眾多頂尖科學家,培養大批傑出人才,產出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緊密契合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陰部長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是國家核心戰略,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關鍵。他期望科大和香港科技界於「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構建全球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持續增強國際競爭力。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就科技部一直以來對科大的支持,向陰部長表達衷心謝意。沈主席表示﹕「陰部長這次專程來港授牌,體現了國家科技部對香港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的重視和肯定。部長親臨科大指導,更是體現了對我們的親切關懷和支持。科大創校30餘年來,在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下,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領先的研究型大學。我們期待在科技部的指導下,進一步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為科技強國的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葉玉如校長向代表團介紹了科大在人才培育、創新科研與成果轉化方面的戰略部署。她說﹕「人才是大學發展的核心。三十多年來,科大彙聚了一批國際頂尖的學者和專家,致力於開拓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同時積極推動創新成果轉化,以高水準、具影響力的學術成就惠澤社會。未來,科大將繼續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引進和培養海內外高端人才,深化跨學科合作和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網路,為解決全球關鍵科學問題提供突破性方案,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和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多貢獻。」
代表團先後參觀了科大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和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並聽取科大在相關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彙報。科大首席副校長兼HKGAI主任郭毅可教授向代表團介紹了中心的科研成果。今年,HKGAI推出了香港首個本土人工智能大模型 HKGAI V1,支援粵語、普通話及英語,並特別為香港文化及語言環境度身訂造。基於該大模型,HKGAI推出了數個服務政府與市民的AI應用方案,包括提升AI對話能力的「港話通」,提高政府公文寫作效率的「港文通」,以及把會議智能化的「港會通」,在本地化的應用場景中表現卓越,展現出AI在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方面的巨大潛力。
陰部長也參觀了科大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建,並於2025年7月起重組為「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Kristiaan Neyts教授及聯合主任范智勇教授向代表團展示了新一代光電技術、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的創新發展,包括生物電位元感測系統,有機發光二極體、液晶顯示技術、仿生智慧感官系統、柔性高解析度氮化鎵基LED以及納米光電子顯示技術等,並介紹了相關技術進行商業化的最新進展。
在座談環節,陰和俊部長與沈向洋主席、葉玉如校長及多位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兩地科研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展開討論。科大將繼續緊跟國家戰略方向,持續激發創新活力,加強產學研各界的協同合作,積極推進科研發展與人才培養,為國家與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年5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