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於教大舉行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的「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計劃),其閉幕禮於5月29日在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大埔校園舉行。
該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逾港幣1,500萬元,於2021年啟動,至2025年5月完結。計劃由香港科技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負責統籌,並由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透過《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共同協作。透過三大重點範疇,推行各項措施及舉辦活動,鼓勵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院校的學生建立可持續生活方式,主要活動涵蓋以下領域:
負責任選擇:低碳飲食、零廢生活、短片創作比賽,以及餐盒借用計劃;
善用資源:綠續校園挑戰、在學生宿舍安裝智慧電表及行為偵測花灑頭;
消費者力量:舉辦衣物交換活動、可持續校園領袖計劃及教育活動。
出席閉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減廢)鄭健先生、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副總經理許維峰先生、教大副校長(行政)暨聯盟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方永豪博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處長暨「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梁啓明博士。
方永豪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教大作為2025年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聯盟)的召集院校,歡迎各位𦲷臨,希望大家能從我們的校園環境中感受到活力及創意蓬勃的動力。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今日的活動標誌著『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的圓滿完成,意味著下一個嶄新篇章的開始。我們在此項目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負責任消費和生產』這個目標,並攜手合作,以今日的基石成就更好的未來。」
鄭健先生認同計劃的成功 ,他說:「這些措施透過鼓勵減廢、使用可重用物品和提升環保意識,啟發同學建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與香港的廢物管理策略方向一致。」他補充道:「透過培養青年人的綠色習慣,計劃能發揮深遠的漣漪效應,讓影響力擴展至校園以外的領域,同時讓學生明白,他們不僅是未來的領袖,亦是今天的創建者。」
梁啓明博士說:「計劃的成功有賴大家的付出,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各院校,以及各計劃管理辦公室的參與及貢獻。」

新聞
科大夥拍畢馬威及格里菲斯大學推出亞洲首個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碩士專修課程
為滿足全球金融業對在金融罪行和法證會計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畢馬威(KPMG)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攜手合作,於科大會計學理學碩士(MSAC)課程推出「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專修」,為亞洲首個聚焦此關鍵領域的專修課程。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金融罪行及洗黑錢活動每年為企業、政府及個人造成的損失高達1.45萬億美元。科大會計學碩士新設「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專修」,將提升香港在預防及打擊金融罪行方面的人力資本,為構建更安全的金融體系作出貢獻。
透過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此專修將成為亞洲首個於會計碩士課程中,專注於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的學術專項。課程將新設五門全新專業選修科目。
是次合作匯聚三方在會計教育及會計專業的獨特優勢,由科大設計選修科目的課程框架、格里菲斯大學則結合在金融罪行調查與合規方面的專長開發教材、而畢馬威的資深專業人員則擔任講師,通過融合理論與實務,協助學生掌握業界所需的實戰技能。學生須修畢所有五門新選修,才可獲得此專修資格。
新專修將於2025年秋季學期開放予所有會計學碩士生報讀,旨在培養學員的專業技能,為投身金融罪行調查、法證會計、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等領域作好準備,同時培育業界專才,以推動金融界更健全、更符合道德規範的發展。
科大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教授表示:「業界對金融罪行防治專才需求殷切,創新的會計專修正好填補此關鍵人力資源缺口。這項策略性合作,匯聚頂尖會計教育及行業專才,將有助培育新一代專業人才,助力香港及全球金融業應對迅速轉變的挑戰。」
格里菲斯大學商學院國際事務總監Anna KWEK教授表示:「格里菲斯大學一直致力貢獻社會,而金融罪行是一個複雜的全球議題,影響深遠。我們致力緩解當前挑戰所帶來的影響,並期望透過教育,培育兼具才能與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專業人才。」

新聞
科大「城寨士多」開張 重塑香港集體回憶 促進師生文化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日橫空出現一所城寨士多,沒有「龍捲風」也並非「三不管地帶」,卻雲集了科大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同學的創意和熱情,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城寨佈景下,交流各方家鄉的獨特文化與集體回憶。
這個為期兩天的「環球文化祭」由科大理學院舉辦,旨在促進本地與國際生的文化交流。今年的活動共設有36個特色攤位,由105位來自 17個國家和地區的同學精心設計,當中更首度邀得來自非洲、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蒙古、尼泊爾、法國、烏茲別克斯坦及英國等地的學生參與,推廣各自家鄉的獨特文化; 包括品嘗法國傳統食品、演奏瑞典民俗樂器、試穿烏茲別克傳統服飾及學習尼泊爾傳統民俗舞蹈等,當然也少不了香港本土的傳統懷舊玩具和小食如眼鏡朱古力、珍寶珠、西瓜波及扭蛋扭卡機等。活動吸引逾千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師生參與,不僅於考試時期為同學帶來放鬆的一刻,更讓學生擴闊國際視野,認識不同文化。
科大國際本科生比例一直名列本港大學之冠。過去數年,科大學士課程每年所錄取的非本地生中,近半來自中國內地以外。除歐、美、澳、非洲及亞洲等地,亦有同學來自「一帶一路」及其它較少來港就讀國家,包括烏茲別克、摩爾多瓦、委內瑞拉和也門等。大學會不時舉辦活動,讓這些分別來自全球逾40個國家及80多個地區的教職員和學生互相交流,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