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科大团队研发基于液态金属的电子逻辑组件 成功模仿捕蝇草的智能捕食机制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领导的一支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仿捕蝇草智能捕食机制的电子逻辑组件。 该器件本身具有记忆和计算能力,无需其它辅助电子器件即可如捕蝇草般智能地响应各种刺激序列。 这项研究探讨的智能策略及逻辑机制为理解自然界中的「智能」带来崭新视角,也对「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启发。
新闻
奖项及排名, 排名,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发展
科大跃升13位 跻身全球五十强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欣悉在最新公布的《QS 世界大学排名榜2025》中,科大跃升13位至第47名,跻身全球五十强之列,反映大学在教研和知识转移的卓越表现,备受肯定。 排名是评估大学表现的其中一项参考因素,保持卓越的教研水平更为重要。作为一所表现出色的年轻大学,科大一直致力推出创新教学方法,配合先进的教学资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科大提供国际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着重跨学科教育,并善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来丰富同学的学习体验,装备他们应对急速的数码转型发展。根据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科大毕业生的竞争力获环球人力市场认可,长期雄踞全球三十强之列。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物理学
科大团队提出高频重力波创新探测方法 助探索宇宙奥秘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副教授刘滔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提出了一种探测高频重力波(high-frequency gravitational waves, HFGWs)的突破性方法,只需利用现时正在运作以及未来建造的天文望远镜,便可能在行星磁层中有效地探测高频重力波。 这项研究突破有可能大大提高科学家探测高频重力波的能力,并促进对早期宇宙和剧烈天文事件的研究。
新闻
科大研究:科学认知和宗教信仰的形成取决于他人的言论而非亲身经历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对科学和宗教的信念主要由他人的话语所塑造,而非由个人的经历所形成。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公众理解对气候变化和疫苗接种等重要社会问题信念形成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更相信科学现象(如氧气)的存在而非宗教现象(如上帝)的存在,传统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可以实实在在的体验到氧气,而宗教实体则很难被实际观察到。
新闻
科大宣布委任谭嘉因教授为副校长(行政)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创新
科大独角兽日载誉归来 展逾百初创企业及发明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5月31日)再度举办“独角兽日”,除一系列交流活动外,更展出逾100间科大成员推动的初创企业及技术,涵盖电子、人工智能、物料、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生物医学及健康科技等领域,规模更胜去年。活动吸引超过1,000位嘉宾亲临校园出席,包括6位立法会议员、来自九个驻港总领事馆的代表、以及许多商界领袖、政府官员、投资者及持份者。 为配合香港致力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独角兽日”设有研究会、投资者分享、介绍与交流环节,让科大的初创企业与潜在投资者及各界持份者,探索合作机会,并就创业及知识转移等范畴交流意见。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科大于首尔高峰论坛分享三十载发展里程 并与韩国知名机构学府加强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致力加强与韩国机构和产业的联系。大学高层管理人员于今明两天出席首尔一个备受瞩目的论坛,并与当地顶尖学府和孵化器开展交流,寻求在教育、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的合作机会。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是首尔论坛中唯一的香港院校代表,并获邀发表特别演说。 其他参与论坛的嘉宾包括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的人工智能与机械人技术顶尖学者、国际商业机器(IBM)及三星等科技巨擘的领袖,以及不同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专家。为期两天的论坛由首尔经济日报主办。
新闻
科大团队研发可持续及可控界面传热策略 提升绿色制冷技术应用效能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可持续及可控的界面热传递策略,有助提升绿色制冷技术于电子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和建筑物等应用中的效能。 面对气候暖化,全球对制冷技术的需求有增无减,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积极钻研更有效的节能冷却技术。与需要消耗能量才能运作的「主动冷却」系统相比,「被动冷却」依靠自然过程和建筑设计方式来散热,在不耗能或低耗能的情形下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这种环保节能的方式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因此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