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奖项, 学生发展
科大剑坛新星冒起 於亚运会大放异彩
剑击运动著重战略,而且讲求选手灵活敏捷及是否具备韧劲和高度集中力。选手更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可谓斗智斗力。 科大年青剑击选手、生物医学工程学部三年级生张楚莹於第十七届仁川亚洲运动会(亚运会)夺得女子花剑团体赛铜牌,为香港奖牌榜再下一城。张楚莹的剑击天份於小学四年级为人发掘,此後她为香港囊括多个奖项,亦是香港剑击总会会员。现时,她在香港年青剑坛(20岁以下)排名第一,而公开组别则排名第二,为她剑击选手生涯旅途上的重要里程碑。 剑击生涯有时亦会遇上风浪,张楚莹还记得早期的一些失败经历。她说∶「剑击需要灵活的技巧、高度的专注力及良好的情绪管理。其实在乎输赢的心态为我带来无形的压力,影响我的临场表现。出战多次比赛後累积了不少经验,我渐渐变得更成熟,并明白成功从不靠比赛的胜负来衡量。」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这句俗语虽听起来有点腻,但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张楚莹每星期牺牲宝贵的社交时间,花十五小时练习剑击,除了要分配时间练习,她还需经常到海外参与不同赛事。然而,她的学业成绩却同样骄人,2012年入读科大以来,一直列为优异生(Dean’s List)。 张楚莹续指∶「我们要事先思考对手的策略,找出他们的弱点,然後逐一击破,此外,勇气亦至为重要,我经常在剑击团队感受到正能量,队员彼此互助互勉。」是次在亚运会所取得的胜利,令这为出色的年青剑击选手深感鼓舞,亦令她在剑击界再上一层楼。
新闻
共享识见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教授率领代表团出席于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年度世界经济论坛。科大是亚洲唯一的学府获邀于达沃斯论坛主持「创想研究室」,其余六所获邀的大学有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卡内基美隆大学。于论坛上,本校代表团的四位教授与全球知名学者及专家探讨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视像–四位科大教授于达沃斯主持「科大创想研究室」: 李德富教授– 5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and Ubiquitous Communications 杨强教授– Blurr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Digital and Physical World 冯雁教授– Talking to Machines 辛达德教授– Computer Graphics: Closing the Gap on Reality
新闻
社区, 学生发展
服务学习之旅 传递爱与希望
「科大侍学行」是科大致力推动师生服务社会的计划,透过与社区组织合作建立夥伴关系,提高同学的公民意识。同学藉著参与不同的社会服务、活动计划和服务团,拓阔眼光,认识世界,关怀有需要的人士,为社会作出贡献。 罗皓程与孙思雯同学去年参与服务学习之旅。对两人来说,旅程体验深刻,带来不少反思。 罗皓程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年级生。她说∶「我於六月前往四川南部马边彝族自治区一间小学,探访当地彝族学生。透过参与这项服务,我希望服务农村的儿童,帮助他们寻找理想,并且鼓励他们无论如何都坚持追寻梦想。」 皓程目睹年仅7岁的儿童为了上学,每天攀山越岭四个多小时,给她深切感受。 皓程表示∶「看到那些小朋友每天克服艰辛,我领悟到居住在香港这个富裕的城市,应为我所拥有的心存感恩。受教育似乎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可是对於这些贫困儿童,却是难能可贵。」 主修风险管理与商业智能学的三年级生孙思雯先後两次参加柬埔寨服务学习之旅∶一次是在去年一月以参加者身分,同年六月则担任筹委员成员。 思雯表示∶「我选择参与服务学习交流之旅,理由很简单,就是想更多探索世界,服侍有需要的人。」 「透过这次旅程,我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如何改变了柬埔寨儿童的人生。能够上学,是他们追求梦想的第一步。那些孩童著实激励我,我希望推动更多科大同学体验我所经历的。」 欲知有关服务学习之旅的详情,请浏览:http://connect.ust.hk/servicetrip
新闻
社区, 商业
香港科技大学获王则翠慈善基金捐赠 推动教学及研究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王则翠慈善基金捐款,推动大学的教学研究发展,以及设立「王则翠海外研习奖学金」,帮助需要经济援助的商学院学生参加海外研习活动,包括国际比赛、研讨会及社区服务等。此外,基金亦支持科大举行2016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 大学将李兆基商学大楼的演讲厅命名为「王则翠演讲厅」,以感谢基金对科大的支持和慷慨捐赠。 科大日前举办典礼,出席的嘉宾包括王则翠慈善基金创办人王聪德先生及其家人、行政会议成员及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女士、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李鲁教授和副巡视员纪建军先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主席岑嘉评教授以及伍絜宜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伍步谦博士。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翁以登博士、协理副校长及学务长谭嘉因教授,以及其他大学高层亦出席典礼。 叶刘淑仪女士致辞时表示与王聪德先生相识多年,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王则翠慈善基金,捐款予香港各大专院校。她鼓励同学把握新成立的奖学金所赋予的机会,扩阔视野;同时祝愿2016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顺利举行。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衷心感谢王则翠慈善基金的慷慨捐赠。「这笔捐款将有助推动科大的教学及研究发展。新设立的奖学金计划将协助我们的学生,尤其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拓阔国际视野及加强分析能力。」 科大并感谢王聪德先生的儿子王家扬先生全力投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筹备工作。「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世界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2016年将由香港主办,届时会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参加。 傳媒查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卢凯琳 电话﹕2358 8556 电邮﹕charmainelo@ust.hk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奖项
香港科技大学颁发2015年长期服务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每年一度的教职员长期服务奖颁奖典礼,以表扬服务大学达20年的资深教职员的贡献。 科大透过设立长期服务奖,表扬及答谢长期竭诚服务的教职员,他们的重大贡献令科大过去24年迅速发展,今年共有163名于1995年入职的成员获颁发奖项。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与副校长、院长、系主任及部门主管一同出席该长期服务奖颁奖典礼,大学更特别邀请得奖者家人及亲友前来一起分享喜悦,欢聚一堂。 陈繁昌教授于典礼上致辞时表示:「我衷心感谢长期服务的教职员多年来努力不懈,为大学发展作出贡献。能拥有这么多尽心尽力的教职员是大学的福气,全赖教职员一直默默耕耘,科大才有今天的成就。」 科大设立长期服务奖,以表扬大学成员的努力,及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大学的归属感。 傳媒查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卢凯琳 电话﹕2358 8556 电邮﹕charmainelo@ust.hk
新闻
为物料科学研究发光发亮
在现代世界中,荧光分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荧光分子能显露肉眼不能看见的事物,包括应用于安保检查以侦测爆炸品、环境监察、生物传感,以及观察和诊断癌细胞的扩散情况。科大所开发的新一类产生荧光(fluorescence)的物料敏感度高、特殊,而且稳定性出色,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的特性,因而获世界各地医院和生物科技企业的青睐。如何把这些高增值物料转化为商业应用更是一个迫切和重要的议题。 请在此浏览有关分享。
新闻
移动世界的隐私︰已知与未知
消费者日益沉迷于使用移动应用程序,但他们对这些程序如何影响个人隐私似乎认识不足,直至近日全球各地发生多宗泄密事件,个人隐私才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许佳龙教授及郭世豪教授将于席上剖析移动应用程序带来的隐私问题,讲解他人读取手机数据的方法、解释手机储存哪些数据,以及应用程序的普及如何广泛影响或损害个人隐私。嘉宾讲者亦将分析移动应用程序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并就政府的应对和使用政策作出建议。 请在此浏览有关分享。
新闻
社会科学, 公共政策
科大公共政策论坛 探讨香港民主发展路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公共政策领导才能培训课程将于2015年2 月14日举办论坛,邀请多名海外及本地著名专家和学者,探讨城中热门议题─香港未来的民主发展路向。 论坛上,美国文理科学院成员及著名选举制度专家、达特茅斯学院John Wentworth教授John M Carey,将就民主原则及选举制度发表主题演说。瑞安集团主席及科大校董会前主席罗康瑞博士会主持讨论环节,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公民党主席余若薇女士、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林焕光议员、科大社会科学部成名教授、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议员,以及John M Carey教授。 负责筹办论坛的公共政策领导才能培训课程总监余珍珠教授表示,论坛为不同界别的持份者提供对话平台,为香港如何落实普选交流看法。 科大公共政策领导才能培训课程专为高层行政人员和新一代领袖而设,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该课程结合科大、牛津及世界各地专业知识的优势,提供具弹性的主题系列课程及小班研讨,更不时举办公众论坛,探讨香港面对的种种迫切议题,在短短的一年之内,成绩斐然。 傳媒查詢: 鲁桂欣 电话 ﹕ 2358 6317 电邮 ﹕ sherryno@ust.hk 林淑媛 电话 ﹕ 2358 6313 电邮 ﹕ anitalam@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