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创业
Racing toward innovation together
Noga Raviv Participant at hackUST A fast finish took on fresh meaning at the University’s second hackUST in March 2015 when students from all over Hong Kong took part in the exciting computer coding event to turn ideas into prototypes in just 24 hours. Non-HKUST exchange student organizer Noga Raviv relates her awesome experience “HKUST was not even my university, but it was the place that I fel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munity thrived most and felt most comfortable” At the end of March, some HKUST friends and I organized a 24-hour hackathon for roughly 250 students on campus.
新闻
奖项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二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举行第二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向4位杰出教授颁授冠名教授席及表扬各捐赠者对大学的热心支持。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在就职典礼上致辞时说:「我衷心感谢各捐赠者慷慨支持,襄助科大设立冠名教授席以表扬杰出的教授,及促进大学学术研究发展、追求卓越。我们将继续教研创新、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及延揽更多优秀人才,为大学及广大社会带来更大的禆益。」 陈繁昌校长续称:「今届就职的冠名教授均在其领域表现出色,包括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其他范畴等;他们的教研成就均属世界一流水平,推动科大迅速发展,跻身成为国际级研究型大学。冠名教授卓越的教研成就,树立榜样,启发年青一代学习及成长。」 赞助冠名教授席的4位捐赠者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包括捷成教育基金、黄焯书慈善基金、太古集团慈善信托基金,以及利丰。捷成集团主席捷成汉先生表示:「香港是一块福地,所汇聚的世界级一流人才将带领社会再创高峰。」太古集团慈善信托基金公益事务主管刘秀苑女士表示:「太古集团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太古航天工程学教授席,支持科大开办首个航空航天工程学位,发展世界级课程,从而提升香港航空业的竞争力,为同学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冠名教授名录如下: Michael Jebsen 商学教授邢吉天教授—邢教授出任科大商学院院长,他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毕业后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邢教授研究范畴包括组织变化及演变,以及印度商业领袖才能等。邢教授热衷于创立一个多元及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们面对全球化作好准备,并学习于世界各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经商手法。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之前,邢教授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出任要职,推动该商学院的环球地位。邢教授于研究上贡献良多,曾出版探讨印度管理文化的著作《The India Way》;现在以大中华为据点的邢教授计画今后活用香港科技大学同事及学生的帮助,研究及为「The China Way」立论。
新闻
社区, 学生发展
「科大侍学日」揭开序幕
九百师生校友参与四十七个社区服务计划 为响应全球青年服务日,科大侍学行筹办了第六届「科大侍学日」,于4月16至19日期间发动全校成员,包括学生、教职员及校友一同走进社区参与不同的义工服务,开启社区参与的大门。 一如以往,「科大侍学日」反应热烈,今年共有九百多人次参与四十七个服务计划,以回应各个社区及社群人士需要,包括社区剩食回收、家访基层家庭、筹办英语及科学活动予基层学童、推广死后捐赠器官、外展接触困乏人士等等。服务对象不分年龄、阶层、种族,当中包括独居长者、内地新来港儿童及南亚裔学童、智障及肢体残障人士,遍及被遗弃动物及自然环境。 社区合作伙伴及服务对象均赞赏义工的无私奉献,义工亦能借此认识社会,并学懂以不同角度审视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社区需要。 为了鼓励更多科大同学关心社会,科大侍学行将于4月29日至5月8日期间在香港赛马会大堂举行「科大侍学日」展览,展示各个计划情况与义工心声分享。 请按此获取更多资讯。
新闻
大规模开放线上课堂, 教与学, 科技
科大开发首个视像系统分析网路学习行为 夺最佳创新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就大规模线上学习(MOOC)开发首个视像分析系统,为网路学习行为提供互动、深入及方便使用的分析工具,不但有利提高教学质素,亦有助于制作切合同学需要的课程,让网路教育进一步发展。由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屈华民教授领导开发的「大型开放式网路课程在线可视分析系统」(MOOC视像分析系统),刚获颁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旗下最佳创新(科技创新)银奖。屈教授称﹕「坊间有各类有关网路学习行为的分析,但由于当中欠缺很多重要数据,课堂导师一般难于从中理出头绪,但近年来,MOOC平台提供的数据,尤其有关课程视频的点撃流数据越来越多,令我们得以开发出一个易于理解及查察的分析系统,配以崭新的视像技术如跳转图等,成功让导师理解大量课堂数据背后的学习行为。」MOOC视像分析系统将视频点撃流与学习论坛上的讨论数据以及学生的成绩数据结合,学生跳过或重看任何一段视频,课堂导师都可马上知悉其性别、国籍、年龄、学习表现及其他特征,并能选择对个别或某一群学生进行分析。这有助导师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困难所在,从而改善教学材料。屈教授表示﹕「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将服务拓展至学生,为他们的网上学习经验提供个人化分析。」该系统自去年五月推出以来,获课堂老师、教研专家以及主要网上教育平台一致好评,两大在线教育组织Coursera和edX计划将系统纳入其平台之中。作为首个为MOOC视频而设的视像分析系统,屈教授指有关技术不只适用于线上学习,亦能套用到娱乐影片或网上广告等,市场潜力庞大。科大乃大规模在线学习的先驱,自2012年及2013年先后成为亚洲首批加入Coursera及edX平台的院校,大学一直致力推动此创新教学模式。科大为全港首间推出学分制MOOC课程的大学,将线上学习与传统面对面的授课模式融合。传媒查询:鲁桂欣电话﹕2358 6317电邮﹕sherryno@ust.hk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两教授荣获「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5」
科大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张晓东博士及物理学系助理教授罗锦团博士荣获裘槎基金会颁发2015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以表扬他们于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 请按此获取更多资讯。
新闻
奖项, 科学
香港科技大学两教授荣获「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5」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张晓东博士及物理学系助理教授罗锦团博士荣获裘槎基金会颁发2015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以表扬他们于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每个科研基金最多有500万港元供五年研究之用。颁奖典礼于今日举行,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先生主持。 张晓东博士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成体干细胞生物学。他的实验室着眼于干细胞静息态与激发态在分子层面上的调控和这些信号通路在组织再生与干细胞衰老的作用。以骨胳肌肉干细胞作为模式系统,他的研究团队试图进一步了解肌肉干细胞功能与其衰老有重要作用的分子通路。实验室的长期目标为研究组织再生在衰老过程中减弱的分子机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与衰老有关疾病的再生药物。 张博士说:「进一步了解生物衰老过程,对于现今社会改善人类健康和延长寿命至为关键。在裘槎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下,我们的研究将专注寻找崭新方法对抗各种因衰老所引致的疾病,从而纾缓因人口老化而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 张博士于2001年及200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分别取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他于1998至2001年获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颁授「First Generation Scholarship」奖学金,以及于2003至2006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Pre-doctoral Fellowship」院士名衔。自2006年起,张博士一直担任史丹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及神经科学系的博士后研究院士,专门研究成体干细胞生物学。他于2013年加入科大生命科学部。
新闻
社区, 机械人学, 教与学
科大为中、小学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举办水底机械人制作大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向致力推动机械人及自动系统的研究和创作,为了让中小学生有机会参与制作机械人,科大日前举办水底机械人大赛,邀请小四至中三学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学参加,最终分别由一队全女生组别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参与的组别夺得冠、亚军。 举办比赛的科大工学院环球社会中心与工学院、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及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共招募了27名学生导师,向18支参赛队伍提供为期两天的特训工作坊,教导制作机械人的基本技巧。 冠军队伍为圣母玫瑰书院六名中二女生,其领队老师余甘枫表示,六位同学第一次参与机械人比赛,于首轮赛事曾面对不少挫折﹕「旋紧螺丝乏力,下水后发现机械人不平衡。」但经仔细观察及屡败屡试,她们最终成功取得500分满分。 亚军队伍港九潮州公会中学(潮公),六位队员中包括一名听障及一名有学习障碍的同学,虽然他们于首轮赛事只得185分,但六人并不气馁,即时对机械人作出改良并重组策略,最终于次轮赛事夺得495分佳绩。 科大环球社会中心总监胡锦添教授对两队表现印象深刻﹕「两所学校于首轮比赛都并非领先队伍,但他们沉着坚定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结果于次轮比赛中胜出。」胡教授续称﹕「科大致力研究机械人及自动系统创作,希望透过有趣的机械人创作比赛提升中、小学生对科技与数学的认识和兴趣,今次活动不单为参赛者提供富趣味性的学习机会,亦为科大同学提供服务社会的经验。」其他得奖学校包括心光学校、培正中学、仁爱堂田家炳中学、以及优才(杨殷有娣)书院等。 潮公辅导主任莫咏怡老师感激科大学生导师的悉心指导,称赛事有助同学们增强自信心﹕「部分参赛同学本身较为内向,今次令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奖项对他们是莫大鼓舞。」 傳媒查詢: 鲁桂欣 电话﹕2358 6317 电邮﹕sherryno@ust.hk 林淑媛
新闻
奖项, 工程学
科大生飞机设计全国夺亚
科大五名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生早前参与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举办的首届全国飞机设计比赛,於153队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二名。 科大队伍设计的双座轻型运动飞机「游龙」,於机腹安装水翼以缩短起飞时间,并配以可摺叠的机翼增加地面操作的灵活度,其下反翼尖的设计亦可减少飞机於水面起飞时翼尖触碰水面的机会,提升安全度。得奖的设计模型於中航工业通用飞机公司位於珠海的总部作展览。 五位同学∶陈浩然、朱远航、李家莹、蔡智翔和谢雨扬都是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其他参赛队伍大多由航天研究员、硕士及博士生组成。五人於去年璁假花了一个月,合作进行搜集资料、研究,电脑绘图,以及构建一比十「游龙」模型。 蔡智翔同学表示∶「别的得奖作品水准很高,令人大开眼界。我希望日後参与这项比赛的师弟妹可取得更好成绩。」 科大现正与中航合作,为内地私人飞机市场设计同类型的双座轻型运动飞机,得奖学生将获邀参与研制工作。科大及中航更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提升双方科研合作。 五位同学自幼已酷爱飞机模型,锐意进修航空工程学或於航空界发展。他们於三年前在校内创立航空航天兴趣小组,让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同参与各种活动及国际赛事,为理想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