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呈献第五届国际知名音乐盛会「创意间的亲昵」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办、获《金融时报》誉为「全城最具创意音乐体验」的音乐盛会「创意间的亲昵」庆祝五周年纪念!一系列音乐活动将于今年4月20日至5月3日举行。
「创意间的亲昵」不断为音乐创作注入创意,获邀的知名作曲家将在科大校园内的公开排练中与演奏家深入研究讨论,并修改和排练他们的音乐作品。这些新版作品将在新落成的科大郑裕彤楼多用途演讲厅预演,并于稍后假香港大会堂剧院作世界首演音乐会。
艺术总监及世界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家盛宗亮,将与多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家合作:杰出客席作曲家、普立兹奖及格文美尔作曲大奖得主Aaron Jay Kernis;杰出客席艺术家、芝加哥交响乐团助理首席单簧管John Bruce Yeh;邓肯活音乐节的新弗朗姆演奏组(小提琴:Sarah Silver及Samantha Bennett; 中提琴:Jacob Shack; 大提琴:Jesse Christeson) 今年再次成为驻校客席室内乐团;客席艺术家及知名年轻小提琴家杨天娲;路易斯威尔管弦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单簧管演奏家及作曲家Teddy Abrams;香港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一等奖得主、大提琴演奏家Julian Schwarz;2012年Claire Rosen and Samuel Edes Foundation Prize for Emerging Artists 优胜者Nolan Pearson;香港管弦乐团首席长笛史德琳;第5届美国国际竖琴大赛金奖得主于丹;以及香港年轻钢琴家李嘉龄。
「创意间的亲昵」今年的新曲招募收到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作品,六位出色的作曲家获邀与知名嘉宾交流,包括:David Hertzberg (美国)、Ruben Naeff (荷兰)、Clint Needham (美国) 、伍家骏 (香港)、Scott Ordway (美国) 及Wang A-Mao (中国)。
为庆祝五周年纪念,「创意间的亲昵」特别邀请客席艺术家、作曲家Teddy Abrams创作一首单簧管、小提琴及钢琴作品。Abrams先生将与杨天娲女士及李嘉龄女士,于今年5月3日举行的世界首演音乐会上合奏此精彩乐曲。

新闻
香港科大商学院与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协会 宣布缔结学术伙伴关系 致力在亚洲推广另类投资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协会(Chartered Alternative Investment Analyst Association,简称CAIA)今天宣布缔结学术伙伴关系,透过双方合作,科大商学院学生将可参与协会的课程和活动,并符合资格申请奖学金以考取CAIA协会的特许资格。CAIA为非牟利机构,是国际公认的另类投资教育翘楚,目前正在亚太区积极扩展会务,而科大自1991年创校以来,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这是CAIA协会首次与香港高等学府建立学术伙伴关系。在2015年1月29日于香港举行的合作签署仪式暨开幕讲座上,主礼嘉宾包括CAIA协会行政总裁William (Bill) Kelly先生、科大商学院院长及Michael Jebsen商学教授邢吉天教授、科大财务学系副主任麦卡尔教授,以及CAIA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Jo Murphy女士。CAIA协会董事总经理(课程及考试)Keith Black教授,Ph.D., CAIA, CFA发表题为的演讲,探讨近期「流动另类投资产品」数目增加的原因。内容聚焦另类投资产品与私人配售产品在监管上的主要差异、为散户提供的另类投资产品,以及产品表现和尽职审查规定的差异。
Kelly先生说:「香港是另类投资产品的重要市场,我们很高兴科大成为本会在区内的首个学术伙伴。这次合作彰显协会的长远承诺,为同学提供涵盖各类资产的最新、最深入的教育课程,包括有关商品、对冲基金及私募股权,并为不断扩大的另类投资市场及当中的从业员创优增值。」
CAIA特许证书课程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自学课程,对象是希望深入认识和专攻另类投资产品(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结构性产品、商品及实质资产)的金融专才。成功通过I级和II级考试,并符合会籍要求的学员,便获授CAIA衔。该资格备受大公司重视,且是全球公认代表最高水平的另类投资教育。目前,香港约有500名CAIA特许资格持有人。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两教授获选IEEE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冯雁教授及俞捷教授获誉满国际的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授2015年度院士荣衔,令科大的IEEE院士总人数上升至35人。
冯雁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语音理解、机器翻译、多语种处理及音乐信息检索,她于人机互动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获颁IEEE院士荣衔。俞捷教授的研究方向则包括高速及无线光通信集成电路设计、高频CMOS晶体管和无源器件建模,以及用于生物植入感应器的无线能量传输电路,其于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和器件建模范畴具杰出贡献而当选IEEE院士。
冯教授是科大人类语言技术中心的创办成员之一,该中心为大中华区首个此类研究中心,并培育众多业内及学术领袖。冯教授兼任科大InterACT国际实验中心总监,以及科大女教授协会的创会主席。她也是带领以数据驱动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业界知名协会ACL SIGDAT的候任副主席及董事会成员,并曾担任IEEE信号处理组语音与语言技术分会委员长达6年,以及所有语音与语言领域国际会议的技术主席及地区主席。她曾为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ACM Transactions on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以及Transactions on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冯教授并是多家科技公司的创办人,于巿场上推出首个商业化的中国自然语言搜寻器、网上机器翻译系统,以及自动分析音乐内容的推荐系统。冯教授于1988年于美国麻省的伍斯特理工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93及1997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分别取得电脑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率领代表团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冬季达沃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获邀出席于今年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与全球领袖交流分享。科大教授亦将在「冬季达沃斯」主持「创想研究室」。科大是今年亚洲唯一获邀主持创想研究室的高等学府。举办创想研究室的其他六所院校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卡内基美隆大学等。
陈繁昌校长是世界经济论坛其中一个小组会议「环球大学领袖论坛」 (GULF)的成员。GULF由全球25所顶尖大学的校长组成,包括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校长。陈校长将探讨大学如何透过与业界合作,以创新科技提高经济增长、创造职位、培育创新及推动创业。此外,科大四名教授包括李德富教授、新明工程学教授杨强教授、冯雁教授及辛达德教授,将在「创想研究室」上与国际知名的学者及专家,讨论将前沿科技应用到社会,结合虚拟与现实。
出席冬季达沃斯的多国领袖包括国家总理李克强、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及美国国务卿克里等。这个一年一度的论坛,只有论坛成员及获邀请的嘉宾出席。论坛成员由全球约一千名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组成,有关企业的年收入额一般在50亿美元以上。将出席今年论坛的金融界政策决策者,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莉丝蒂娜•拉加德;企业领袖有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华为创办人兼行政总裁任正非、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乔治・索罗斯、谷歌执行董事长艾瑞克・施密特、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及摩根大通集团行政总裁杰米戴蒙。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举足轻重,让国际领袖交流真知灼见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世界经济论坛由始创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于1971年成立,是独立国际性组织,总部设于日内瓦,并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拥有观察员身份。论坛每年云集全球2,500个商界、政府及国际机构领袖和学者,深入探讨全球面临的重大议题及提出应对策略。政治及经济决策者的参与,包括20国集团领袖,能够确保论坛取得的成果会发挥最大影响力。论坛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新局势」,将讨论超过50项于论坛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在地区和全球、工业、商业及教育等议题作出改革。
传媒查询 :

新闻
创新铝合物应用广泛 为建筑界带来曙光
起初只为研究铝的广泛应用,为建筑界带来新技术,谁不知最后却成就了更耀眼的结果。
2011年,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陈锐斌教授获全球领先铝生产商UC RUSAL(俄铝)资助,研究如何扩阔铝于建造业方面的应用。由于铝质地较软,无法承受重力,于建筑方面一向只被应用到如窗框等较轻便的结构上。三年以来,研究期即将完结之际,陈教授发现一种新技术,可产生一种称之为复合铝的新铝合物,为研究带来突破。
陈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工程界将碳纤维黏贴到铝的表面以提升铝的硬度,但如今透过纳米科技,我们成功改变碳纤维的构造,首次令它可于结构层面与铝完全融合,这种复合铝的应用范围比传统铝更为广泛,不但可用于制造电子产品、汽车、飞机,亦能运用到更多建筑物的结构部分。」
陈教授正为新物料申请专利,而研究将进行至明年六月,以便陈教授团队进一步研究大量生产这种新铝合物的可行性。复合铝不单比传统铝强韧,传导性能亦更强。虽然它不及钢铁坚韧,但其质轻及防锈特性,适合应用作建筑物天花、飞机外壳、汽车外壳以及框架等结构。若与陈教授团队另一种发明相变物料一同使用,复合铝更可用于建造大厦的外墙。这种新式建筑外围结构比由钢筋水泥建成的较为便宜及环保。
陈教授续称﹕「虽然很多大厦都装有隔热层,但由恒温系统产生的冷暖空气仍会透过大厦幕墙与大厦结构之间的罅隙溜走,可引致高达百分之四十的能源损耗,但由我们发明的智能建筑围护结构则可大量减省这种损耗。」
该新式结构由复合铝、相变物料、石膏板以及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组合而成,已通过香港、上海、北京以及莫斯科的楼宇安全测试。
请按此获取更多资讯。

新闻
5-G无线系统的精彩世界
目前,全球正采用第四代(4-G)无线系统,但研究人员正日以继夜研发新一代5-G无线系统,预计将于2020年面世。未来的5-G系统如何领先当今的4-G技术?据称新系统的数据容量将会扩大1000倍,并能连接多达1000倍以上数量的设备,能源效率比现在优胜1000倍,届时即享有更快速的比特率(bit rate)及明显改善时延问题。此外,5-G系统将支持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机器间通讯(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要达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在早前的科大 “Science-for-Lunch” 午餐座谈会上,刘坚能教授分享了他的最新观点和系统应用的情况,以及面对的技术性挑战和其中的机遇。
现可于此收看有关讲座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