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Filters

2018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获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捐赠港币二亿元 促进大学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捐赠港币二亿元,支持大学深化人才培育及研究创新的工作,特别是与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城市及大数据相关的范畴。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是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捐款将应用于不同项目,包括设立教授席与奖学金等,有助科大加强推动研究及培养更多人才,促进香港及内地创新科技发展,支持两地迈向知识型经济。
新闻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获潘乐陶慈善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 促进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及教育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潘乐陶慈善基金(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襄助大学推动研究、教育创新及知识转移的发展。 基金的慷慨捐款将用于成立一个永久基金,支持科大教员与各个学术及研究部门在环境、技术及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当中包括新成立的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该学部负责统筹一个革命性的新课程,透过与业界紧密合作,培养学生的解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另外,捐款亦会用作提升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等设施和基建项目,包括科大中央研究设施。另会设立冠名教授席和奖学金,吸引人材,并提高学生对环境相关科目的兴趣。
新闻
创新, 人工智能
科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全方位推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广泛渗透大众日常生活,并应用于各行各业。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近日成立本港高教界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于科学、技术、社会、商业及教育领域等各个层面,推展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 中心今日举办开幕仪式,逾60名来自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汇丰银行、建银国际、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巨头企业领袖及人工智能界别专家,见证这场盛事。科大校长史维教授和中心创始主任冯雁教授担任主礼嘉宾。
新闻
生命科学,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获罗桂祥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 推进生命科学知识前沿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获罗桂祥基金(基金)捐赠港币一亿元,襄助科大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基金的慷慨捐款让科大得以购置一部现时全球最先进、为结构生物学带来革命性重大突破的冷冻电子显微镜;亦襄助大学设立了「罗桂祥研究基金」,促进科大培育科研人才。为感谢基金对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学将学术大楼的实验室大楼部分命名为「罗桂祥楼」,该大楼亦会用作安置新购置的冷冻电子显微镜。
新闻
STEM教育, 社区
科大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再获鹏程慈善基金捐助 办电动车暑期课程推动STEM教育
四十一位来自五间本地中学的学生刚完成了一个为期四天的课程,学习电动车的构造,并动手组装甚至驾驶一部电动车! 这课程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鹏程青年工程师学苑及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电)合办。学苑是由钟志平教授创办并担任主席的鹏程慈善基金资助。 五间中学为皇仁书院、将军澳官立中学、圣母无玷圣心书院、嘉诺撒圣玛利书院以及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他们组成四队,每队分别组装一部可供驾驶的电动车,最后更争夺美观奖、工程卓越奖以及整体表现的奖项。
新闻
捐款, 大学发展
Thank You, Donors!
Over the years, the Library has been fortunate to have generous support from donors to fund various projects which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otherwise.
新闻
社区
科大获田家炳基金会慷慨捐赠 提升资优学生的社交及心理支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田家炳基金会(基金会)300万港元的资助,用于大学发展资优教育方面的工作。捐款将用于加强朋辈及家庭对资优学生的支持网,让这些孩子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潜力。 为庆祝田家炳博士百岁华诞,田家炳基金会向科大等九所本地大学,各捐赠300万港元,以支持大学培育学生的活动。科大乃首间与基金会举办庆祝活动的大学。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先生、副主席戴希立先生及董事田荣先先生等今日与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 林文怡博士、科大资优教育发展中心总监周敬流教授及大学其他管理层一同主持庆祝仪式。

2017

新闻
空气, 气候变化, 环境, 可持续性
Institutions reach MoU to Prioritize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
The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of HKUST reach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with institutes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Macao, and Taiwan on 15 August 2017 to prioritize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