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与威胁,中国正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作出重要宣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宣布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新举措。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先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香港科技大学与团结香港基金今天联合主办「中华大讲堂」,解振华先生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为题主讲,分享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政策措施,并与三位享誉国际的气候领域专家,探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重大战略决策 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解振华表示,当前全球部分地区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进一步凸显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全球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疫情后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仍任重道远。
他续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央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巴黎协议》、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
解振华强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完成全球最高强度的碳排放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他表示,「相比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国碳达峰时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将低于这些国家碳达峰时的水平。从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即净零排放,欧盟大体需要60多年时间,美国要45年,而中国则要力争30年左右实现。」
「1+N」政策体系 十大领域加速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创新1+N”
解振华透露,我国成立了中央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订并将陆续发布「1+N」政策体系,「1」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N」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
解振华表示,「1+N」政策体系将于以下十大领域落实转型和创新。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二是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防止碳排放攀高峰;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基础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八是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解振华指出,为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各主要行业都要制订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落实责任。建立完善统计核算监督考核体系,对于未能完成目标的地区和部门实行问责。
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推进多边气候治理进程
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不断升级,国际社会携手合作至关重要,多边合作是大势所趋。直至今天,全球已有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巴黎协议》,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此外,今年4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提出在八个领域展开合作,为探索大国携手应对全球危机作出了积极实践。
今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成败关键。各国领导人将于11月齐集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旨在完成《巴黎协议》的实施细则,持续强化气候行动与国际合作。
解振华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无论其他国家政策立场如何变化,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多边主义,与各方一道推动《巴黎协议》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他指出,《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已明确坚持《巴黎协议》的全球升温控制目标和原则,注重落实近十年的行动与合作。他建议在多边框架下建立全球碳市场机制,确保环境完整性、避免重复计算,防止碳泄漏、维护贸易公平。
解振华亦强调,发达国家兑现出资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关乎各方互信和多边机制有效性;应防止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合作和贸易政治化,切实推动技术创新、合作与转让。
关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于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0》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20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26位,为亚洲院校前列。
关于团结香港基金
团结香港基金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于2014年11月创立,并担任主席的非政府、非牟利机构。基金会矢志汇聚新思维和新视野,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为香港的繁荣安定与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全方位开拓,基金会先后设立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华学社、科技创新平台、商社聚贤平台、中国文化研究院和香港地方志中心,思行并进,以贯彻使命。
关于「中华大讲堂」
基金会自2015年起举办「中华大讲堂」,邀请内地重量级官员和专家主讲,剖析国家最新政策、国情和战略部署,同时分享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大讲堂」至今已举办26场讲座,以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思维协助港人认识祖国、了解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