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疗健康科技, 健康, 研究及科技, 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及黄金时代基金会联合公布,三方已厘定合作框架并正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银发智龄生态圈」计划,携手推动区内银发智龄产业发展。签署仪式于「中银人寿第十届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期间举行,三方代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太平绅士见证下签署合作备忘录。 「银发经济」正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创新的增长动力,大湾区蕴藏庞大银发市场潜力。是次合作备忘录将聚焦四大合作方向,包括战略规划、赋能银发族、跨界携手协同并进及领航未来创新实践,目标是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与科技素养、释放银发生产力,并促进医疗、科技、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等,建立银发共融社会,带动银发智龄产业创新。  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蓬勃兴起,区内养老产业迎来转型与跨境养老融合等创新发展。要让大湾区充分体现银发智龄市场的庞大潜力,促进医疗、科技与金融跨界协同是箇中关键。配合政府促进银发经济的政策方向,我们很荣幸能汇聚产学研的力量,共同为构建银发智龄生态圈而努力。我们将发挥整合资源网络的优势,贡献专业知识与策略,开创养老产业新赛道,积极拥抱银发经济新机遇。」  黄金时代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容蔡美碧教授表示:「黄金时代基金会很荣幸能够与安永及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合作,这亦是我们推动大湾区银龄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透过与学术研究及专业服务的合作,我们期望为金龄群体建立更共融、更理想的生活环境,释放银发经济的庞大潜力。」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先进材料, 科技及先进材料, 物料, 人工智能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全球服装制造商晶苑国际集团(晶苑国际)及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纺织生产流程,通过开发纺织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Textile-GPT,推动智能设计、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及智能穿戴等范畴的发展。三方更将携手成立纺织AI创新中心,并推动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及培养「AI+纺织」复合型人才,加强全球纺织业的AI应用,透过创新科技助力纺织业升级转型,实现智能制造,进一步加强香港新质生产力之发展,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从纺织枢纽到工业AI创新实践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s)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次科大、晶苑国际及HKRITA三方合作,将汇聚产业、学界及研发优势,驱动产业升级转型,协助价值1.5万亿美元的全球纺织业提升工业自动化与环保效益。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将涵盖以下三大合作范畴:
香港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携手 共建「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医学研究, 医学教育
香港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携手 共建「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携手设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今日正式于科大校园揭牌,标誌着双方在医工结合领域迈向全新里程。此次合作聚焦超声波、病理及放射等核心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与医疗影像的深度融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为全球医疗进步注入新动力。 揭牌仪式由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教授、党委副书记汪宏波教授等一行人亲临科大校园出席,与会的科大代表则包括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锺志成教授等。一众嘉宾更参访科大冯诺依曼研究院,并与科大的学者交流,商讨中心的发展计划,并就创新项目基金及医学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根据协议,联合创新中心将以医工交叉为核心,聚焦AI赋能医疗技术研发,并通过学术互访、师资培训、联合申报项目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深化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双方将致力于在放射、超声波及病理领域方面,加快推动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研发,推动智能诊断系统、精准诊疗及智能医疗装备的创新。 郑光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推动医疗创新的的重要力量,而医学与工程学、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深度融合,为疾病预防、诊断、监测,照护及治疗开闢全新的发展方向。科大在数据融合、创新算法及超算基建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与武汉协和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相结合,将加速AI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此次合作不仅彰显跨学科跨地域协作的巨大潜力,更将推动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前沿应用成果转化落地,为全球医疗健康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阿斯利康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
新闻
合伙,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学研究, 医疗健康科技
香港科技大学与阿斯利康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阿斯利康香港(阿斯利康)今日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加速本地生命科学生态圈的研发进程以及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双方过往的长期合作基础。签署仪式于科大独角兽日2025上举行,该活动汇聚一众企业家、投资者及业界领袖,作技术知识交流与合作。 是次合作备忘录在科大校长及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教授,以及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的共同见证下,由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阿斯利康香港医学事务负责人(生物制药及罕见病)黄天鸿先生正式签署。 是次合作同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框架,促进双方在医学、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领域的研发机会,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质效用,推动医学进步。 合作的另一核心是结合阿斯利康深厚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科大在计算生物学的领先研究,将尖端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借助这些新颖技术,医疗诊断及病理图像分析的效能将得以提升,为完善精准治疗(precision treatment)、生成高质量的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及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强大助力。 此外,是次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将对撷取医疗数据至关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多组学及临床数据。这些数据会被转化为可行的洞见,为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当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衰竭、慢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 建基于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是次合作亦会在癌症治疗领域开推动更先进和精准的治疗方法,涵盖从筛查、分子诊断到监测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双方会共同为其他罕见病研发创新的治疗方案,旨在找出新的治疗标靶点、路径及抗药性机制。 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长久的合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进步。凭借多年的共同研究经验,我们将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为主要代谢疾病研发创新治疗策略,以提升诊断准确度、个人化治疗、及整体病人护理水平,同时推进我们在癌症及罕见病研究的合作。这份合作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对为病人创造新的效益至关重要,并将为香港医疗研发的生态系统提升至新水平铺路。」
HKUST and Shanghai SSCI Sign Strateg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香港科技大学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投)举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协同探索双方在基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 签约仪式上,科大内地事务处主任施天艺博士与上海国投党委委员、副总裁陆雯女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上海国投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先生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沪港两地机构互动,进一步深化合作。科大将依托自身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平台优势,推动两地企业拓展市场,助力上海企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通过香港寻找海外新商机。同时,上海国投将积极支持科大生态企业和创新技术团队开拓上海市场,融入国内供应链和创新链,促进沪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在具体合作方面,双方将围绕创新创业论坛、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展开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通过共同建立科研成果发掘、对接、转化机制,增强针对早期科创产业投融资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双方产业集聚发展。此外,双方还将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大在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的合作模式,为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科大与上海国投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推动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
捐款, 合伙,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 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获北京市科兴公益基金会(科兴公益基金会),捐赠15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1,170万元)。双方将共同设立「科兴学人计划」,以培育生命科学人才,支持更多科大年轻学者进行生物医药研究,推动医疗科技发展。 捐赠仪式昨日于科大举行,与会嘉宾包括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兼科兴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尹卫东先生、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王楠女士、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副校长(行政)兼署理副校长(大学拓展)谭嘉因教授,以及科大校长策略顾问卢毓琳教授等。       科兴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尹卫东先生说:「 生物技术的发展是飞快的,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巨大的。『科兴学人计划』希望引导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中国及更多国家,以回应人民对健康水准不断提升的需求,并把更多的『科学发现』转变为『科学贡献』。」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基金会的慷慨捐赠不仅反映了它对科大科研成果方面的肯定,亦彰显其对香港未来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充满信心。科大多年来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取得显著的成就,然而,在转化基础科研为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与资源上的投入,这个新成立的『科兴学人计划』,正正为我们的学者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他们在生命科学的教研路上不断寻求突破,并透过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生物医药协作,开拓更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是次捐赠由卢毓琳教授协助促成,他在仪式致辞时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兴生产了超过30亿剂疫苗,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次合作,充分彰显了科兴对科学家的支持、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相信,这笔资金将点燃更多年轻科学家的梦想,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突破与进步。」 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大学将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甄选过程,确保选出最合适的教学人员参与计划。    
科大理學院仿照城寨主題特別打造的「理記士多」昨天正式營業,代表香港的攤位展示了數十件來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經典零食與玩具,包括眼鏡朱古力、珍寶珠、西瓜波、扭蛋扭卡機等。
新闻
大学盛事, 国际,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科大「城寨士多」开张 重塑香港集体回忆 促进师生文化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日横空出现一所城寨士多,没有「龙卷风」也并非「三不管地带」,却云集了科大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同学的创意和热情,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城寨布景下,交流各方家乡的独特文化与集体回忆。 这个为期两天的「环球文化祭」由科大理学院举办,旨在促进本地与国际生的文化交流。今年的活动共设有36个特色摊位,由105位来自 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精心设计,当中更首度邀得来自非洲、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法国、乌兹别克斯坦及英国等地的学生参与,推广各自家乡的独特文化; 包括品尝法国传统食品、演奏瑞典民俗乐器、试穿乌兹别克传统服饰及学习尼泊尔传统民俗舞蹈等,当然也少不了香港本土的传统怀旧玩具和小食如眼镜朱古力、珍宝珠、西瓜波及扭蛋扭卡机等。活动吸引逾千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参与,不仅于考试时期为同学带来放松的一刻,更让学生扩阔国际视野,认识不同文化。 科大国际本科生比例一直名列本港大学之冠。过去数年,科大学士课程每年所录取的非本地生中,近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除欧、美、澳、非洲及亚洲等地,亦有同学来自「一带一路」及其它较少来港就读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摩尔多瓦、委内瑞拉和也门等。大学会不时举办活动,让这些分别来自全球逾40个国家及80多个地区的教职员和学生互相交流,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土木及环境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订立双方在可持续基建发展和土地开拓方面的科研合作框架。 合作备忘录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签署,并由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先生见证签署仪式。 合作备忘录三月一日生效,为期两年,科研范围涵盖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工程中采用的崭新建筑物料、创新的山泥倾泻缓减策略、数位化、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及可持续方案。 方学诚先生在签署仪式上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透过应用创新科技,协助部门推展各项工程项目。凭借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建筑工程的经验和科大顶尖的科研团队,双方合作可促进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的科研,有助业界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工程质量和工地安全。 郑光廷教授表示,科大的跨学科研究专长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材料科学及土木工程等方面,将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实践经验、工作数据和场景应用产生协同作用,以创造既创新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与各院校及建筑业界紧密合作,研发各种智能及创新科技并应用于工务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多项工程项目应用科研成果,有效解决工程项目的痛点,例如优化泥石屏障设计以防治山泥倾泻,以及倡导循环再造拆建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