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陰和俊部長期許香港科大聚力科技創新與人才高地建設 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日前率代表團訪問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深入考察科大在前沿科研領域的最新突破與人才培養成果。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與大學管理層及科研團隊熱情接待。
陰和俊部長日前於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行的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上,向科大頒授三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牌匾,包括兩所重組後更名的「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與「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所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作新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陰和俊部長於授牌儀式當天的下午考察科大。訪問期間,陰和俊部長對科大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予以高度肯定,並讚揚科大辦學理念具有國際視野、創業精神與創新思維。他指出,科大建校僅三十多年,已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頂尖大學之一,彙聚眾多頂尖科學家,培養大批傑出人才,產出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緊密契合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陰部長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是國家核心戰略,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關鍵。他期望科大和香港科技界於「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構建全球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持續增強國際競爭力。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就科技部一直以來對科大的支持,向陰部長表達衷心謝意。沈主席表示﹕「陰部長這次專程來港授牌,體現了國家科技部對香港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的重視和肯定。部長親臨科大指導,更是體現了對我們的親切關懷和支持。科大創校30餘年來,在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下,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領先的研究型大學。我們期待在科技部的指導下,進一步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為科技強國的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新聞
科大與清華簽署三項合作協議 深化教研協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早前與清華大學(清華)簽訂三項合作協議,重點推出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領域首個「碩博銜接課程」、高階管理培訓項目,及共同成立跨校研究基金,全面深化兩校在教研領域的協作。
加深多領域合作 共拓教育科研新機遇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與校長葉玉如教授,日前接待由清華黨委書記邱勇教授率領的代表團、與清華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楊斌教授及一眾大學高層管理人員,共同見證兩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協議重點內容包括:
1) 首創碩博銜接課程:此課程特為兩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設,內容涵蓋兩部分:
於2025-26學年推出的碩士生交換計劃,
兩校學生於碩士畢業後可申請到對方院校攻讀博士課程。
結合清華、科大全球頂尖計算機學科資源(兩校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均居世界前列),共育世界級電子信息與AI人才,應對數字新世代挑戰。
2) 跨校研究基金:清華與科大將於未來四年,雙方每年各注資一百萬元當地貨幣,成立一個跨校研究基金,以促進不同學科的研究協作。
重點資助領域包括:AI的開發和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先進材料、機械人、能源與環境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及其他交叉學科領域。除研究項目外,該基金由跨學科學院統籌管理,亦會贊助舉辦研討會,以及推動短、長期師生交流,期望鼓勵更多研究人員參與跨領域、跨地域的研究,引領創新科研突破。
3) 高階管理培訓項目:繼今年推出中英雙語工商管理博士課程後,科大商學院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再度合作,啟動聚焦科技+管理+金融的跨學科課程。透過跨學科交叉培養,課程將結合分析產業領域實際問題,致力培育能在科技、管理金融等多領域具備創新精神的商業領袖。

新聞
香港科大與比亞迪汽車成立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比亞迪)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學–比亞迪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聚焦機器人技術與智能製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為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在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先生見證下,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與比亞迪副總裁羅忠良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聯合實驗室將設立在科大校園,由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譚平教授(兼馮諾依曼研究院副院長)出任主任,並將設立科學諮詢委員會統籌研究方向,確保實現兼具學術突破性與產業落地價值的成果。
比亞迪將於未來數年投入數千萬港元支持實驗室運營,充分整合科大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等領域的學術優勢與比亞迪的產業經驗,重點攻關具身智能領域。
雙方將探索數據驅動的具身智能研究,涵蓋高效數據採集方法及操作與導航大模型訓練技術。團隊將開發適用於模擬與真實環境的操作數據採集新方案,降低數據獲取成本。所獲數據將用於訓練具身智能大模型,使機器人能在家庭或工廠環境中自主完成多類任務。雙方還將展開自動駕駛方向的合作,提升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探索具身智能的未來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表示:「近年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特別是在效能和創造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軌跡是從規模擴張走向品質提升——早期我們憑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快速擴大規模,如今則需要將中國製造業推向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的新高度。」
2024

新聞
科大委任鄺家陞工程師為首任副校長(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委任鄺家陞工程師為副校長(發展),任期由今年9月26日起生效。鄺工程師是一位具豐富經驗的高級行政管理人員,亦是一位傑出的工程專家,他於革新建造業方面成就超卓,在國際間享負盛名。他服務政府37年,曾出任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轄下項目策略及管控處的首任處長,負責監督基本工程計劃,確保公共工程項目能按時交付並具成本效益。他亦負責制訂策略,強化基本工程項目以至整個建造業的管治架構,致力提升整體行業表現,因而贏得本地及國際建造業界、學術界與工程界的廣泛認可和尊崇。作為科大首任副校長(發展)兼大學高級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鄺工程師除將負責為大學開拓理想的發展機遇,亦將協助制訂策略,推動科大實踐願景和策略性發展方針。同時,他也會致力提升校園管理和發展,實現建設碳中和校園的目標。是次鄺工程師的任命,乃通過大學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樂見鄺工程師加入科大管理團隊。他說:「鄺先生經驗豐富,在建造工程界及學術界均享負盛名,備受本地及國際機構認可。我相信憑藉其專業才能,定能為大學的策略規劃及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也向鄺工程師履新致賀,她表示:「在邁向科大 3.0的發展進程中,我們全速推進校內外多個重點創新基建項目和設施,以提升科大於教學、研究和創新方面的國際領先地位。在這重要時刻,我十分期待與鄺先生緊密合作,憑藉他的豐富經驗,我們將攜手把願景逐步落實,進一步提升科大在不同範疇的實力與優勢。」

新聞
科大躍升13位 躋身全球五十強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欣悉在最新公布的《QS 世界大學排名榜2025》中,科大躍升13位至第47名,躋身全球五十強之列,反映大學在教研和知識轉移的卓越表現,備受肯定。
排名是評估大學表現的其中一項參考因素,保持卓越的教研水平更為重要。作為一所表現出色的年輕大學,科大一直致力推出創新教學方法,配合先進的教學資源,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科大提供國際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著重跨學科教育,並善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來豐富同學的學習體驗,裝備他們應對急速的數碼轉型發展。根據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科大畢業生的競爭力獲環球人力市場認可,長期雄踞全球三十強之列。
作為一所國際領先的研究型大學,科大在最新的《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024》中,「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學」等12個學科躋身全球五十強,多個學科排名位列香港之首,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更榮獲全球第十名,彰顯了我們過去三十年來,在包括醫療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深科技領域努力耕耘的成果。
科大亦致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案和產品。我們的成員共創立了1,747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4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此外,科大於《自然》期刊的2022年學術機構專利影響力指標中排名全中國第一,以及在2022年《新財富》深科技獨角獸孵化能力中排名全國第二。
大學目前正推動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新發展。透過新近設立、區內最先進的人工智能運算中心,以及未來多項新計劃,包括醫學院、創新灣和校園中的深科技孵化設施等,大學將吸引來自全球的研究人員,攜手開拓知識前沿,尋求更多科研突破。自2022年底以來,科大已成功於全球延攬超過70名頂尖教研人才加盟,鞏固大學的教研實力之餘,亦有助香港實現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

新聞
科大舉行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戴希獲騰訊公司發起的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成立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就拓撲材料等範疇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工作。實驗室今日舉行揭牌儀式。
出席揭牌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科大理學院院長王殷厚教授、科大物理學系系主任王建農教授、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女士、騰訊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李子樹先生以及科大的新基石研究員物理學系戴希教授。
葉教授在歡迎辭中感謝騰訊公司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對科大科研創新的鼎力支持,亦祝賀戴希教授成為新基石研究員。她說:「作為香港首間研究型大學,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創新和科研發展,同時積極通過多種管道,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貢獻社會。新基石科學實驗室在科大揭牌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代表科大在科研發展方面的承諾,更是對科大在推動卓越創新研究的重大肯定。」
王嫵蓉女士表示:「騰訊公司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成立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透過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支持原始創新和自由探索,希望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作為一個創新、富有特色的民間科研人才資助項目,我們今年在初審階段採用了100%的海外同行評審。很高興今日出席科大首個新基石科學實驗室的揭牌儀式,同時祝賀戴希教授成為第二屆新基石研究員,我們會繼續和包括科大的世界一流大學合作,支持傑出科學家開拓知識前沿。」
戴希教授是科大首位新基石研究員,亦是第二屆入選新基石研究員的三位香港科學家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拓撲材料及強關聯體系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有助開發新材料及解決新材料應用的問題。戴教授在物理學研究領域貢獻卓越,於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8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並於翌年獲該會頒發詹姆斯·麥格羅蒂新材料獎(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2022年獲科大頒授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席。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涵蓋數學與物質科學及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個領域,並鼓勵學科交叉研究。自2022年啟動以來,共選出104名卓越科學家成為新基石研究員。
新聞
科大科研實力受肯定 成立三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右六)、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王兼揚先生(左五)、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左四)及其他科大高層管理人員與三位科大「傑出創科學人」教授:周曉方教授、解亭教授及蘇慧教授(左三至五)一同為三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揭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港幣三千萬元,成立三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將分別由三位科大「傑出創科學人」教授領導,推展數據科學、再生生物學及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
科大今天舉行實驗室開幕典禮以感謝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出席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王兼揚先生。
2023

新聞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歡迎施政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表示歡迎及感謝。
今次施政報告中倡議提高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加大研發投資及科研成果轉化、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把香港打造成為醫療創新樞紐,以及多項「搶人才、留人才」的措施,均將有效提升香港成為全球科研及知識產權之都。
在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方面,葉玉如教授表示:「人才是推動創新的關鍵。我們歡迎政府將大學非本地學生的資助名額加倍、擴大政府獎學金計劃,以及增加大學宿舍宿位。這些措施將為高教界注入新動力,有助我們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培育更多人才。我們建議分階段落實新增的非本地生名額,並期望政府進一步資助大學,增建教學設施及聘請額外教員,以維持師生比例和教學質素。」
就政府倡議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葉教授認為這標誌著政府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邁向新里程,對此感到非常鼓舞。相信新平台的建立有助提升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轉化能力,並有助把香港推向國際創新的前沿。她表示﹕「我們將全力支持和參與新平台的建設,強化大學與國際間的合作,把具影響力的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裨益社會,同時吸引和孕育更多科研人才,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科研合作樞紐。」
至於就政府推動香港成為醫療創新樞紐,葉教授一直積極支持這方面的發展。她表示:「香港科研人員在前沿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再配合以大灣區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技術,未來將可於先進診斷、藥物開發及精準醫療等新興醫藥領域大有作為。港府除可考慮在這些範疇進行投資和發展,亦可考慮成立生物樣本庫,以及在大學成立生物醫學孵化中心。」
葉教授亦歡迎行政長官提出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在港審批藥物及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此外,政府表示將於短期內公佈《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科大期望可於新田科技城等創科地段,協助發展生物醫藥研究和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