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1

Stories
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教與學, 成就, 獎項, STEM教育
活出真我的強大力量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Rhea LIEM的事業在波折中茁壯成長,面對家庭與社會的雙重考驗,她年紀輕輕就需要在事業上作出果斷抉擇。Liem教授最近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2021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新晉教學人員組),她說:「我的人生一度翻天覆地,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Liem教授生於印尼雅加達,父親在她16歲那年病重,家庭陷入困境。父母被迫結束生意,一家人無奈地告別舒適的中產生活。「家境有變,又遇上環球金融危機,令我不得不認真思考前路和事業。選科要同時兼顧能力和興趣,確保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勤奮用功加上博學審問,讓她取得獎學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機械及生產工程學,當時她沒為意這門學科並非女生的熱門選擇。「機械工程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雖然這行業以男性居多,但無論在大學或家裡,從沒有人質疑我的選擇。爸媽有三女一子,但一視同仁,從沒說女孩子不應學習工程。我們童年時,爸爸常親自教我們科學知識。」大學畢業後,她在新加坡任職工程師,三年後負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碩士,期間發掘了自己對航空航天工程的興趣,人生方向自此改變。
新聞
新產品馬到功成未必是好事(只供英文版本)
/
新聞
校園生活, 可持續智慧校園, 基礎建設, 研究生
科大獲馬會支持為學生打造綠色生活空間
賽馬會集賢樓開幕,具可持續發展特色獲嘉許。
新聞
王文教授獲頒 2021 Slottow-Owaki 獎(只供英文版本)
/
新聞
獎項及排名, 社區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五位傑出人士
科大頒授榮譽院士銜予五位傑出人士,以表彰他們為科大及社會作出卓越貢獻。
新聞
海洋科學, 海洋生物, 環境
科大研究顯示珠江口水域矽藻數量上升 為未來有關紅潮/藻華影響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一般而言,鄰近人口密集地區的水域較離岸或較高緯度地區的水質更容易被污染。然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近二十年間,一種常被當成水質指標、名為「矽藻 (Diatom)」的常見微藻,在珠江口水域這個堪稱世上最城市化的沿海地區之一,數量較另一種常見微藻「雙鞭毛藻 (Dinoflagellate)」上升接近一倍。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兼講座教授劉紅斌領導的研究發現珠江口水域矽藻數量上升 一般來說,矽藻相對雙鞭毛藻的比例越高,則水質理應越好。不過,領導是次研究的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兼講座教授劉紅斌指出,由於團隊發現溫度及海水的營養成分也會影響藻類的數量,所以矽藻數量增加,並不一定代表珠江口水域的水質有所改善。 海藻,也稱為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們不僅可以把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及氧氣,也是大量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矽藻及雙鞭毛藻乃生長在香港水域的兩種主要海藻品種,佔全港海藻總量約八成。矽藻較常見於污染較輕微的水域,相比帶有毒性、甚至可以令魚類死亡或海水缺氧的雙鞭毛藻,它一直被視為是對海洋較有利的品種。海洋科學家一般透過比對矽藻及雙鞭毛藻的數量及比例,以了解海洋生態系統狀況。理論上,矽藻的比例較高,水質便會較佳。
新聞
社會科學, 研究
科大共同領導研究顯示﹕人口老齡化未必會窒礙中國未來經濟發展
中國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並不一定會制約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因為中國人口不斷上升的教育水平,或可以抵消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新聞
獎項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榮獲「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Rhea Patricia LIEM,今日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頒發2021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新晉教學人員組別獎項,以嘉許其傑出教學成就。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主席唐家成先生(右)頒發2021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新晉教學人員組別)予Rhea LIEM教授。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祝賀Liem教授獲獎,他表示:「Rhea是一位非常投入,並且具有才華和創意的學者。她滿懷熱情的教學方式以及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不但讓她備受歡迎,亦令她廣受尊重。對於科大的同學能獲得如Rhea這種年輕而充滿熱情的老師的教授、指導和支持,科大深感自豪。我對她的傑出成就致以衷心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