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考試周設「放空角落」 家的感覺供學生抽空充電
學生回到校園竟可像家中一樣在豆袋梳化上充電休息?正值考試期間,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自本周一起舉辦「Recharge · Refuel · Relax」考試周活動,將校園內人流最多的香港賽馬會大堂改造成「放空角落」,舖上大片綠色草地,並添置多個豆袋梳化及迷你高爾夫體驗區,鼓勵學生在努力溫習備試之際,亦可抽空和其他同學見面傾談,從而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新聞
港科大研究團隊新的測量數據揭示大氣有機氣溶膠中含氮分子的顯著貢獻
A Research Paper titled “New measurements reveal a large contribution of nitrogenous molecules to ambient organic aerosol” authored by Prof.
新聞
李世瑋教授榮獲2024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Worcester Reed Warner獎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科大(廣州)系統樞紐院長兼智能製造學域講座教授李世瑋教授榮獲2024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Worcester Reed Warner獎章」,以表彰其「定義影響工業測試標準的焊點失效模式」。
新聞
科大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院校加強國際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5月13日迎來沙迦美國大學校長Tod LAURSEN博士率領的代表團到訪校園。 沙迦美國大學代表團與科大協理副校長(環球事務及傳訊)陳佩珠女士、工程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理學院院長王殷厚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代表團介紹了該校在擴大國際交流生招生、推動學生交流和開展跨學科課程方面的重點工作。他們對科大在科研創新和拓展全球學生交流網絡方面的工作印象深刻。 代表團隨後參觀了科大的先進校園設施,包括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和逸夫演藝中心。
新聞
科大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強合作 推動構建包容多元的全球社區
科大於5月13日迎來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Irina BOKOVA率領的代表團到訪。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會見了Bokova女士及其代表團,出席的科大高層領導包括協理副校長(環球事務及傳訊)陳佩珠女士、署理學務長周敬流教授及公共政策學部署理主任白立邦教授。 會上,Bokova女士就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影響,以及相關挑戰分享睿見。科大團隊概述了學校通過推動學生國際化,營造包容和多元的校園氛圍。 是次交流印證科大為營造包容多元校園不遺餘力。 科大將持續透過教育和科研,為解決全球性挑戰取得進展,作出貢獻力量。
新聞
細胞生物學
科大研究揭示短距離囊泡運輸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揭示囊泡在細胞內局部區域進行短距離運輸的機制,為這個生物學家尚未充分認識的領域提供了新方向。 囊泡是一個小的細胞容器,可以執行多種生物功能,包括轉運蛋白質、脂質、以及生物體生存所需的其他物質,並回收廢料。除了使用馬達蛋白進行長距離運輸外,細胞還有在特定區域進行短距離囊泡運輸的需求。 然而,這種短距運輸的確切機制仍待科學家進行研究。
新聞
科大研究團隊分析藍藻羧酶體自組裝原理 為促進光合作用提供新見解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發現了羧酶體(一種在部分細菌和藻類中存在的固碳結構)的自組裝原理。此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重新設計和應用這類固碳結構,讓植物將陽光轉化為更多能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望可增加全球糧食產量,並減緩全球暖化。  羧酶體是部分細菌和微藻中的細菌微區室,其將特定的固碳酶包裹在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中。細菌通過羧酶體進行碳固定,即是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細胞生長所需的有機化合物的過程。科學家一直試圖了解這種複雜的高效固碳體系的自組裝過程。
新聞
科大與土耳其共和國駐港總領事建立聯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於5月6日接待土耳其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 Kerim EVCIN訪問校園,加強大學與土耳其的緊密聯繫。 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以及全球及大中華事務主任李琬雯會見Evcin 總領事及其代表團,分享科大多年來如何維持學生和教職員的多元化以及匯聚世界各地頂尖人才。 代表團隨後參觀了科大先進的李兆基圖書館,了解大學為學生提供的豐富學習資源,並與校內的土耳其學生及教職員見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