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Filters
2024

新闻
科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合作推出全新课程及开展其他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双方合作关系,包括推出双语工商管理博士课程,为学生及教授提供交流机会,并探索开展建基于两校强项的非学位行政人员培训课程。
两所商学院将透过发挥自身优势,致力深化双方在学术交流、研究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协作,开展战略合作。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教授、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及其他科大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代表出席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表示:「在颠覆性科技创新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环境正在快速转变,两所商学院展开这次合作,可望为经济及社会带来新可能。参与有关协作项目的学生及教授,将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及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内地经济有更深入全面认识。我们期待推展包括全新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在内的首批项目,也希望未来双方可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持续作育英才、推动行业创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教授表示:「多年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科大商学院合作成果丰硕,此次双方的战略携手,不仅标志着两所顶尖学府在商业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深度融合,更是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的共同承诺。未来我们愿继续与科大商学院一道,秉持开放合作精神,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共同为中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与力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建立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依托清华大学百年教育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产业金融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是一所年轻、重视创新的学府,致力推动全球商学教育,其卓越的研究成就和高质教学课程,广获各界认同。

新闻
科大五个研究项目获首批「产学研1+计划」拨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共有五个研究项目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RAISe+)的拨款资助,成为首批24个项目之一。 拨款将支持各研究团队加快步伐,早日将研究成果惠及市民大众,达至产业、学术机构及研究三赢。 这些项目分别由科大工学院及理学院教授领导,涵盖不同范畴,包括:基因治疗、癌症肿瘤成像、污水处理、传感芯片和人工智能机械人等。
以下是各获批项目的详情(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一: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基因治疗策略
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一对多」基因编辑策略,用于治疗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FAD是一种严重的早发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创新的基因编辑方法有潜力发展成为长效、改善病程的临床疗法。
FAD影响着全球约200万至300万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种,具有发病较早、症状更严重和恶化速度较快的特点,有时早在30岁或 40岁就出现症状。FAD主要是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EN1)和早老素-2(PSEN2)三个基因之一的遗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皆导致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β)的累积增加,这是AD 的主要病理特征。

新闻
科大与法国国立民航学院加强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于7月3日接待来自法国国立民航学院(Ecole Nationale de l’ Aviation Civile)的代表团,就深化合作进行探讨。
法国国立民航学院代表团与科大法籍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Stéphane REDONNET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内容涵盖研究生交流计划与联合研究合作。
科大是香港唯一获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颁发法国国立民航学院 Anita Conti可持续创新奖学金的本地大学。此奖学金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让获奖者在法国开展相关研究。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博士Dajung KIM于2023年获此项奖学金, 现为助理教授在法国国立民航学院开展其教职生涯。
科大一直致力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 以培育顶尖人才。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全球学府的联系,扩展合作伙伴网络。

香港科大故事
从科大迈向大湾区:扎铁机械人的知识转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有四个项目赢得了评审团嘉许金奖,其中之一是扎铁机械人项目。此发明品由哲学硕士生李昊臻带领团队,在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导下,共同研发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届发明展中再创高峰,共有多达36个研发项目夺得不同殊荣,成绩彪炳。
单看外表,这部扎铁机械人的设计简洁利落,不似科幻巨作中所见的机械人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它却是科大研究员与大湾区建造业界同心协作的成果。他们的抱负远大,期望实践建造工序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跨学科学院一向以其跨学科自选课程见称,现正修读此课程最后一年的昊臻也是从中获得灵感,继而带领扎铁机械人研究项目。他的专攻范畴为智能建造与机械人,透过灵活的课程结构,不但可以活用大学的丰富学习资源,更获得国际知名的机械人学学者、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的指导。
创业梦想 萌芽结果

香港科大故事
非物质文化保育:老字号饼店继承人的致胜秘方
如果你曾亲临长洲庆祝太平清醮,那你必定品尝过郭锦记饼店出炉的平安包。今年,这家拥有超过50年历史的老字号饼店在短短一周内便售出高达60,000个平安包,成绩斐然。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香港科技大学校友、郭锦记饼店第二代传人郭宇钿(Martin KWOK)的辛勤付出。他于七年前接手家族生意后,逆转了老字号品牌的命运。然而,Martin 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怀揣着更宏大的抱负——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拓新视野
科大理学院珍视长洲太平清醮的文化价值,因此今年三月,特地邀请 Martin 回来母校为学院举办的「环球文化交流祭」制作了一座两米高的微型包山。这次活动吸引了校内逾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参加,让他们有机会一「尝」平安包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自2011年起,长洲太平清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独具特色的平安包,以艳红的「平安」二字为标志,象征着对长洲岛「风调雨顺,合境平安」的美好祈愿。
Martin为科大理学院的「环球文化交流祭」特制印有「理」字的平安包,寓意「包理平安」,为科大多元化学生社群送上祝福。

香港科大故事
世界经济论坛「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 科大访问团以革新发明启迪全球
在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科大首席副校长、享誉国际的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领域的学者郭毅可教授分享,AI科技于艺术领域可望更趋人性化,而生成式AI技术更可与艺术发展相得益彰。此外,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邵敏华教授、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范智勇教授,亦随同郭教授出席此项全球盛事,并于场内展示了其创新发明品。而科大(广州)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讲座教授许彬教授,亦以「元宇宙全球未来委员会」成员身份,一同参与是次活动。
夏季达沃斯论坛又名为「新领军者年会」,今年活动于六月底在中国大连举行,云集了分别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名政府高官及不同界别的全球领袖。
在AI世代重塑艺术创作
今年的论坛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其中焦点落在创业与创新范畴。在「传媒无极限: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媒体行业」的专题讨论中,郭教授向观众阐述了有关生成式AI技术如何转化艺术创作的精辟见解。
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郭毅可教授获邀在「传媒无极限: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媒体行业」的专题讨论中发表演说。(相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新闻
科大团队发现新的细胞因子促进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揭示了一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新发现。团队最新发现的宿主因子会通过与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相互作用,来促进病毒进入细胞。这项发现不但为我们理解SARS-CoV-2感染机制带来新视角,更为治疗新冠提供了新方向。
科学界普遍认为,SARS-CoV-2的侵染过程主要依赖其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CoV2-RBD)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过往虽然有大量研究围绕ACE2的过度表达如何促进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但对于缺乏ACE2是否能抑制病毒入侵的探究却相对较少。就此,由郭玉松副教授带领的科大团队,遂与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团队,展开联合研究,透过GST pull-down方法,成功筛选出除了ACE2之外、与CoV2- RBD结合的多种宿主表面因子。
实验结果显示,在经筛选的众多宿主表面因子中,宿主因子SH3BP4调节了CoV2-RBD的内吞过程,并以不依赖ACE2,而是依赖整合素和网格蛋白的方式,介导SARS-CoV -2伪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项发现揭示了SH3BP4在病毒透过内吞途径入侵宿主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除了SH3BP4外,部份经筛选的细胞因子,例如ADAM9和TMEM2,相比于感染力相对低的SARS-CoV的RBD,对CoV2-RBD显示出更强的亲和力,表明这些因子于SARS-CoV- 2入侵中具有特定作用。此外,研究团队更发现了偏好与SARS-CoV-2 Delta变异株的RBD结合的因子,有可能进一步增强Delta变异株的入侵能力。
郭玉松教授表示:「本次研究不仅揭示了SARS-CoV-2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新宿主细胞表面因子,还发现了整合素在介导病毒内吞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新冠奠下新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