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聞
獎項及排名, 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環境工程學: 環境可持續性
趙天壽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張英燦工程及環境學講座教授、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講座教授兼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教授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令科大中科院院士的數量增至五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於科技研究領域上所頒授的最高學術榮譽。只有在科研方面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方可獲得提名,候選人更必須在其競選的學部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方可入選。在今年新當選的64名院士與20名外籍院士中,趙教授憑籍其於工程熱物理及新能源領域的成就而入選,是本港於技術科學學部中唯一一位當選的院士。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祝賀趙天壽教授獲此殊榮,認為趙教授的卓越成就再一次肯定了本港學者在推動科技發展上的貢獻。趙教授對今次當選深感榮幸,並表示將繼續致力推展他於熱質傳遞理論、燃料電池和液流電池方面的研究。 透過融合熱質傳遞和電化學耦合理論的跨學科研究方法,趙教授致力探索電池儲能系統中有關材料與系統結構組合的最佳形式,以實現儲能裝置在性能、壽命和經濟性方面的革命性提升。他最近成功研製了一種突破性的可充放電液體燃料。由於該液體電燃料的儲能系統能隨時隨地將太陽能及風能儲存到可回充的液體電燃料中,並能同時提供穩定電力,其效率因而較目前市面常見的釩液流電池高出兩成,而功率密度更是傳統氫燃料電池的兩倍。 趙教授多年來獲得多項國內及國際級榮譽,包括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香港科大工程學傑出研究成就獎及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與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會士、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傑出青年學者及基金得主,其發表的論文高達350多篇。 趙教授在天津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他於1995年起任教於科大,其間不斷獲晉升,至2011年成為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 科大其他中科院院士還包括: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兼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張鑑泉理學教授兼化學系講座教授唐本忠;嘉里理學教授、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以及數學系講座教授勵建書。今年入選中科院最年輕院士的孫斌勇博士,亦是勵建書教授在科大的前博士畢業生。
新聞
機械人學, 獎項
Hong Kong's First Winning Humanoid Robots Dancing to K-pop (只提供英文版本)
HKUST became the first Hong Kong team to win in sports dance category of Intelligent Robot Contest in Seoul.
新聞
女性工程學, 計算機科學, 學生發展及聯繫, 研究生
Leveraging Computer Science to Turn Imagination into Reality (只提供英文版本)
Video game enthusiast Wei Lili has turned her childhood interest into cutting-edge research that sets to produce reliable high-quality software for mobile phone users.
新聞
捐款, 環球社區參與, 教育, 環球挑戰, 環球健康科技
香港科技大學獲正愛慈善基金會捐贈港幣四千萬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正愛慈善基金會(基金會)捐贈港幣四千萬,讓同學得以運用創新思維與技術,解決世界問題,並在資源匱乏的地區發揮正面影響力。 正愛慈善基金會是一個致力為社會大眾服務的慈善組織,其項目主要支持教育發展及幫助特別是香港與東南亞地區的弱勢社群。基金會的慷慨捐款將用作成立「正愛基金會創意社會服務基金」(基金) 。為感謝基金會對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學將學術大樓的一翼命名為「正愛慈善基金翼」。 基金會創辦人陳文耀先生及其家族成員於命名典禮上擔任主禮嘉賓,為紀念牌匾揭幕。基金會總監陳子君女士在典禮上表示﹕「科大的學者年輕而具潛力,是協助我們共同實現理想的最佳夥伴。我們希望這個基金可以讓科大學生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與專業知識,以破格思維為環球逼切的議題,提出具影響力而又可行的解決方案。」其他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及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 史維教授表示科大與基金會有著共同的目標,便是希望透過科大在創新、設計思維與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去實現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期望。他說﹕「我們經常鼓勵學生,以他們的意念和知識去實踐服務市民這個目標,因此這既是一項社會服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由衷感謝基金會,它的慷慨支持是對我們師生的能力和熱誠的一種肯定。」 正愛慈善基金會於2010年成立,創辦人陳文耀先生是已故陳澤富先生的長子。陳澤富先生是酒店業先驅,一手建立跨越亞洲、歐洲和美國的酒店王國,當中包括位於香港的柏寧酒店。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不遺餘力服務東南亞地區與香港的弱勢社群,除了在柬埔寨興建學校、資助當地學生修讀職業訓練與大學課程外,亦有贊助香港一所為長者提供服務的中醫流動診所。
新聞
大學公告
校園出入管理措施最新消息
科大將繼續實施校園出入管制直至另行通知為止。持有效大學證件(例如學生證、職員證、家屬證、住戶證,臨時證或校友電子證件)之人士必須向南閘和北閘的保安人員展示證件才可進入校園。訪客須預先通過學生或職員在下午三時前作出登記,以及須通過南閘和北閘的保安人員核實預先登記訪客名單及身份證明文件後才可進入校園。 大學將繼續審視各項出入管理措施的成效,有需要時作出相應改動。進入校園的時間或會因出入管制而有所延誤,不便之處,懇請各位見諒。 [11月21日之公告] 科大將繼續實施校園出入管制直至另行通知為止。進入校園之人士必須持有有效大學證件(例如學生證、職員證、家屬證、住戶證,或臨時證)或已預先登記成為訪客。 大學將審視各項出入管理措施的成效,有需要時作出相應改動。進入校園的時間或會因出入管制而有所延誤,不便之處,懇請各位見諒。 [11月17日之公告] 大學辦公室、圖書館,及體育設施將於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一)重開。所有的士必須經南閘進入校園,乘客必須出示有效職員證或進行訪客登記。 [11月13日之公告] 鑑於教育局宣布明日全港學校停課,香港科技大學因此決定即時關閉校園直至十一月十七日(星期日)。大學亦決定暫時更改授課模式。在本學期餘下的兩個半星期,所有原定於清水灣校園舉行的面授課堂及期末考試將會取消,所有課堂均於下星期開始以網上形式進行。期末考試或其他替補安排的詳情將會由課程講師公布。負責個別課程的大學教職員亦會以電郵通知學生相關教學安排。 [11月12日之公告] 原定於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三)舉行的課堂因香港多區緊張情勢持續升溫及交通受阻而取消。 大學將改以網上教學及學習模式授課,並最快於11月14日(星期四)推行。 [11月11日之公告] 原定於十一月十二日(星期二)舉行的課堂因香港多區緊張情勢升溫及交通受阻而取消。各學院稍後會公布補課安排。 [11月10日之公告]
新聞
獎項及排名
凱洛格 - 科大EMBA課程連續十載位居全球前列
凱洛格-科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繼續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課程排名中高踞前列位置,獲全球排名第二。課程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Kellogg)管理學院合辦,自2010年至今,十年內七度高踞榜首,三度位列全球第二。 根據《金融時報》剛公佈的2019年全球EMBA課程排名,凱洛格-科大EMBA課程整體表現出色。畢業生在修畢課程三年後的平均年薪一直高踞榜首,今年更達513,014美元(4,001,509港元),再度在全球一百個頂尖課程中取得最高排名。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稱:「凱洛格-科大EMBA課程屢獲全球排名前列,我們感到非常鼓舞。能成功保持全球領導地位,不單有賴高質素的學生,同時需要科大和凱洛格兩所學府的國際化教職員,他們不斷引入新的內容及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協助全球高級行政人員在事業上再創佳績。」 全球營商環境不斷轉變,課程因應需要推出例如「新領域市場的創新機遇」、「家族企業:成功與承傳」和「增長策略」等全新選修科,協助全球高級行政人員掌握未來發展機遇。 凱洛格-科大EMBA課程自1998年推出以來,一直為全球高級行政人員提供優質管理教育。課程二十一年來成功培育全球商界精英,建立了逾千人的強大校友網絡。 《金融時報》2019年EMBA排名榜全表已上載於: http://rankings.ft.com/businessschoolrankings/executive-mba-ranking-2019 傳媒查詢: 香港科大商學院 潘紹忠 電話:(852) 3469 2090 電郵:johnpoon@ust.hk
新聞
材料科學, 物料
解構物料奧秘 (只提供英文版本)
米耀榮教授與我們分享了他在斷裂和復合力學方面的四十年研究成果。
新聞
大學公告
大學校長關於香港目前時局的聲明
香港目前正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不同社會團體、政黨,以至家庭及朋友之間均存在極大的分歧。過去一星期,本港出現的暴力和對立情況進一步升級﹕某些大學已被示威者所控制、校園內有毒的化學品遭拿走、教職員與同學因擔憂其自身安全而離開校園。這些事件正對大學造成最根本的挑戰。 任何政治觀點,都不能成為肆意破壞財物,威脅他人安全以至使用暴力的理據。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社會紛爭,已令大學校園化身成政治角力的場所,而政府的回應至今未能有效化解危機。任何認為大學可以化解這場危機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些極其複雜而艱難的困局,並非由大學造成,亦無法透過大學紀律程序來解決。這些困局反映的是整個香港社會的分歧,政府必須牽頭聯合社會各界,以迅速和具體的行動來化解這一政治僵局,以恢復公共秩序和社會的安定。 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將和平與秩序帶回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教授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 (按大學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傳媒查詢: 香港科技大學 公共事務處 電話:5190 7882 電郵:media@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