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聞
生命科學
Time to Smell the Roses in Race of Life (只提供英文版本)
Humans are creatures who often judge whether a dish is attractive or a stranger is friendly simply by their own eyes. But our sense of smell is just as important.
新聞
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 公共政策
Treading Water on Sustainable Fisheries (只提供英文版本)
Our fishery gave birth to a love of seafood, but it is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global fish stocks decline. We degraded it through overfishing, pollution and reclamation before building a fleet to ravage fisheries in other places.
新聞
機械人學, 學生比賽, 學生發展及聯繫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人競賽團隊於香港區水底機械人大賽九連冠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人競賽團隊—水底機械人小隊在第14屆MATE國際水底機械人大賽香港區賽成功衛冕,蟬聯九屆冠軍。該支隊伍將代表香港,參加在6月20至22日於美國田納西州金斯波特水上運動中心舉行的國際賽。
新聞
創新, 環境, 可持續性
香港科技大學流動應用程式 PRAISE-HK發佈實時街道空氣質素數據 減少空氣污染對個人健康威脅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今日推出嶄新的流動應用程式 PRAISE-HK,旨在減少空氣污染對用戶的個人健康威脅。PRAISE-HK 全名是「個人化實時空氣污染風險信息系統 」(英文:Personalized Real-time Air-quality Informatics System for Exposure – Hong Kong),將有助香港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健康城市。PRAISE-HK 是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自2016年11月起資助,為期五年的項目,流動應用程式和系統分三個階段推進:
新聞
飛機及航空工程, 無人駕駛飛機
Over-regulation of Drones Just Doesn't Fly (只提供英文版本)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started to gain attention in US military operations more than a decade ago, but nowadays, people enjoy flying drones for photography and videography purposes. Drones are also gaining widespread acceptance for goods delivery, survey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新聞
人文學科, 人文社科, 電影
從鏡頭學習人文價值
非文科本科生經常抱怨被迫修讀跟他們的主修範疇以及職業生涯毫無關係的人文學科。然而,人文學部副教授渡言並不認同這個想法。渡教授認為,科學家以及工程師也應該修讀文科及人文學科,才能了解他們的發明能為社會和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渡教授希望更多學生能夠透過她的課堂培養同理心、批判性和創意思維。 「人文學科是一種軟實力。它對人類的影響有時甚至比科學發明更深遠。」她以歷史上的著名作家莎士比亞以及魯迅為例子,後者為中國的文壇大師,因為堅信文字的力量遠大於醫學,故決定棄醫從文。
新聞
研究及科技, 區塊鏈
香港科技大學與迅雷建立聯合實驗室 共同推動區塊鏈科技創新與應用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迅雷集團(迅雷)今天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迅雷區塊鏈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旨在研發具影響力及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尖端區塊鏈技術和應用,並在粵港澳大灣區構建高性能的區塊鏈技術生態系統。 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科大校園舉行,由科大工學院院長鄭光廷教授及迅雷鏈總工程師來鑫女士,在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教授與迅雷集團和網心科技行政總裁陳磊先生見證下簽署,標誌著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及開展研究合作。
新聞
科技及先進材料
鄧青雲教授獲頒2019年京都賞(先進科技)
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鄧青雲教授獲頒2019年京都賞(先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