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Stories
科大「街坊」:凝聚社區力量 加強鄰里連結
香港生活繁囂,城市節奏急速,你有否停下腳步,嘗試發掘社區裡鮮為人知的寶藏和有趣故事?香港科技大學校友譚健樂(Luke)與友人創辦社企「街坊帶路」,就是為了讓這些被埋沒的珍寶重現大家眼前。透過培訓社區導賞員,他協助社區成員保育香港多姿多采的文化,以及促進和睦的社區關係。Luke的熱誠和投入引起了科大的關注,校方因此邀請他共同開展一個全新項目「科大深度遊」﹐以加深大眾對科大及周邊社區的認識及欣賞。
拉近人與社區的距離
作爲科大商學院2015年畢業生,Luke期待利用自己的經驗,為母校特別設計一個「街坊帶路」(在粵語中,「街坊」意爲鄰居)式的導賞團,藉以强化教職員、校友、學生和鄰近社區的聯繫。身爲科大人,Luke希望通過融合觀光遊覽與街坊故事的方式,為大家編織珍貴的科大回憶:「我希望能呈現科大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集體回憶,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等方面的特色。」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同樣地,服務科大圖書館30年的退休員工Edwin對此也抱有熱情:「退休後,我們的電郵域名會被改為『family.ust.hk』,象徵科大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十分期待能與他人分享科大故事。」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

Stories
守護鯨豚 拯救海洋生命
西貢水域發現鯨魚蹤跡後,大批群眾出海觀鯨。(相片來源: 德哥/小紅書)
過去幾星期,一位稀客到訪香港水域 —— 一頭相信是「布氏鯨」的鯨魚在西貢出現,有片段更捕捉到牠張開巨口,用鯨鬚過濾食物的畫面,大批巿民因此爭相出海觀鯨,更引來海洋保育專家的關注,其中一位經常成為焦點的就是2010年科大生物學系畢業生鄭家泰(Taison)。
「我們懇請大家不要騷擾鯨魚。」Taison在面對傳媒訪問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重要信息。這位海洋生物學家兼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HKDCS) 會長,認為鯨魚的出沒大大提高了公眾對巨型水底生物受海洋污染威脅的認知。「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發文呼籲大家切勿靠近鯨魚,令人欣慰。」作為一位從事保育海豚工作多年的專家,Taison認為輿論態度出現如此大的轉變,反映出普羅大眾逐漸意識到人類破壞海洋生物的嚴重性。
由生物系學生到海洋保衛者

新聞
科大試行兩智能減廢慳水措施 推動八大可持續校園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功試行兩項由「賽馬會綠續.源園」計劃(計劃)設計的減碳措施——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及智能「慳水」花灑頭,這兩項措施將於2023年秋季在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聯盟)旗下八所資助大學全面推行。
過度消耗即棄用品及水資源,不但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更會增加碳排放,加劇全球氣候暖化。為推動校園可持續發展,科大率先於2月在校園試用智能「慳水」花灑頭,並於6月中推行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在短時間內已分別節省約100萬公升水,相當於7千7百名香港人一天的平均耗水量,以及節省逾300個即棄餐盒。
科大可持續發展及零碳辦公室處長暨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博浩德先生表示:「兩項措施的重點在於以有趣及便利的方式幫助用家改變他們的習慣,實行至今甚受用家歡迎。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及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有助我們開發一個真正的21世紀方案,體現我們院校成員的創新精神。」兩項措施預計可於2023年秋季在八所成員院校完成安裝,並會透過舉辦工作坊、各類挑戰賽及獎勵計劃等方式進行全面推廣,培養學生自攜餐盒及建立良好用水習慣,促進校園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能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由自動售貨機及逆向自動售貨機組成,分別用作借出及歸還餐盒,是首個於亞太地區高等院校推行的同類型系統。每部機可提供120個可重用餐盒,能24小時運作。機器內置鏡頭及人工智能物件辨識程式,用家只需以八達通繳付港幣20元按金即可借用餐盒,按金會於歸還餐盒時全數退還。而用家歸還前無需清洗餐盒,使用過的餐盒均會由專業洗碗公司清洗,確保經消毒後再放回機器。校園內多所餐廳亦提供折扣優惠,鼓勵自攜餐盒風氣。

Stories
智能花灑頭 淋浴「慳水」新猷
暢快地洗個熱水澡,舒緩疲憊身心,絕對是難以抗拒的誘惑。需要在考試季節放鬆神經、「充電」再戰的同學,自然明白當中妙處。問題是,淋浴時間越長,嘩啦嘩啦地流走的水就越多。大家可曾想過,多少寶貴食水因而白白浪費?
住在本科生宿舍第五座 (Hall V) 的工程學二年級生Ann 坦言:「每天洗澡,一般要用上 30至 40分鐘。」雖然不少專家認為淋浴10分鐘以上已屬極度浪費,但我們大多不以為意,因為在香港,只要扭開水龍頭,安全清潔的食水便源源不絕流出,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
為保護這種珍貴的天然資源,科大最近便推行名為 「慳水從『頭』開始」的新措施,在兩座學生宿舍安裝了 85 個智能花灑頭,希望透過這先導計劃鼓勵宿生在淋浴時節制用水。
「用了新花灑頭,我每天的洗澡時間縮短了大約 5分鐘。」Ann的「慳水意識」明顯提高了,每天淋浴時節省的用水多達30公升!
小事大意義
智能花灑頭的精髓,在於一組內置水力驅動 LED 指示燈,可按照實際用水量轉換顏色:開水時,綠燈亮起,之後每用水10公升,指示燈就會變色,用水量達到30公升(約 4分半鐘後),燈號更會轉紅,提示使用者趕快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