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聞
研究, 發現, 科技
科大研究人員研發新一代液晶顯示器 大幅提升其效能、解像度與色彩表現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個嶄新的液晶顯示器(LCD),其解像度、能源效率及色彩飽和度均有顯著提升,是為顯示科技上的重大突破。
新聞
創新, 研究及科技, 跨學科
科大 - 信和百萬元創業大賽2018精彩演繹創新創業理念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學生、校友和國際組員組成的三個創業團隊,日前擊敗逾100個參賽隊伍,榮獲科大-信和百萬元創業大賽2018香港區賽事前三甲。他們將於今年8月在廣州南沙科大霍英東研究院,與其餘6個賽區的勝出者進行總決賽。 為吸引更多來自本地及海外的青年與公眾人仕參與,科大今年在本港賽事中加入了多項新元素,持續擴展其規模與深度。比如首次推出的網上公開投票推選表現最佳隊伍,便吸引了約700人投票,而新的網上配對平台則協助科大參賽者尋找合適的境外合作伙伴,促進活動多元化。餘下賽區中,除澳門、南沙剛剛結束比賽,北京、深圳、佛山和中山比賽仍在進行中。
新聞
社會科學, 教育, 研究, 研究生
科大開辦新公共政策碩士課程及 公佈大灣區創科政策發展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致力推動公共政策研究及教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今日發表首份有關大灣區創新科技整合發展的報告,並將開辦全港首個專攻科技創新與環境政策的兩年全日制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新聞
抗生素, 研究, 發現, 生物醫學
科大研究人員發現肽類抗生素耐藥性機制 有助研發對付超級細菌的新抗生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細菌對廣泛肽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原因。肽類抗生素一般被視為最後防線藥物,是次發現為開發對抗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提供新方向。 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錢培元及其研究團隊發現,「D-型胺基酸特異性多肽耐藥酶」(DRPs)便是導致細菌對肽類抗生素出現耐藥性的源頭,而這個發現來得非常合時,因為團隊於多個不同種類的細菌當中,均發現這種酶的蹤跡,為持續不當使用抗生素敲響警號。
新聞
研究, 發現, 化學
科大研究人員研發新方法製造手性分子 有助製造更安全、成本更低的藥物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更有效、更環保製造手性分子的合成方法,有機會降低手性藥物的製造成本,提升其普遍性。 現時全球獲認可的藥物中,逾半為手性藥物。手性藥物涵蓋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腸胃疾病等多個疾病範疇,亦包括治療高膽固醇藥物膽固清及抗生素「阿莫西林」等暢銷藥物。不過,由於這些手性藥物的製造過程複雜,加上原材料十分稀有及昂貴,不但令製藥過程困難,亦使製藥成本持續高企。
新聞
研究, 海洋生物
科大研究人員證實微塑料對海洋生物 成長與發展無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若海水中含有高濃度的微膠粒,兩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具有抗污性的船螺和受商業捕撈的多毛蟲(一種負責生態系統營養循環的常見魚餌),其生長及發展將受到無可挽回的不良影響。
新聞
研究
RESEARCH@HKUST展示科大世界級科研實力
在科大作為頂尖學術機構的25年間,經歷了一段非凡的研究之旅。要了解本校科研最新動向,Research@HKUST 是不容錯過的讀物。 從結構生物學到城市可持續發展,人性化機器人,大數據,顛覆性創新,以至解構中國金融業的神秘面紗,科大在應對全球和社會挑戰方面展示了其研究的廣度。事實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近公佈的研究評審工作報告顯示,科大的學術表現名列榜首,其中70%的研究達「世界領先」(四星)或「國際卓越」(三星)水平。
新聞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生物醫學, 研究, 發現
科大研究團隊發現愛滋病病毒包膜蛋白的適存度 或有助開發對抗疫苗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科研人員領導的一支跨學科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一個電腦方程式框架,能分析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或愛滋病病毒)中一隻關鍵蛋白適宜存活的度數(適存度),或能為未來疫苗的設計鋪路,逼使該致命病毒變異成一種特定的形態,最終令其枯竭死亡。 雖然現今醫學昌明,近日亦陸續出現一些能破壞愛滋病病毒的抗體,但由於這種病毒可通過突變,逃避已知的抗體反應,因此至今仍未發現有效的愛滋病病毒疫苗,而病毒突變的特性,亦令尋找解決方案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