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工程學, 土木及環境工程, 土力工程學, 研究
Digitalizing Disasters to Counter Climate Change(只供英文版本)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that often trigger further dangers, School of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s are setting out to develop a pioneering city-scale slope digital twin to boost forecast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Hong Kong’s number one natural hazard: landslides.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六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向六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陳曉峰先生、鄭志剛博士、馮英偉先生、李慧詩女士、姚珏女士及葉毓強教授(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和校長葉玉如教授主持。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讚揚六位榮譽大學院士的傑出成就、對社會的重大貢獻以及對科大的鼎力支持。他表示:「我們六位榮譽院士均在各自的領域樹立了高度卓越的典範,為香港以至全球帶來變革。他們的經歷和成就能啟發未來一代,鼓勵他們突破界限,為社會帶來有意義的轉變,造福人群。」 校長葉玉如教授亦向各院士致以誠摯的祝賀,並感謝他們對科大一直以來的支持。她說:「這六位榮譽院士不僅是傑出人士,更是我們的榜樣和長期夥伴,為推動科大成為領先知識樞紐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對高等教育的無私奉獻,加上我們整個大學社群與其他無數支持者的共同努力,讓科大取得了國際公認的卓越成就。」 陳曉峰先生終身以從事法律服務為己任,皆因年少時目睹友人一家遭逢不公。陳先生在法律界成就斐然,累積廣泛的專業知識及經驗,擔任過許多公職,包括現為「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促進經濟發展及調解 47 個會員國之間的糾紛;同時擔任「創科創投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推動當局撥款20億港元資助潛質優厚的本地初創公司。陳先生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太平紳士,亦曾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陳先生早於2000年代初便與科大結緣,擔任「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 課程客席講師,密切關係一直延續至今。他之後獲委任為科大校董會成員,在任六年先後加入七個委員會。他在制訂科大知識產權政策、成立創業基金,以及物色合作投資夥伴等工作方面,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聞
科大推動與阿聯酋的國際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的代表團到訪。是次訪問標誌著科大對與中東地區建立夥伴關係的重視,有助進一步加強合作及促進學術文化交流。 阿聯酋經濟部長H.E. Abdulla bin Touq Al MARRI 及其代表團與科大署理校長郭毅可教授及管理層團隊就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知識轉移和學生招募等議題深入討論,探討潛在的合作機會。是次訪問為未來的合作和人才培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l Marri 部長分享了阿聯酋的經濟戰略目標,強調以技術驅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此外,代表團還參觀了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觀看科大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開創性研究項目的示範。 科大期望透過這次訪問所建立的寶貴聯繫,能夠進一步加強與阿聯酋的夥伴關係,積極開展更多合作項目。
新聞
體育, 學生大使, 學生比賽, 學生發展, 成就
科大16名學生今出征杭州為亞運擔任義工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派遣全港最大規模的大學生團隊,到杭州亞洲運動會出任義務工作。是次出征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協調安排,16名科大學生義工,包括多個來自如劍擊、欖球、射箭和合球等大學校隊的成員,本周初出席了由中聯辦教育科技部處長方磊主持的培訓活動,並於今日中午正式啟程前往杭州,參與將於本周六揭幕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 此外,3名科大學生和校友亦將以運動員身份,於本屆亞運會與各國運動員同場競技,為港爭光。出賽的科大運動員包括透過學生運動員入學計劃(SAAS)入讀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的伍泰龍,他將代表香港出戰本屆亞運的三項鐵人項目。市場學系學生黄皓雋將出戰足球項目;而剛於本年畢業的資訊系統學系校友黃淨淳,則將出戰運動攀登項目。科大一向著重學生之多元發展,並設有學生運動員入學計劃(SAAS),提供獎學金、生活津貼、全面及靈活的學習支援和安排,以助學生運動員同時追求運動及學術成就。
香港科大故事
學生發展, 藝術與創意, 教育
學習舞台技術 化身幕後英雄
有興趣成為舞台製作團隊的一份子嗎?科大提供的劇場及舞台科藝課程,讓你盡情釋放創作潛能!
新聞
財務工程學及風險管理, 綠色金融, 企業管理
科大與滙豐展開為期一週假設性的數碼港元試驗
該項目示範了學術界和私營機構透過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和試驗在香港應用央行數碼貨幣。
新聞
《環球視野@科大》系列:跟隨Olivia以行動改善地球環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薈萃了來自逾80個國家及地區的17,00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堪稱真正的文化熔爐,對此我們深感自豪。在《環球視野@科大》系列,我們訪問了一些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同學們,他們將分享各自的獨特體驗,包括在學業、文化、事業規劃、創業,以至追尋其他目標時的心路歷程。 來到系列的第二篇,我們邀請修讀環境管理及科技課程的三年級本科生 Olivia BOEDIJANTO分享她的故事。Olivia 來自印尼,從小熱愛大自然的她,決心以實際行動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讓家鄉以至全世界均可受惠。讓我們聽聽她在香港、河內和雅加達的學習及工作經歷,以及科大生活怎樣助她夢想成真,為她深愛的地球帶來積極改變。 Olivia自小熱愛大自然,期待透過實際行動來建造更可持續的未來。 ​​​​ 問:你爲什麽選擇到科大攻讀環境管理及科技課程? 我在印尼長大,從小被當地迷人壯麗的自然環境包括島嶼、海洋、森林和山脈所吸引。這些景致煥發了我對自然的無限熱愛,同時也讓我關注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我由衷希望尋求可行的方法,為世界帶來改變,正是這個原因,我決心在大學修讀環境學課程。
新聞
科大加強與歐洲院校的聯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最近接待數個歐洲代表團,致力促進國際學術合作與文化交流,鞏固科大的全球聯繫網絡。 科大在9月4日迎接兩個來自歐洲的代表團,分別是由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院長Doug CHALMERS帶領和由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副校長Jan HESTHAVEN教授帶領的訪問。雙方就深化學術合作、共同推動研究項目進行了富有成果的討論,並探索更多未來合作的契機。 科大在8月30日接待了來自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近30名碩士生和教職員的代表團。訪問安排了代表團與科大資訊系統管理學理學碩士課程學生進行互動的環節。是次交流互惠互利,有助於促進學術和文化共融,誘發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 這些與國際院校的互動,彰顯了科大對校園國際化的重視。科大將繼續促進學校與國際高等學府之間的交流,建立更多合作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