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科大獲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捐款港幣一千五百萬元 支持環境科學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捐贈港幣一千五百萬元,襄助大學推動科研,特別是環境科學方面的研究和發展。
環境科學、可持續及綠色科技是科大六大研究範疇之一。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捐款將有助大學招募最優秀的人才,透過創新方案來應對環境挑戰及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感謝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慷慨支持,大學將成立「唐君遠環境科學教授席」。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資助了不少上海與無錫的學生,以及當地興建的學校和教學設施。
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唐英年先生表示:「我與我的家族一直非常支持教育,因為教育可提升生活質素、增强經濟福祉以及推動我國繁榮發展。我們關注環境科學的决定,源於我們對建設更美好明天的共同信念。通過支持科大這所卓越的大學,我希望見證更多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促進可持續發展,爲一個更有希望的世界作出貢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唐先生與大學抱有共同願景,以及對科大一直以來的支持表達謝意,她說:「最近超強颱風和暴雨所造成的破壞,明確地提醒我們地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由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這些挑戰迫切地需要智慧的方案以及可持續生活的實踐來解決。我衷心感謝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的慷慨支持,該捐贈不僅幫助我們吸引頂尖的人才,加速我們的研究和創新,更有助塑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唐英年先生、太太唐郭妤淺女士及兩人的家庭成員,與科大領導和管理層包括校董會副主席楊佳錩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和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共同為捐贈儀式作主禮嘉賓。
典禮結束後,眾人聽取由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劉啟漢教授和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楊晶磊教授所帶領的兩個研究團隊,介紹他們科研上的突破,以展示大學就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所作出的努力。這些創新成果包括促進可持續生活的智能建築技術,以及一個可提升個人健康的革命性個人化空氣污染監測平台。

新聞
科大學生3D打印製作月餅慶中秋
明天就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外,當然少不了要吃月餅。近日,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班綜合系統與設計學系的博士生,於助理教授李桂君的帶領下,炮製出全港首批利用3D打印技術印製的月餅。這批紫薯及奶黃口味的月餅,印有科大校徽。該食物打印機由團隊設計,除可印製月餅,亦可製作包括曲奇或蛋糕等甜品。
打印機現時只需十分鐘便能印製一個月餅,未來更可進一步縮短至五分鐘左右。過程無需借助模具創作複雜的圖案和形狀,食物材料及份量亦可根據用戶的要求和營養需要度身訂做。團隊將為打印機注入加熱功能,並已就此技術申請專利。目前市面的3D打印機只能印製肉類或朱古力等無需加工食物,未來新型打印機所製造的食物將無需另外加熱便可食用,實現「一條龍」3D打印兼烹調處理,大大減少製作時間。

新聞
科大與世界經濟論壇首個大中華區領導力發展課程圓滿結束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於上周接待了40位來自包括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等22個國家及地區,專業領域涵蓋法律、科技、媒體、公共行政、投資銀行和人道援助等領域的年輕管理人員和公司創辦人,成為大中華區首間舉辦「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的大學。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以及科大其他教授,均就其各自專業於課程活動中分享及講授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話題。
葉玉如教授在歡迎午宴中表示科大在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應用均走在前沿。大學致力參與尖端人工智能研究,並開發先驅性技術。是次課程除邀得科大頂級學者,就AI最新發展及該技術對環球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授課,亦邀請了香港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的世界級學者講授課程。大學亦響應「香港夜繽紛」,安排學員參觀尖沙咀海濱等景點,體驗香港國際大都會氣氛,又帶同學員走訪香港與內地的初創企業和科技巨頭,促進來自世界各地的課程參與者與大灣區創業者、研究員與投資者之間的交流。參與是次課程的青年領袖來自不同背景,包括巴西政黨、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和里約熱內盧州檢察官辦公室等。
多國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劍橋和牛津等,均曾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舉辦「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探討包括能源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全球重要議題。

香港科大故事
科大與全球青年領袖共同發掘人工智能新機遇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的人工智能科研一直走在前沿,最近更與一眾青年領袖於校園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革新力量,以及它在應對全球挑戰中所擔當的關鍵角色。
近40位來自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領袖雲集科大,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科大是大中華區首間主辦這個課程的大學,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校長葉玉如教授以主辦者身分歡迎各位全球青年領袖來臨參與。這群年輕有為的領導者包括來自頂尖企業和國際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成員,他們所從事的專業涵蓋科技、媒體、公共行政、投資銀行和人道援助等不同領域。
爲期五天的沉浸式「全球青年領袖論壇領導力發展課程」於9月18日至22日期間舉行,主題為「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機會與挑戰」。課程内容覆蓋藝術、Web3、醫療科技,以及大灣區和其他地區不斷轉變的經濟環境等議題。十多位科大學者積極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與青年領袖們深入探討以上各項前沿領域的發展。課程以沈向洋教授與主持人的對談作結,他就人工智能在不同範疇的影響力分享了他的睿見。
藝術與 Web3相互交融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它也結合藝術,為文化滋養和創意表達開闢新天地。在「當藝術遇上人工智能」的精彩演講中,首席副校長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毅可教授闡述了兩者的有趣交融。他講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演算法如何製作出令人目不暇給的藝術作品、策劃專業表演,以及設計沉浸式藝術裝置,足見人工智能可以在藝術領域帶來劃時代的改變。

新聞
Digitalizing Disasters to Counter Climate Change(只供英文版本)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that often trigger further dangers, School of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s are setting out to develop a pioneering city-scale slope digital twin to boost forecast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Hong Kong’s number one natural hazard: landsl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