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葉玉如教授及唐本忠教授研究團隊 獲選國家973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理學院院長、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及張鑑泉理學教授唐本忠教授領導的研究,獲2012年度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列為研究專題,分別獲撥款逾人民幣3000萬元。
科大教授領導的研究項目獲國家支持,陳繁昌校長感到鼓舞:「科大在研究和創新方面不斷尋求突破,屢創佳績,又積極與內地重點科研機構及企業合作。葉玉如教授在神經系統發育和疾病機理、唐本忠教授在高分子化學和先進功能材料的研究成就,均位列世界尖端位置,今次獲973計劃的大力支持,他們定能在相關領域再作突破,並擴大研究的影響力。我們亦感謝國家科技部及973計劃對科大卓越的研究成就予以肯定,研究團隊的成果將是國家科研發展重要的一步。」
科大獲2012年度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資助的研究簡介如下:
理學院院長、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
「老年癡呆症的分子機制研究」
研究團隊將研究細胞表面受體、細胞黏著分子、支架蛋白以及其他突觸蛋白調控神經元突觸發育和可塑性的新機制,以說明上述蛋白介導的訊號通路在老年癡呆症中所發生的異常變化;並會尋找蛋白激酶新的作用底物,闡明其調控神經元死亡的關鍵機理。研究團隊又會收集老年癡呆症患者樣本,利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方法,尋找老年癡呆症的新分子標記和靶點,以完善其診斷標準,並為研究相關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研究期望可加深對老年癡呆症的了解,並促進臨床診斷方法及治療藥物的研究。
研究團隊合作夥伴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杭州師範大學、暨南大學。
張鑑泉理學教授唐本忠教授
「聚集誘導發光的基本科學問題」
研究團隊將設計合成新型有機和有機金屬聚集誘導發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簡稱AIE)分子,並通過分子工程改造傳統的聚集引起猝滅(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簡稱ACQ)分子,賦予其聚集誘導發光性能;同時研製具有AIE特性的高分子,實現聚合物結構的多維化和功能的多元化集成。利用現代表徵技術,依據實驗結果,結合理論計算,建立電子狀態、分子結構、聚集形態與發光性能之間的多層次關係及協同效應機制。研究有關AIE的新理論,開發AIE材料在化學與生物傳感及光電器件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團隊希望通過研究揭示AIE現象的化學與物理機制、確立AIE分子的設計原理、探索分子影像學基礎與有機半導體電子過程,發展具有特殊功能的先進材料和器件,以促進國家在化學生物傳感與檢測及光電器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並滿足生物醫療、環境保護與國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團隊合作夥伴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
原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於1997年決定要制定和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隨後由科技部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亦稱973計劃)。973計劃目標包括加強原始性創新,在更深的層面和更廣泛的領域解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以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計劃主要圍繞農業、能源、資訊、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領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的重學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和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