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教育, 工程学, 科技,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推出革命性的综合系统与设计课程 为全港首个让学生参与规划学习内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推出革命性的综合系统与设计(ISD)学位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参与学习范畴及课程内容的规划。教学过程采用体验式学习,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综合系统研习,学习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将于2018年9月展开,致力吸纳在特定学科领域中具备过人才能或学习潜力的人才,并不以申请人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通过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举办的四年制课程,学生团队在教授与学部业界伙伴的悉心指导下,透过开放式专题研习,边做边学,获取设计和系统思维方面的知识,建立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学生亦可自由选择研习方法和学习途径,由传统常规课程与大规模网上学习(MOOCs)、以至翻转课堂及网上课堂、甚至自学皆可。 学部署理主任吴景深教授表示:「科技成果的爆发性增长为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颠覆性创新成果引领新市场,创造崭新的价值链进而推动地区与国家的经济增长。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正是此类创新成果引领经济发展的最佳案例。颠覆性创新成果的诞生离不开前沿科学发现与崭新工程技术的结合,更有赖于一批掌握并能融合不同知识范畴,且具备以人为本精神、了解社会需求的创新者。要培育这种创新人才,工程教育应当具备创业家孵化器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以强化学生的互动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对自身能力和特点的认知,激发引导他们的创新潜力。」 隶属工学院的新学部,正正希望透过小组专题研习,培养学生的技术专才、批判性思维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觉。此外,学部亦会协助促进不同学科教职员之间的互动,冀激发更多新思维与合作机会。 不少支持学部理念,与学部志同道合的企业,包括腾讯、飞利浦、戴森、大疆和亚德诺半导体等,其资深管理层及工程师也获邀参与课程之中,就学生的研习题目,提供业界和市场的观点,以及宝贵的实习机会。
新闻
大学公告, 个人化的跨学科主修, 本科生
IIM was Featured at CCTV
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CGTN), an international channel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interviewed Prof. King L. CHOW, Director of IPO and Individualized Interdisciplinary Major Program (IIM) and Felix CHO, an IIM student, at a feature story on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新闻
教育, 工程学,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提升「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IELM),将增设「决策分析」课程,不仅为学生开拓更多就业机会,亦可装备他们以崭新视野及专业知识,解决传统工业面对的难题。 为反映于「决策分析」教研方面持续增加的比重,IELM将重新命名为「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IEDA)。决策分析属相对新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基于统计模型的广泛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仿真、创意模型及规范分析等技术及工具,为现今社会面对的众多问题提供明智的决定。 除了将于今年九月开展的「决策分析」新本科生主修科目,学系亦会优化目前研究生课程内容,把重点放在预测及规范分析学方面。预期届时毕业生不仅能为工程及物流管理等界别带来新技术及思维模式,亦能为金融工程、顾问工作、风险管理、健康护理、供需分析、产品及服务设计与定价等多个范畴带来贡献。 主持学系成立典礼的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认为,IEDA的成立十分合时,他表示:「香港一直致力转型为一个以知识及创新为本的经济体系,我相信新学系及课程的成立,将有助培育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以新技术及思维模式解决本港现时面对的问题。」是次典礼亦邀得两位杰出学者──IEDA教务咨询委员会成员暨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教授David Simchi-Levi,以及美国史丹福大学李国鼎工程讲座教授叶荫宇──做报告分享他们于「实时资源分配在收益管理上之应用」,以及「分布鲁棒随机和实时优化」的看法。 科大工学院院长郑光廷教授称,新学系将更有效连系学生抱负跟社会需求:「除了物流及工程管理外,新学系的毕业生亦能效力于包括银行、保险、管理顾问、电子商贸、旅游及休闲行业、健康护理机构等高增值工作。由先进制造业所衍生的复杂议题,亦需要用上决策分析。」

2017

新闻
本科生
EVMT becoming popular HKUST JUPAS choice for local students
IPO Director Prof King Chow, EVMT Program Co-Director Prof Arthur Lau shared why interdisciplinary BSc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program (EVMT) became the most popular HKUST JUPAS choice for DS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EVMT graduate Johnny Yeung shared his vision in reducing carbon pollution from air travel by promoting local tourism through his website V'air Hong Kong. Another EVMT graduate Chris Ko shared her story of opening a tea store to promote healthy living after her mother's death from cancer.
新闻
健康, 社区, 本科生
科大学生获捐款资助为印尼及柬埔寨解决医疗卫生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平等机会基金捐款,成立视野无界学者计划,让本科生可于本地或海外以全职实习的方式,发展他们所建议的医疗卫生项目。今年合共有六名来自两组的学生获颁发奖项。 在周迎教授及辛达德教授的指导下,其中一组视野无界学者正为印尼开发一个糖尿眼检测程式。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印尼有一千万名糖尿病患者。世界卫生组织亦指出,全球有约三分一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患有糖尿眼。而当中的一部分患者,若处理不当或未有及时治疗,将可能会导致失明。这套云端程式旨在透过利用手提设备所收集的视网膜影像,检测糖尿眼。视野无界的其他硬件团队正与手提设备生产商合作,以提高设备的功能及表现,并特别针对资源紧绌的情况下的操作。 这台设备的成本仅为现时医院所用传统相机的一小部分。当设备配合该糖尿眼检测程式运作,一般人亦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将病人转介至基层诊所。这个做法可更有效防治病情及减轻医疗负担。 另一组获奖的学生计划进一步活用一个电子医疗纪录系统的手机程式,该程式是演化自2015年、由其他视野无界团队所开发的手提电脑程式。这个手机程式更便利于贫民窟随身携带,令医疗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输入及取得数据,并令医疗纪录可以保存于一个有系统、无纸化及可检索的数据库。透过持续保存病人的医疗纪录,可以令在贫困地区服务的医生在诊症时作出明智的决定,从而改善医疗质素。 平等机会基金创办人利承武先生在今日举行的典礼上,向六名视野无界学者奖的得主颁发奖项。利先生表示:「我期待可以透过新的视野无界学者计划,令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可以发挥创意,我亦希望捐款可以协助科大继续成为创新与创业的强大后盾,这亦是科大最新的五年策略发展中的其中一个目标。平等机会基金未来亦准备为科大提供配对捐款,鼓励更多人支持这项富有意义的计划。」 视野无界计划的创办人、科大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兼生物医学工程学部的周教授,衷心感谢利先生的支持,她说:「利先生慷慨捐助,令视野无界计划得以扩展,加入新的实习元素,令学生可以获得深度体验式学习的经验,同时贡献社会。」
新闻
校园生活, 学生发展,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大楼开幕 推动全人教育及环保设施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为科大赛马会大楼举行开幕典礼,新宿舍座落于将军澳,为本科生提供512个宿位。为答谢香港赛马会对科大慷慨捐助三千三百万港元,协助学生体验「四年一宿」,大学将该校外宿舍命名为「赛马会大楼」。 香港赛马会慈善及小区事务执行总监张亮先生在开幕礼上表示:「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早于八十年代末期拨款二十亿港元支持兴建科大,双方的伙伴关系始于这个重要的计划,稳健的基础有助科大在创校初期专注发展软件配套。我们很高兴在实践工作时能够与本地的大学建立密切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于业界的领导能力,为香港创造更大和可持续社会效益。」其它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以及大学其他管理层成员。 陈校长感谢赛马会的慷慨支持,让大学得以进一步充实同学的大学生活。他说﹕「科大一直努力实践全人教育的愿景,我们希望于课程以外,为同学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于地区社群中融入生活及学习的元素,让他们拥有更丰富的个人体验。」 楼高九层的宿舍共有64个单位,每个单位设有4个双人房间,两个共享洗手间及一个客厅。新宿舍旨在融入小区,除会开放宿舍公共空间予小区使用,更鼓励宿生参与或自发性举办小区服务计划,包括为贫困学生补习,或到附近学校和医院进行探访活动等。 新宿舍采纳多项环保设计,包括按实际耗电量收费的「用者自付空调系统」、装置于走廊和电梯大堂的动作感测照明系统,以及户外太阳能灯柱等,以尽量减少耗电。新宿舍亦具有善用自然光、促进空气流通和循环使用雨水灌溉等概念。 赛马会大楼是科大第10座本科生宿舍,科大现为本科生提供逾4,500个宿位。 传媒查询:

2016

新闻
创新, 奖项,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于全球首届「人机合体奥运会」Cybathlon比赛中勇夺亚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支本科生队伍,研发出一台价格相宜、安全兼性能良好的电动轮椅,于被誉为全球首届「人机合体奥运会」的Cybathlon赛事中,撃败伦敦帝国学院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对手,夺得电动轮椅组亚军。 七名科大学生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研发出该台电动轮椅。负责驾驶轮椅的香港伤残青年协会会员吴楚如,在比赛中只用了三分三十九秒的时间,便解决包括爬楼梯、越过凹凸不平路面等六个障碍,较冠军队伍仅落后五秒。团队由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的马诺宏教授、王煜教授及赵汝恒教授指导,他们目前正计划将产品改良及商品化,令它成为全港可攀爬楼梯的轮椅当中,最实惠的产品。 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对团队表示衷心祝贺,他说:「我们非常高兴科大于这场比赛中取得杰出的成绩,这不仅证明了科大同学于科技及创意方面的才能,亦充份彰显科大人凡事皆可为的精神。」 Cybathlon于2016年10月8日在苏黎世举行,是首个容许伤健运动员使用包括机械义肢、人脑与计算机对接以及电动肢架等「人机合体」辅助技术的国际赛事。比赛吸引来自二十五个国家的六十六支队伍,以及逾七十名伤健运动员,参与六项不同的竞赛项目。 马诺宏教授表示:「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投入及努力,令我肃然起敬。虽然相比起其他的参赛队伍,我们较迟起步,但成员仍能于紧绌的时间及有限的资源下,制作出这台优质轮椅,我为他们感到非常骄傲。」 HKUSTwheels轮椅由江春李、刘诗灏、李河潾、陆承骐、孙文杰、戴欣蓓及郑悦宜七位同学研发,配置了耐用的输送带系统,可以对应不同的地型。输送带的设计可避免轮椅车轮被卡住,或从楼梯上滑落的问题。用家乘坐这部轮椅,不但可以正面攀爬楼梯,其智能自动化系统更可令座位于上斜时维持于水平位置,令用家更为方便及舒适。 团队会在未来一年继续改善轮椅的功能,将大部分零件自动化,以减低人手操作出错的机会,并计划将最终的产品售价,控制在市面上现有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以内。 HKUSTwheels是本港三队参与Cybathlon比赛的队伍之一,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带团参赛。 传媒查询:
新闻
大学盛事, 本科生
HKUST Information Day Kick-starts the Student Recruitment for 2017/18
HKUST Information Day was held on 24 September 2016 to kick-start the student recruitment for 2017/18. Over 30,000 visitors including prospective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joined the Information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