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五湖四海学子重聚清水湾校园 香港科大办嘉年华迎新学年
新闻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及联系
五湖四海学子重聚清水湾校园 香港科大办嘉年华迎新学年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九月一日)举办开学嘉年华「Fire Up Your Year」,校长叶玉如教授联同一众管理层、教职员和校友,与学生一同献唱校歌,又大玩互动问答游戏兼送上丰富礼品,与新生及从各地回来上课的莘莘学子,喜迎新学年。其中,校董会成员兼大学评议会主席曾建中先生更在科大校友摊位前,向同学派发雪糕,在新学年伊始添上一丝甜意。 科大上周五亦为本学年秋季学期迎来了破纪录的逾550名国际交换生,举办了一系列迎新活动和校园导览,加深他们对科大的认识。这些国际交换生当中,有超过六成同学来自欧洲,其余分别来自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 叶玉如校长于开学日致辞中,热烈欢迎新一届加入的同学,并勉励所有学生、教职员和校友继续秉持科大「凡事皆可为」的核心价值,勇于探索。她说:「新学年充满着无限可能,我鼓励大家抱持好奇心与实干精神,专注学习之余,亦走访校园的不同角落,发掘自己的兴趣,体验非凡的机遇,勇于智闯,并结识能相随一生的良师挚友。」 叶校长又指,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挑战,鼓励大家把每个障碍视为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她感谢众多校友专程返回母校,在开学日为新生打气;她更勉励同学按自己的步伐成长,科大社群将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主办开学嘉年华的环球事务及传讯处和学务长办公室亦邀请了一众科大同学,呈献无伴奏合唱及跳舞表演,并于校园设置摊位,与众同乐。
香港科大暑期训练营鼓励多元跨学科探索 汇聚全球逾13地区顶尖高中生拓展视野
新闻
国际, 学生发展
香港科大暑期训练营鼓励多元跨学科探索 汇聚全球逾13地区顶尖高中生拓展视野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举办的Polymath主题暑期训练营圆满落幕,吸引来自13个国家及地区逾150名中学生参与。参与的学生不仅参加了由科大教授主持的课堂讲座、研究展示与实验室参观,更透过「专题项目研习」(Capstone Project),为科大合作伙伴包括海洋公园公司、香港数码港及宏碁计算机(Acer)提出的现实挑战设计创新解决方案。 此训练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激发了他们跨学科的创新思维。 
科大汇聚全球人才 国际本科生申请激增四成
新闻
学生发展
科大汇聚全球人才 国际本科生申请激增四成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至今接获近两万份就2025/26学年的非本地本科生入学申请,竞逐约800个学额,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国际生的申请增幅尤其显着,按年增加约四成。申请人来自超过85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德国、法国、哈萨克斯坦、蒙古、阿联酋、菲律宾、越南、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本年收到的破纪录入学申请,为科大本科生总人数(包括本地和非本地生)的两倍,预计将能提升科大2025-26学年度非本地本科新生人数至政府所设的上限,满足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宣布的政策,即把政府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收生限额提升一倍至40%。 构建全球人才枢纽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表示:「多元化是科大发展的基石。科大在本港的国际教育领域独佔鳌头,在非本地本科生中,近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国际本科生比例之高冠绝本地大学。随着来自逾85个国家及地区的入学申请,我们致力全面建设一个多元文化校园,培养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世界中脱颖而出的领袖。展望未来,科大将持续拓展在重点市场的招生工作,致力令香港成为全球顶尖人才的首选留学地点。」 两项全新举措   拓展全球网络 为响应政府的「留学香港」推广措施,科大加强在包括印度、印尼和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招生力度,近期更推出了两项全新举措: 1. 创睿学子项目(I.ELITE):招募本地及海外参与学校中排名前20%的优秀高中生。自去年底推出以来,「I.ELITE」项目已吸引来自11个国家及城市、超过770名表现优异的中学生参与,包括香港、中国内地、泰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及南韩等地。课程亮点包括:
Redbird
新闻
学生发展, 教与学
科大向哈佛学子敞开教研大门 应对全球学术变局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向现正就读哈佛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学位课程录取通知的学生,发出公开邀请,欢迎他们加入科大继续学业,延续学术追求。此举旨在应对全球学术环境的变化,并彰显科大致力营造多元、世界级学习环境的承诺。 作为全球顶尖大学之一,科大希望提供此机会,让优秀学子能无间断地追求学术理想。大学将为有意转学的学生提供无条件录取、简化入学程序及学术支援,协助他们顺利过渡。    创新与包容的全球枢纽  科大以尖端研究、创新驱动的课程及多元文化校园闻名,始终秉持兼容并蓄与追求学术卓越的理念。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表示:「多元化的格局是激发创意与进步的基石。我们已准备好迎接哈佛学生加入科大社群,为成就他们在其学术领域的追求,尽力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与生气盎然的学习环境。」    为转学生提供全面支援  科大将优先处理这些学生的入学申请、学分转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确保他们顺利转学。大学已成立专责团队,协助学生处理入学申请、学分转移、住宿及签证等事宜。有意的学生请透过专属电邮 hkust-Harvard@ust.hk 获取详细资讯。  
科大取錄傑出運動員 收生達歷年之冠
新闻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及联系, 教与学, 体育
从赛场到校园:科大取录精英运动员人数创历年之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年透过「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援及入学计划」(SALSA)计划,取录了超过11名杰出香港运动员,人数创历年来最高。科大今日举办欢迎典礼,特别邀请到一众杰出学生运动员新生、香港体育学院代表、运动员的教练、中学校长、老师及家人等出席,一同庆祝各精英运动员即将展开人生新一页,并祝愿他们在学业和运动上的发展都能再创高峰。 11名杰出运动员将于今年九月入读科大,涵盖桌球、剑击、赛艇、棒球、花样滑冰、拯溺、帆船和田径等项目,当中包括: 赛艇运动员 林新栋 工商管理学课程 美式桌球运动员 符欢

2024

香港科大故事
教育, 校园生活,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及联系
投入帆船及社会服务体验 开展闪耀人生
于课堂以外,你有否想过跳出舒适圈,尝试参与别具挑战性的活动,从中锻炼自信及启发个人成长?「科大青年启航闪耀计划」可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此创新的计划由HKUST Connect及香港帆船创业协会合办,以帆船作为训练平台,让学生体验航海工作,并学习筹划社会服务活动,培养毕生受用的能力。 参与计划的同学可登上名为「孟恭祝」号* 的帆船,学习航船基本技巧,绝对是难得的体验。香港帆船创业协会创办人李志雄 (Andy Sir) 表示,航海体验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毅力,而筹划服务活动的过程亦可磨练待人接物的态度及处理问题的技巧。 Andy Sir说:「这些软技巧在课本上学不到,却是投身职场的基本技能。」 * 「孟恭祝」是「盲公竹」的谐音,Andy Sir以帆船训练作为年轻人的「盲公竹」,为他们指引前路。  
香港科大故事
教育, 学生发展
身体力行,寓教于乐
「快乐的课堂造就快乐的学生」,可说是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炜霆的座右铭。梁教授是三届卓越核心课程教学奖的得主,他深信教学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因此积极鼓励学生投入学习。
新闻
教与学, 校园生活,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及联系
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合推“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港科大(广州))今天共同宣布推出「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以进一步加强两校学生在学术、科研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互动交流,并于「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透过「科目共享」(Course Sharing)和「学分互换互认」(Credit Transfer)等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自港科大(广州)2022年9月开校以来,两校已有近1,300名学生到访对方校园,参与为期最长一个学期、涵盖实习、文化交流、业界考察及比赛等交流活动。 另有逾250名同学参与线上课程。 两校未来更计划推出夏令营活动,透过一系列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更频繁紧密的互动,扩阔同学们的视野,相互裨益。 在符合双方学术要求的大原则下,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将进一步深化「跨校园学习」的安排,落实「学分互换互认」,并透过「科目共享」机制,增加部分学科名额,以鼓励两校学生深化互动。 港科大校长兼港科大(广州)理事会理事长叶玉如教授表示:「过去数年,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一直在创新教学及研究方面紧密合作,推陈出新。 我们的办学使命、价值观与对学术卓越的承诺,在两地校园传承发展,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将有效进一步汇聚两地校园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两校学生带来更灵活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则指出,高校应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枢纽:「配合和抓紧中国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共同搭建平台,帮助粤港高校学子拓宽眼界、加强交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这个项目的使命所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将传统学科和融合学科结合的跨境、跨校园研修计划,两校创新互联的课程设计是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的重要一环。 在符合两校教务委员会联合学术协商机制的要求和批准下,两校同学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学术水平,互相修读对方校园所开设的科目,而相关科目的学分可获对方认证及转移,部分更可计算在毕业要求所需的学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