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闻
科大商学院膺全球管理教育联盟「年度最佳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获全球管理教育联盟(CEMS) 选为「年度最佳学院」,成为首间获这项国际殊荣的亚洲学府。
CEMS与全球30所顶尖学府成员携手合作,开办内容统一的国际管理硕士课程。学生可在报读院校及其他海外成员学院各修读一个学期的课程,除深入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外,修毕课程后更可获两间院校颁授的学历。
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表示:「对科大商学院获选CEMS年度最佳学院,我们感到十分高兴,结果彰显了学院的国际地位,以及反映了我们提供的课程能真正为学生创优增值。相信与CEMS等能连系学界和商界的国际组织合作,将有助学生体验商界的真实情况,为他们日后发展国际事业作好准备。」
今年,超过1,200位修读CEMS课程的学生透过完成课程后的问卷调查及各学科的评分问卷,参与选出「年度最佳学院」及其他包括三个「年度最佳学科」等奖项。科大商学院仅推出课程三年,便一举夺得年度最佳学院,并以「环球宏观经济学」获选为其中一个年度最佳学科。
任教年度最佳学科的科大导师、商学实务教授华勉力表示:「修读课程的学生矢志为迎接未来多元文化的全球化商业环境打好基础,而他们对这学科高度评价,我感到十分鼓舞。科大位处亚洲枢纽,我们的学科除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区内商业知识外,更汇聚东西文化特色。」
科大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及理学硕士课程)及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霍格信先生表示:「亚洲将继续为世界提供增长动力,毕业生将来投入的行业和事业发展均与亚洲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与CEMS合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营商技巧,培育拥有多元文化及国际视野的未来商界人才,为亚洲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
三位杰出学者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分享研究成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上周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邀请三位杰出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罗伯特·兰格教授、裴宜理教授及Ingrid Daubechies教授,他们亦为科大应届荣誉博士。
罗伯特·兰格教授以「生物材料与生物科技:从血管新生抑压剂,至受药物传输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组织工程基础」为题,介绍他初期就大分子的传输系统,以及分离血管新生抑压剂的研究,如何引发了大量新治疗方法;以至后来包括纳米粒子和纳米技术等崭新药物传输技术的研究,如何为疫苗接种及治疗包括癌症等疾病,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他亦探讨透过混合动物细胞与合成聚合物,以及利用生物材料合成法等,开创修补软骨、皮肤、血管和脊髓等组织的未来治疗方法。
裴宜理教授则以「古今中国﹕高等教育与专制回归」为题,探讨高等教育和专制政权的关系。她挑战一般西方社会学家,对国家支持高等教育政策和民主政权是相辅相成的看法,并以拥有「史上最稳固的专制政权」的中国为例,争辩它自帝制时期以来,其政权得以茁壮成长,实与国家支持高等教育的政策息息相关。
昨日,Ingrid Daubechies教授在她「以数学帮助艺术史学家和文物复修者」的讲座中,分享如何以数学演算,协助修复艺术品,譬如遭战火炸成碎片的著名意大利画家曼塔纳的壁画等。她继而分享数学的其他用途﹕包括协助移除工艺品、鉴定画作所属的时期和令隐藏画作得以重现眼前等。
罗伯特·兰格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 Koch学院教授。他于康奈尔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分别取得化学工程学士及博士学位,并在70年代中期,首度以控制药物传输速度的研究扬名。他的实验室是现今最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设施,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开发、新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干细胞和纳米级的药物传输等。他曾发表逾1,350篇论文、获超过220项重要奖誉,并拥有全球逾1,100份已获批及正获审批的专利。他获《福布斯》杂志选为全球15位可以改变未来的创科人物之一。

新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探讨重力波的发现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由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大高等研究院苏海文及苏包陪庆教授乔治.斯穆特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斯穆特教授以「重力波、黑洞碰撞及先进激光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为题,向听众分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早于一世纪前所预言,有关重力波的惊人发现。重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去年九月,由于两个黑洞于距离地球超过十亿光年的遥远星系中碰撞,令先进激光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首次探测到重力波。斯穆特教授解释,有关发现将引发全球科学家就黑洞、重力波特有的天文现象,以及广义相对论测试提出新观点。
斯穆特教授说:「是次突破性的发现得来不易,它不但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个未被证实的预言,亦同时引证了他就大形宇宙事件中存在时空扭曲的预言。有关发现为重力波天文学开创新纪元,带来更多有趣及高能物体的观测,以及就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准确测试。」
斯穆特教授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与约翰·马瑟教授于200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有助宇宙膨涨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发展。
斯穆特教授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及物理学学士学位兼物理学博士学位。他自1970年起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工作。斯穆特教授亦是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宇宙物理学」发展基金的主席。他自2016年1月起出任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苏海文及苏包陪庆教授。
斯穆特教授乃美国国家科学院及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他获全球各地不同院校颁发博士学位及教授席。他亦是美国太空总署优异科学成就奖(1991)、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奖(1995)、爱因斯坦学会爱因斯坦奖(2003)、国际天体物理学院Daniel Chalonge奖(2006)及格鲁伯基金会天文学奖(2006)得主。
斯穆特教授发表过逾500篇科学论文,亦是阐释天文学和美国太空总署宇宙背景探测者的科普书籍《Winkle in Time》的共同作者。斯穆特教授是一名杰出的老师及普及科学的热心倡导者,他于2009年荣获奥斯特奖章,以表扬他在物理教育的卓越贡献。

新闻
凯洛格 - 科大EMBA课程第七度获全球排名第一
凯洛格-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2016年排名中位列榜首,第七度荣膺全球第一EMBA课程。
根据《金融时报》刚公布的2016年全球EMBA课程排名,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在多个范畴中表现出色。在「事业发展」方面,课程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水平在毕业三年后一直高踞榜首,今年更达468,670美元 (约3,655,626港元);另毕业生在修读课程前后的平均薪金增幅达55%。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课程再次创此佳绩,我们深感欣慰。自2005年起,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一直于《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位列前三名。此课程的成功,实有赖科大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的共同理念,致力为环球商界领袖提供优秀的行政人员教育。」
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说:「我们与凯洛格的合作伙伴关系揉合东西特色,两所院校出色的国际教学团队,为来自全球的优秀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我们对课程再度获外界肯定感到非常鼓舞。这将推动我们继续追求卓越,积极提升所有课程的质素。」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将迎接成立二十周年纪念,谭教授表示是次排名彰显课程多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我们的课程深受环球高级商业行政人员的欢迎,成功吸引各界资深高管人士报读,加上逾九百人的强大精英校友网络,支持我们不断向前,屡创佳绩。」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与国际学府合作,开创EMBA合办课程先河。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自1998年推出以来,一直为全球高级商业行政人员提供优质管理教育。
《金融时报》2016年EMBA排名榜全表已上载于:
https://rankings.ft.com/rankings/2674/executive-mba-ranking-2016
传媒查询:
香港科大商学院

新闻
科大BizInsight@HKUST 研讨会 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探讨脱欧影响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今天举办BizInsight@HKUST研讨会,邀请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科大高等研究院苏海文及苏包陪庆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就脱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发表演说。
科大商学院院长谭嘉因教授表示:「科大商学院于环球商业教育具领先地位,学院积极分享研究成果,并经常就不同议题安排公开讨论。BizInsight@HKUST系列研讨会让学院的教研团队有机会与国际学者及不同机构的专家互相交流和分享知识,为推动区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皮萨里德斯教授就脱欧影响发表专题演讲,他表示脱欧的谈判过程进展缓慢,相信市场对谈判的不明朗因素将损害经济,预计未来数年将陆续有更多国际投资及业务由英国迁移至欧洲大陆,而两地经济增长将放缓。
研讨会包括专题座谈会环节,讲者包括英国驻港总领事贸易投资推广总裁贺颂雅小姐及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先生。两位讲者向逾150位出席研讨会的商界领袖及科大好友分享专家意见。
科大BizInsight@HKUST研讨会系列前称科大商学院研究演讲系列,自2009年推出以来,已举办了超过40场研讨会,不但成功吸引逾1,80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与,更为商学院的学者提供互动平台,分享研究成果及加强与广泛社会的联系。研讨会多于大学位于中环的设施举行,方便各界人士参与。
传媒查询:
潘绍忠先生
电话 ﹕(852) 3469 2090
电邮 ﹕johnpoon@ust.hk

新闻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先生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分享 复星投资哲学及企业家精神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由中国领先投资集团复星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先生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梁先生以「复星投资哲学及企业家精神」为题,向听众分享在香港上市的复星集团,如何从一家注册资本只有三万八千元人民币的内地企业,逐步成长为一个领先全球、总资产超过四千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机构,并激励在座的科大学子投身实业,用昂扬斗志迎接挑战。
梁先生说:「我始终铭记二十五年前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的帮助,因此愿意帮助现在的年轻人创业,倾听你们的声音,给你们公平的机会;一个国家真正值得世界尊敬的是拥有上百万、上千万的不知畏惧、日以继夜执着于自己梦想的青年创业者。」
梁先生是复星集团的创办人之一,自复星高科技于1994年11月成立以来,亦一直出任该公司副董事长。梁先生为招金矿业非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亦于复星集团内其他公司担任多项董事职务。
梁先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中国候任代表及其中国工商理事会理事兼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上海TMT产业发展联盟常务理事会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台州商会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以及长江商学院校友会常务副理事长等。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四所顶尖学府签署协议推动学生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办的《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届亚洲大学峰会已于6月21日圆满结束,科大在峰会期间与格拉斯哥大学、亚捷隆大学、华威大学及滑铁卢大学四间顶尖学府签署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
由科大举办的亚洲大学峰会为期两天,来自顶尖及迅速冒起的大学约30名校长在峰会上发表演讲,他们分别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城市,包括中国内地、新加坡、韩国、香港、美国和英国等地,来自逾20个国家约260名高等教育相关的代表出席峰会,分享对培养创意及创新思维的真知灼见。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示:「适逢科大今年创校二十五周年,我们很高兴首届亚洲大学峰会非常成功,来自世界各地的领袖,就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挑战等重要议题,分享远见卓识。部分与会代表向我反映,他们在峰会获益良多,并有助他们与全球代表建立持久的关系,促进未来进一步合作。」
今次峰会上的讨论带出多项重要见解,包括:(1) 大学应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创新商业化之间取得平衡;(2)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新发明会影响人类的思维及生活方式,大学必须继续向学生教导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知识;(3) 国际化对推动大学发展非常重要─国际合作可以推动科研卓越、加深跨文化的理解、增强同理心,以及学习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观点;(4)大学及其管治组织应在积极培育创新的同时,亦要顾及风险防范,承担应有的责任。
陈繁昌教授补充说:「在峰会举行期间,科大亦与四所知名学府签署有关学生交流的协议,相信这些合作定有助拓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体验。」
协议包括(按四所学府的英文字母顺序):
与格拉斯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出本科生交流计划;
与亚捷隆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亚捷隆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学学院的本科生交流;
与华威大学签署协议,推动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华威大学文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交流;
与滑铁卢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扩展工学博士双学位课程至其他学科。
传媒查询: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推出客席教授交流计划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世界知名的研究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推出「加州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客席教授交流计划」,以推动两所院校于学术方面的长远合作,及鼓励教授在专业领域上建立持久的关系。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与加州理工学院校长Thomas F Rosenbaum教授于6月19日就交流计划签署合作备忘录。交流计划于2015/2016学年展开,除了可以拓阔科大教授的视野,亦有助科大及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研究方面建立深厚及持久的合作关系。
柯氏家族基金会的柯万柯先生向科大慷慨捐助,协助促成这次交流计划。在正式签署仪式上,柯先生说:「我在港澳地区成长,亦曾于加州理工学院求学,可以在连系香港与加州理工学院方面出一分力,我感到非常荣幸。」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衷心感谢柯万柯先生对科大的慷慨捐助,他说:「柯先生的慷慨支持,有助推动科大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合作。科大是一所世界级的学府,致力缔造国际化的教学及研究环境,加州理工学院亦是全球顶尖研究学府之一,今次合作有助建立强大的学术联系。科大教授透过与加州理工学院杰出的教授合作,定必获益良多。」
加州理工学院校长Thomas F Rosenbaum教授说:「我非常荣幸可以与陈校长及一众教职员合作,推出交流计划。加州理工学院及科大的研究人员除了可以合作解决重要的课题,教授及学生亦可以透过交流计划建立持久的连系。我欢迎到访本校担任客席教授的科大代表。」
获甄选参与计划的科大教授会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客席教授,为期最多一个学年,期间将会与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参与研究。
传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