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无人驾驶飞机, 机械人学
政府于科大启动「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政府今日(三月二十日)公布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名单,试点项目将陆续推展,令市民「看得见、摸得到」低空经济带来的实际效益,同时让政府及业界模拟多场景、多航线及低空空域管理布局,累积数据及经验,引领法规、基建、应用等不同层面的工作。 行政长官李家超、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民航处处长廖志勇、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葛佩帆、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丘达根、立法会议员易志明及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担任低空经济「监管沙盒」启动礼主礼嘉宾,为推出试点项目揭开序幕,亦首次公开展示政府特意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设计的标志(见附件)。 李家超说:「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范例。」他指出,低空经济不仅能够衍生一系列产业,其应用场景亦非常广阔,潜力巨大,既能提升城市管理和商业效率,也能为市民带来智慧生活的新体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李家超强调,香港正全力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政府将大力推动科研成果和企业力量连接起来,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让香港在这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领域中引领未来,开创「智慧天空」的新时代。 科大是「监管沙盒」支持机构之一,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是次启动仪式标志着香港积极推动航空领域的创新及成果转化,科大深感荣幸能成为场地主办方。我衷心感谢特区政府高瞻远瞩,领导各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亦十分欣喜科大能成为『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之一。科大将发挥跨学科的优势,助力香港建立一个蓬勃的低空经济生态圈,并将继续与政府和持份者合作,携手打造兆元级的低空经济市场,『起飞』创历史。」

2024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无人驾驶飞机,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科大开发新型人工复眼技术 低成本兼高灵敏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研发了一个新型人工复眼,不仅于小范围区域的灵敏度较市场产品高出两倍以上,成本亦更低。新技术有望革新机械人视觉系统发展,并可提升机械人的导航、感知及决策等能力,为人机协作开拓更大的商业应用与发展潜力。 这个创新系统模仿生物复眼的视觉功能,应用范围极广,例如可以配合无人机,协助提升其于灌溉,或灾难事故现场侦测搜救等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而高灵敏的人工复眼亦能更广泛及准确地侦测并连结毗邻的机械人,促进机械人或无人机群的合作。长远而言,人工复眼技术将能有效提升及改善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亦可加快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新型复眼的研发由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和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范智勇及其研究团队领导,标志着仿生视觉系统领域上的重大进展。一直以来,机械人专家参照昆虫复眼这种具有广阔视野和动态捕捉功能的特性,利用可变形的电子设备,为机械人制造人工复眼。然而,基于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几何形状的限制,以及光学元件与探测器单元之间潜在的不匹配状况等技术问题,透过这种方法制造的复眼系统,较难整合到如机械人或无人机等自主平台。

2019

新闻
飞机及航空工程, 无人驾驶飞机
Over-regulation of Drones Just Doesn't Fly (只提供英文版本)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started to gain attention in US military operations more than a decade ago, but nowadays, people enjoy flying drones for photography and videography purposes. Drones are also gaining widespread acceptance for goods delivery, survey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 have two recreational drones, so I was eager to examine the three-month drone regulation proposals put out by the Civil Aviation Department in late 2017. There are six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AS regulatory regime: a registration system; risk-based classification of operation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drone maps; insurance requirements; and indoor operations.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sound, but a number of salient issues were omitted. The first is the absence of regulations governing drone manufactur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