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校长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冬季达沃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获邀出席今年「冬季达沃斯」的大学校长,将于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就包括人口老化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全球领袖分享真知灼见。
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重建信任」,召集来自120个国家的2,800多位领导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的多国政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等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杰米戴蒙和微软行政总裁萨提亚·纳德拉等商业领袖。
叶校长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旗下「环球大学领袖论坛」(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 GULF)唯一来自香港的成员,将出席GULF 举办的两个会议,包括就环球大学如何合作推动碳中和(carbon-neutral) 与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等可持续发展战略议题致开幕辞,以及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与全球顶尖大学校长交流。GULF由29所包括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级大学的校长组成。
叶校长亦将为论坛周四一场晚宴担任其中一位主持人,和与会者探讨如何团结各界力量,利用科学知识,为气候变化等迫切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叶教授亦将以脑神经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一场专题研讨会,分享高教界如何加强在研究及教育层面的工作,为推动社会健康老龄化出谋献策。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举足轻重,每年一月在瑞士达沃斯举办。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媒体界代表,包括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聚首一堂,深入探讨全球面临的重大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本届讨论议题包括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实现安全与合作、为新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透过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气候、自然和能源战略等。

新闻
科大举办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共建可持续未来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作为2023-2024年亚洲大学联盟的联盟执行主席单位,于2024年1月6日至12日举办了2024年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论坛为期一星期,以「共建美好未来:启发青年建构可持续未来生活环境」为主题,汇聚14所亚洲大学联盟高等院校的45位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创造可持续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所需采取的行动。
论坛活动设计多元全面,包括专家讲座、工作坊、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在科大教授、专家和青年创业家带领下,深入讨论全球环境挑战的议题,如气候变化、固体废物管理和碳中和等,目的是激励新一代的领袖采取行动,创建可持续的未来。除专题学术讲座外,参加者还参观了科大可持续发展项目,考察新界东南堆填区了解有关废物处理,并游览大澳了解本地独特的传统文化。最后各参加者需提交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减少校园废物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报告建议不仅能于科大推行,也可于各参加者的院校实施,启发大家实践可持续生活的方式。
2024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不局限于可持续性的议题,它还为来自亚洲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学生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是一个培育跨文化共融和促进全球公民身份的平台。青年是未来的基石,活动有助为社会未来领袖建立联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领域合作网络。

新闻
港科大团队研发多功能、可重构和抗破坏单线感测器阵列
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受人类听觉系统启发的感测器阵列设计技术。透过模仿人耳根据音位分布来区分声音的能力,这种新型感测器阵列方法可能优化感测器阵列在诸如机器人技术,航空,医疗保健和工业机械等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感测器阵列面临布线复杂凌乱、有限的可重构性以及连接网路缺乏对物理损伤的抵抗力等挑战。为解决这些挑战,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副教授杨征保研究团队,透过为每个感测单元分配唯一的正弦波频率,并利用感测单元讯号调制正弦波幅度,这类似于人耳中的耳蜗毛细胞处理不同频率的声音。将这些不同频率的调幅讯号迭加到单一导体上,最后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演算法来解码这个迭加的时域复合讯号,便可解析出整个感测器阵列的感知物理量。这种设计允许将传统行列配置阵列中的大量输出线减少到单根线,而不牺牲原有的功能。这种新颖的方法允许解码系统并行处理所有感测单元的讯息,与现有的用于感测器阵列解码的时分复用方案完全不同。
该研究的感测器连接网路采用冗余设计,以确保即使阵列的连接网路部分受损,也能保持正常运作。这种设计特性受到内耳毛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多个突触连接的启发,如果一条路径失效,将提供备份路径。这种冗余设计不仅增强了系统的抗损伤能力,而且使得更强大的可重构性成为可能,这是在诸如响应式机器人或自适应可穿戴设备等快速变化的应用中特别有用的特性。另外,感测器阵列的乐高式模组化设计也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因为相比传统的多线感测器阵列提出的方案更易于修复。
研究者提出的感测器阵列技术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应用。其灵活性和稳健性使其非常适合整合到曲面和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它可以适应不同表面的形状和多模感知需求,同时提供即时数据。研究团队已经在两个主要应用中展示了此感测器阵列设计的优势——一个是压强感测器阵列,另一个是压强-温度多模感测器阵列。后者可用于监测义肢中关键的参数,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团队也介绍了该技术在监测飞机机翼应变分布的应用潜力,这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安全、更节能的飞机。

新闻
科大与APEL建立联合实验室 开发新型健康及环境创新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Absolute Pure EnviroSci Limited(APEL)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就创新的健康和环境技术进行研发及成果转化,当中包括一种高效持久的环保防虫喷雾,能驱除床虱并灭活高达99.9%的高传染性病毒,细菌和难以杀灭的孢子;以及用于测量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所构成风险的人造类器官(artificial organoids),可为香港以至大湾区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女士、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义合控股有限公司(义合)主席詹燕群先生以及APEL主席钟伟强博士的见证下,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兼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杨经伦教授与APEL董事杨学光博士今日签署成立科大-AP EnviroSci Ltd环境科学健康与环境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备忘录。其他莅临庆祝联合实验室成立的嘉宾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义合行政总裁甄志达先生,以及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义务副秘书长黄宝基先生。
联合实验室获义合旗下附属公司 APEL提供2,000万港元启动资金,将同时研发可用以支持水资源管理、减少并转化厨余,以及透过提升空调以至发电厂能源效益来支援脱碳等可持续发展方案。
用于驱除床虱的先进配方,源于科大于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初期、最早研发的其中一款新型多层次杀菌涂层技术(MAP-1),能持久对抗新冠病毒(SARS-CoV-2)。这个驱除床虱配方已通过中国内地和瑞士两个实验室的认证,证实具有100%驱虱能力。香港运动员亦将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使用这款环保防虫喷雾,以应对欧洲日益严重的床虱问题。该配方亦可在不改变材质的情况下掺入棉、麻等纺织物,为包括病人、长者及婴儿等衣物服饰,提供持久的抗病毒防护。

新闻
科大团队研发简易高效单分子平台 检测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类淀粉蛋白物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光学等离子体镊子控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平台,利用光的开关控制,以单分子水平探测混合物中不同的胰岛类淀粉蛋白质物种,揭示pH影响下胰岛类淀粉蛋白的异质结构,以及与第2型糖尿病相关的淀粉样聚集机制背后的秘密。
单分子技术能够分辨每个分子的信息,通过去除整体取平均的模式获得被传统宏观表征方法掩盖的细节,革新我们对复杂性和异质性较高体系的认知。目前,单分子的实验条件通常要依靠高度稀释和/或分子固定的方法来实现,因为受到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探测体积难以进一步减少。然而,某些生物分子体系参与的各种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浓度的影响。例如,人类胰岛淀粉样多肽(Amylin,hIAPP)是一种天然无序蛋白,缺乏稳定的二级结构,但是会受到浓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调控从而产生聚集的倾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寡聚体中间体和淀粉样纤维。 这些分子机制仍然未明,因为目前很难从动态转变的混合物中检测到稀有、瞬态和形式各异的淀粉样多肽物种,所以需要开发更先进的单分子研究方法。
最近,由科大化学系助理教授黄晋卿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单分子平台,结合光学等离子操控和SERS测量技术,可以减少以往受到光学衍射限制的检测体积,并增强分子讯号,从而能够在生理浓度下高通量地表征受酸碱度影响的淀粉样多肽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