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闻
科大毕业生就业前景辽阔 最高月薪达 $67,000
超过99%的香港科技大学(科大)2006年毕业生于去年底前,已经觅得工作、创业或继续深造,就业情况理想。 根据科大2006年就业调查,去年毕业生的平均总月薪上升至$12,421,较2005年增加8%,当中最高月薪为$67,000。 在1,549位响应调查的毕业生当中,85%已投入全职工作或创业,12.5%​​选择继续深造,只有1.5%从事短期或兼职工作。对比上一年,毕业生全职就业率上升了6%。 科大署理副校长(学术)钱大康教授指出:「 科大毕业生是本港知识型经济求之若渴的人才。2006年的科大就业调查结果令人鼓舞。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和平均总月薪均录得可观增长。其中商界及金融行业更愿意以高薪聘请科大的优秀人才。」 就工作性质而讠,银行与金融是本港其中一个最主要行业,共聘请了12%毕业生,升幅为各行业之首。 最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分别是工程(18%)、系统管理及程序编写(14%)、会计(13%)、市场推广及销售(11%)、行政及管理(10%)。 在就业界别方面,商界仍然吸纳最多科大毕业生(69%),其次为制造及工业界(14%)、教育界(10%)、政府(3%)及建造业(3%)。 钱教授补充说:「 除了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外,科大会继续提供全面的学生增值项目,包括实习和海外交流活动,使毕业生有更美好的出路。」 193位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比率由17%降至13%,显示更多毕业生毕业后即投身就业市场,贡献社会。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 6306 电邮: kluk@ust.hk   黄慧婷 电话: 2358 6317
新闻
香港赛马会创新科技中心成立 增强科大应用研究技术力量
香港赛马会创新科技中心(中心)今日(4月17日)正式在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园成立,这将进一步提升科大在应用及研究技术上的力量。 为应付与日俱增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科大需扩充校舍。新落成的中心总面积为一万平方米,总建造费约1.6亿港元,其中半数由政府资助,另一半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慷慨捐出。中心以香港赛马会命名,以示对基金的谢忱。 中心的成立,体现大学通过应用研究和技术转移,为香港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有助科大与工商企业创建更紧密的伙伴合作关系。 香港赛马会副主席艾尔敦先生、教育资助委员会当然委员、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质素保证局主席、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林李翘如博士、科大校董会主席陈祖泽博士、科大校长朱经武教授、科大署理副校长(研究及发展)易东莱教授及科大协理副校长(学术)庞鼎全教授出席了开幕典礼。 朱校长在致词时衷心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及所有热心的捐款人对科大的厚爱和支持,使中心顺利落成。他说:「科大的成立,是社会各方努力的成果,而中心得以在今天落成启用,是大学值得骄傲的最新成果。」 艾尔敦先生在开幕礼上表示,新成立的中心不但标志着过往培育科研人才的成就,更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他期望见到大学与工商企业有更多的伙伴合作,推动香港的经济迈步向前。 开幕典礼后,所有嘉宾到四间新命名的演讲厅,参加启用典礼,分别为蒋震演讲厅、李兆麟伉俪演讲厅、龙罗佩瑜讲堂及龙启霖讲堂。大学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演讲厅及讲堂,以感谢他们的慷慨捐助,鼎力支持大学发展。 中心为两幢五层高的大楼,座落在清水湾校园,从教学大楼东南角的新翼扩展。中心设施包括干湿型应用研究开发实验室、一系列有关应用科研、技术转移、商品化、行政与专业发展教育的设施,以及为大学与工商界科研合作等项目提供发展空间。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2358-6306 电邮:kluk@ust.hk
新闻
科大、VSIA交互授权协议促进香港成为半导体知識产权应用中心
http://www.seng.ust.hk/web/eng/news_detail.php?id=543
新闻
科大学生于加拿大枫叶银行国际案例比赛夺魁
https://bm.hkust.edu.hk/zh-cn/press-releases/2007/03/hkust-students-takes-home-championship-scotiabank-international-case
新闻
科大科学家荣膺裘槎优秀科研者
香港科技大学两位杰出科学家获颁「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扬他们在推动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制全球最细单壁纳米碳管的杰出贡献。 本年度「裘槎优秀科研者」八位得奖者,两位来自科大,分别为化学系教授唐本忠及物理系教授汤子康。 唐本忠教授为高分子化学及材料科学方面的专家,专注研究以三键炔烃化学为中心的新高分子研究领域。他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高分子的合成、新聚合反应的创建、新催化剂的研制等,对于把分子转化成为实用先进材料,十分重要。 唐教授的研究,与具有先进功能的塑胶新材料有密切关系,并且推动创新材料的发展,对工业界裨益甚大。他在发光、光响应材料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有可能发展成为工业用的新材料。 唐教授的著作什丰,曾发表论文超过200篇,他的研究更被广泛引用多达2700次,因而获美国科学信息所列为最常被引用的化学家及材料科学家之一。他卓越的学术成就,使他获得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研究拨款。 唐教授表示:「我热爱研究工作,这份热诚使我乐此不疲,不断推动我向前努力。过去多年来,我一直付出无数时间、精力和心血,务求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 唐教授1988年于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在1994年加入科大前,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Neos Co Ltd 的中央研究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 另一位得奖者汤子康教授,他于2000年,联同其研究小组成员,首次研制出直​​径只有0.4纳米(即比头发幼75,000倍),为全球最细;他们所研制纳米碳管,更具备尺寸一致、排列整齐的特质,成功达到科学家一直追求的标准。翌年,汤教授等更发现单壁纳米碳管,在超导温度15度(超导温度指高于绝对零度-即摄氏零下273度,每高一度,折算为超导温度1度;超导温度15度,即为摄氏零下258度)以下,呈现出特殊的一维超导特性。 这两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备受国际权威科学杂志推崇,亦被传媒广泛报导,因为它们不但为未来纳米碳管的光学及电学特性研究开辟新里程,更开创纳米碳管在高科技应用领域的广阔前台。此外,汤教授其它学术成就也备受推崇;2003年,他与另一位教授共同研究的《纳米结构氧化锌半导体​​ZnO薄膜的室紫外激光发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4 年,他获颁杰出海外华人青年科学家奖,并获中国科学院委任为海外专家评审员。
新闻
李兆基博士四亿元捐款助科大发展
李兆基基金会捐款四亿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学,支持科大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教研学府。 李兆基慨捐四亿港元予科大,由陈祖泽博士及校长朱经武教授接收支票 李兆基校园座落山顶 科大校园鸟瞰图。红线圈所示,为李兆基校园 基金会主席李兆基博士表示:「科大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教研学府,我只是略尽绵力,希望帮助科大实现这个理想,为香港培养出更多一流人才,创造一代一代的生产力,贡献社会。 」 科大校董会主席陈祖泽博士衷心感谢李兆基博士的鼎力支持。他表示:「李兆基博士的慷慨捐助,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这份厚礼,表示了李博士对科大的教学与研究成果的肯定,对我们进一步为香港贡献的巨大支持,我们对他的浓情厚意,铭感于心。」 科大校长朱经武教授表示:「这笔慷慨捐助使我们可以大力提升教学质素,更好地迎接『三三四新学制』,使科大学生能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 朱校长又表示:「高等研究院有助香港和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知识中心,强化我们知识型经济。李兆基博士的捐助,让我们能圆这个香港梦。」 为了答谢李兆基博士对科大的鼎力支持,大学把未来发展的新校园,命名为「李兆基校园」、把大学新校园内商学院及其它单位的学术大楼,命名为「李兆基商学大楼」;并且尊授李兆基博士为「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创院赞助人」。 科大未来发展的新校园,座落当前校园的山上,预定2012年启用,以配合大学转为四年学制的发展需要。 传媒查询: 陆锦荣 电话: 2358-6306 电邮: kluk@ust.hk
新闻
HKUST technology enables the world's first automated fish blast detection system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ed with WWF and Teng Hoi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on the installation and system tests of a dynamite fishing detection system at WWF's Marine Life Centre in Hoi Ha Wa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sting the device, a total of 8 blast events were recorded between 23 November 2006 and 26 February 2007. The detection system can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blast but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system in operation, the location of the 8 events is not known: they may have occurred in Hong Kong or PRC waters. "This is the first automated fish blast detection installation in the world. At the moment, the detector can only pick up blast events from a narrow range of angles because of the obstructing effect of headlands and islands.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与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合办环球金融理学硕士课程
https://bm.hkust.edu.hk/zh-cn/press-releases/2007/03/hkust-business-school-and-nyu-stern-school-business-launch-joint-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