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闻
创新, 工程学, 学生发展,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于全国飞机设计比赛中胜出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五名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生,早前参与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举办的首届全国飞机设计比赛,于153队由航天研究员、硕士及博士生组成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二名。 科大队伍设计的双座轻型运动飞机「游龙」,于机腹安装水翼以缩短起飞时间,并配以可折迭的机翼增加地面操作的灵活度,其下反翼尖的设计亦可减少飞机于水面起飞时翼尖触碰水面的机会,提升安全度。科大现正与中航合作,为内地私人飞机市场设计同类型的双座轻型运动飞机,得奖学生将获邀参与研制工作。 是次为五名得奖学生﹕陈浩然、蔡智翔、李家莹、谢雨扬和朱远航首次设计载人飞机,他们花了一个月所构建的一比十「游龙」模型,现正于中航工业通飞位于珠海的总部作展览。科大与中航通飞研究院的参赛队伍同获亚军,冠军则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支十人队伍所夺得。 同为杰出航空工程师的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欣见科大年轻队员充分发挥天份与创意,成功于大型比赛中获得肯定。他表示﹕「其实香港很多年轻人对设计及构建新一代飞机器充满热诚和兴趣,我们致力协助他们实践飞行梦,透过把握区内高增值工业的潜力,为蓬勃的航空业出一分力。」 科大正筹组一个航空航天工程的主修课程,积极与航空业界开展科技交流及研究合作伙伴关系。过去两年,科大于创新及科技基金及中航的支持下进行多个研究项目,包括开发飞机引擎压气机叶片气动弹性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将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结构、全视角高精度三维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以及空心叶轮适应式五轴加工及测量等。科大及中航更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提升双方科研合作。 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赵汝恒教授表示﹕「航空工程是一个高增值的产业,可为整个亚洲区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及经济利益,作为区内的航空枢纽港以及中国的门户,香港应捉紧机遇,与内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这个高科技领域。」
新闻
突破, 物理学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家成功调控光子形状 创造光腔装载效率最高纪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副教授杜胜望及其研究团队,成功调控光子形状,令光腔装载效率大幅提升至百分之八十七,为现今最高纪录。这科学上的突破有望推动实现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高效量子信息网路,并为将来的量子信息发展奠定基础。有关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物理学的国际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报》。 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授予了塞尔日·阿罗什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工作。在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量子信息网络中,光子来回于光腔间飞行,载有量子信息的光子被光腔捕获后,进行量子计算和信息传递。然而,要捕捉光子及将光子装载在光腔中并不容易,因为在光子进入光腔的过程中,可能被反射或直接穿过光腔。在以往的研究中,光子从自由空间载入光腔的效率约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杜教授及其团队揭示了光子在光腔里波粒二相的奇特量子行为。他们的光腔由两面反射镜组成,其中一面镜子的反射率接近百分百,另一面的反射率较低,用来接受光子。研究发现,相对于一个特定的光学腔,光子有一个优化的波形;处于该优化波形的光子可以被光腔百分之百地接纳,而不会从入口处反射回去或逃离。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改变光子形状和利用其波动量子干涉效应达到目的。 杜教授解释,他们采用一个「传告」的方案,利用镭射激发一团铷的冷原子产生纠缠的光子对,通过对其中一个光子的测量,剩下的光子就处于一个被「传告」的条件单光子态,这光子的波形,既可通过控制激发镭射的参数来调控,也可被「传告」后用外加的调制器改变。杜教授及其团队首次运用该技术,实现了破纪录的百分之八十七光腔装载效率,为将来的量子信息发展奠定基础。 杜胜望教授于2008年加入科大,并于2011年获科大理学院颁发杰出研究奖。杜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亦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取得电机工程硕士与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加入科大前,曾于美国史丹福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学者。 传媒查询:
新闻
商业
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于「俄铝校长论坛」 分享对中国与香港未来十年的见解
全球领先铝生产商 UC RUSAL(「俄铝」)(股份代号: 486;Euronext:RUSAL/RUAL;莫斯科交易所: RUALR/RUALRS)与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办俄铝校长论坛,邀请香港恒隆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主讲,科大师生踊跃参加,反应热烈。 俄铝校长论坛由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主持,陈启宗先生以「全球观点:中国与香港的未来十年」作讲题,分享他的见解。 陈启宗先生是香港恒隆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恒隆地产有限公司之董事长。两家公司均在香港证劵交易所上巿,在香港和内地拥有庞大之投资物业组合。陈先生积极参与不少非牟利及慈善组织的活动,包括担任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及亚洲协会(美国纽约)联席主席及其香港分会会长。陈先生亦对教育不遗余力,出任香港及海外多间大学之校董或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等。 恒隆集团于一九六零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地产发展商之一,从一九九二年起已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继上海的发展项目取得佳绩后,自二零零五年起在天津、沈阳、济南、无锡、大连、昆明及武汉发展多个世界级大型商业群项目,总投资额达八百六十亿港元。 俄铝校长论坛为香港科技大学与俄铝五年合作计划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全新铝合物-复合铝的研究。俄铝推出了网上卡通动画,以创新易明的方式介绍复合铝的研究成果,并在陈先生演讲前率先首播,让在场人士先睹为快。该动画亦已上载至以下网站http://youtu.be/6XxufaEHlVc。 俄铝校长论坛
新闻
化学, 发现,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研发出新材料让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效率创新纪录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颜河教授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三种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超过十种高分子富勒烯材料组合,能够实现高达10.8%的光电转化效率,是迄今最高效的单节高分子太阳能电池。 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成本低且环保的太阳能技术。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板不但轻巧灵活,更可透过类似报章印刷的技术大量生产,以降低成本。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由高分子给体和富勒烯受体的共混薄膜构成,可为智能手机及手提电脑等流动装置充电。尽管高分子太阳能电池近年发展迅速,一些限制条件仍然制约其发展,如高分子-富勒烯共混膜的形貌难于控制。 颜河教授团队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Harald Ade教授以及马伟博士合作,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随温度控制的高分子聚集效应是实现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因素。Ade教授团队运用一系列的X光技术对高分子-富勒烯混合物形貌进行了测试,发现由科大颜教授团队研发的混合物拥有「近乎理想」的形貌状态,有别于现存的先进材料。 颜教授表示:「开发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成功率通常较低,仅有几种高分子材料和一种富勒烯材料可达9%的光电转化效率。而我们团队自2013年9月研发出第一个超过10%效率的材料组合之后,在过去一年先后研发出两种高分子材料及多种不同的富勒烯材料,均能实现超过10%的能源转化效率。我们希望这些新材料的设计方法和Ade教授的测试结果能促进其他科研人员对高分子-富勒烯材料的研发,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尽早实现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商业化。」 除了研发出10.8%效率的高分子太阳能电池,颜教授团队在其他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包括用高分子或者小分子作为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达至6.3%的高效率记录。长远来说,发展新型受体材料将拓阔制造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选择,促进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三篇阐述这些成果的文章已于高影响因子杂志和 上发表。
新闻
奖项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学颁发杰出服务奖 表扬杰出非教学人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颁发第三届「科大杰出服务奖」,表扬非教学人员的卓越表现,及其对大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三位得奖者是:工学院院长办公室研发及研究生教务主任周萃禛女士、校园设施管理处处长克逊先生及健康、安全及环境处高级经理李志满博士。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衷心感谢各得奖员工对大学所作的贡献:「我十分欣赏非教学同事们在工作上的热诚和卓越表现。三位得主实至名归,他们做事尽心竭力,努力不懈,为我们的同事树立楷模。我相信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员工是推动大学持续进步的关键。」 科大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本届杰出服务奖遴选委员会主席李行伟教授表示:「科大杰出服务奖旨在表扬非教学人员于工作上的杰出表现、创新意念、致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为部门及大学所作出的贡献。今年获提名的非教学人员均各有所长,遴选委员会实在难以取舍,经多番研究及讨论后,才能选出入围决赛的同事,最后选定三位得奖者。」 第三届科大杰出服务奖得奖者简介: 工学院院长办公室研发及研究生教务主任周萃禛女士 周萃禛女士做事尽心尽力,成功协助科大工学院与许多顶尖大学建立联系,包括安排与超过30间位于亚洲、欧洲和内地的顶尖大学进行访问。凭借她的坚持和努力,工学院获取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博士生人数连续五年为香港所有工程学院之冠。为了有效帮助来自外地的新生,周女士建立网站,促进在校的国际学生与新生互动,为他们提供有用的资讯及指导,协助他们融入科大的新环境。她亦致力帮助全港大专生机械人大赛,为有兴趣的本科生建立良好的研究平台和运作系统。 校园设施管理处处长克逊先生
新闻
商业
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于「俄铝校长论坛」 分享对中国与香港未来十年的看法
全球领先铝生产商UC RUSAL(「俄铝」)(股份代号: 486;Euronext:RUSAL/RUAL;莫斯科交易所: RUALR/RUALRS)与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邀请香港恒隆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先生,於2014年11月13日的俄鋁校長論壇主講。 在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的俄鋁校長論壇上,陈启宗先生將以「全球观点:中国与香港的未来十年」为题,分享其看法。 陈启宗先生是香港恒隆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恒隆地产有限公司之董事长。两家公司均在香港证劵交易所上巿,在香港和内地拥有庞大之投资物业组合。陈先生积极参与不少非牟利及慈善组织的活动,包括担任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及亚洲协会(美国纽约)联席主席及其香港分会会长。陈先生亦对教育不遗余力,出任香港及海外多间大学之校董或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等。 恒隆集团于一九六零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地产发展商之一,从一九九二年起已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继上海的发展项目取得佳绩后,自二零零五年起在天津、沈阳、济南、无锡、大连、昆明及武汉发展多个世界级大型商业群项目,总投资额达八百六十亿港元。 由陈启宗先生主讲的俄铝校长论坛将于11 月13 日(星期四)下午4时 30分假香港科技大学花旗集团演讲厅(LT-A)举行。详情请浏览http://ias.ust.hk/ucrusal/。 俄铝校长论坛
新闻
Michael Moritz爵士主讲「毕业礼致辞」
/video.ust.hk/Watch.aspx?Video=057DF8691192328F
新闻
奖项及排名, 社区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二十二届学位颁授典礼 颁授荣誉博士予五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今天(11月7日)在大学校园举行第二十二届学位颁授典礼,并向五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颁授典礼由科大署理校董会主席唐裕年先生主持。红杉资本主席Michael Moritz爵士主讲「毕业礼致辞」。 科大向五位杰出学者和社会领袖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的重大成就及对社会的贡献。他们分别是(按英文姓氏顺序排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Ben Rich-Lockheed Martin 讲座教授何志明教授–工程学荣誉博士 前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麦海雄医生SBS,JP–社会科学荣誉博士 红杉资本主席Michael Moritz爵士KBE–文学荣誉博士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Paul Licht 杰出生物学教授蒲慕明教授–理学荣誉博士 密歇根大学Otis Dudley Duncan 社会学、统计学及公共政策杰出教授谢宇教授–社会科学荣誉博士 典礼上,校长陈繁昌教授恭贺及勉励毕业生抱持乐观态度,保持独立思考及有独特的看法,培养批判思维,以事实为本,建立忠于自己的意见和决定。他鼓励毕业同学乐观面对未来,历史证明人类总能以智慧解决难题。 Michael Moritz爵士在致辞时表示:「中国的新兴科技公司发展蓬勃,而大学如科大亦致力孕育及扶植创新的意念与项目,令中国在环球资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他指出:「中国拥有许多富有冒险精神的创业家,他们极富想象力,创新意念令人意想不到,那种对创业的活力与热情绝对可以媲美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