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Filters

2021

新闻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纳米技术, 创新, 科技, 研究及科技
郭海成教授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NAI Fellow)
Prof. KWOK Hoi-Sing,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has been elected a 2020 Fellow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 the highest professional distinction accorded solely to academic inventors.
新闻
学生发展, 机械人学, 校园生活, 国际
求学在科大?让人生更上层楼
「求学在科大」系列第二篇介绍两位来自哈萨克的同学,获取奖学金来到科大升读学士学位。在科大求学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术研究,到企业实习获取职场经验,还有享受多元化的校园生活,种种经历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对未来就业及持续升学大有帮助。 Amirkhan 喜歡科大的多元化課外活動,他就讀一年級時,便參加了機械人團隊的課程,是校內其中項最受歡迎的課外活動。 作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铜牌得主,Amirkhan BAILIN自然不乏升学选择,但在他眼中,科大在芸芸学府里却如鹤立鸡群,与别不同。现为科大数学系二年级生的Amirkhan说:「科大持续在各主要大学排名榜上名列前茅,例如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便高躆第27位,而且数学学科名闻遐迩,毕业生亦深得雇主青睐。在科大,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尽情发掘自己的志趣。」19岁的Amirkhan正在修读统计学及金融数学。他说这课程吸引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紧贴市场脉搏。 「从一开始,大学就不会局限学生的事业发展路径。我有充裕时间探索自己对财务学、运算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兴趣,再决定毕业后的去向。」
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 创业, 研究及科技
张云飞:沉着破浪的无人船领航人
云洲智能的始创人及董事长娓娓道出他如何把个人兴趣转化成专门制造无人船艇的初创独角兽。
新闻
化学, 化学生物工程
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制造新种手性分子的新方法 为药物发展带来新希望
科大研究团发现了一个新方法,制造出一种对癌细胞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新球形分子。
新闻
学生大使, 学生发展及联系, 学生交流, 校园生活
求学在科大?把握大湾区机遇
香港过往未必是很多马来西亚学生升读大学的热门地方,刘子轩和邝楚恒却覻准科大相比很多著名国际学府的优势。在「求学在科大」系列的最后一篇,两位马来西亚同学分享在科大升学如何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以及建立人脉把握大湾区机遇。三年前升读大学时,刘子轩获七家顶级院校录取,当中包括美国一流学府及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但他很快已立定主意,一心在科大求学。  刘子轩(左一) 曾参加全球最大型的商业提案竞赛霍特奖 现时在商学院同时主修市场学及管理学的他说:「对马来西亚学生而言,到香港升读大学并不常见。科大虽然年轻,但很多人却未有留意到这所大学在国际排名榜上成绩骄人。」「科大最令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生就业能力排名》中连续5年打入20大。换言之,在各国雇主眼中,科大毕业生的竞争力媲美美国著名大学菁英。」无论是金融服务或创新科技领域,科大毕业生同样深得各地雇主青睐,究其原因,与他们的国际视野不无关系。在香港高等教育界中,科大的国际生比例最高,从亚洲到非洲,学生和教员分别来自88及36个国家/司法管辖区,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科大国际学生会是校内第3大学生组织,会员超过500人,每年主办逾20项活动,致力促进校园内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共融。
新闻
青年创业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1 迸发商业创意解决社会问题
应对社会问题成為今年「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的获奖主题。在躋身三甲的队伍中,其中两队不约而同提出了希望能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香港现正努力於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今年百万大赛的两支学生获奖队伍,就分别提出了通过回收剩餘麵包,以及製作可与食物一併吃掉的餐具的方案,以求协助减少城市垃圾。至於另一支队伍则研发了一款即时、非入侵性且便捷使用的技术来监测运动员的压力和肌肉疲劳水平,以保护他们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受伤。三个获奖队伍都已和业界展开合作,将成果商品化。儘管疫情肆虐,今年的大赛仍然吸引了185支队伍竞逐,数目乃自2011年赛事首办以来最多。大赛从最初在香港举办,至今已扩展到其他七个赛区,覆盖澳门、北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和长三角,包括香港在内的各个赛区的胜出队伍,将於稍后进行总决赛。 科大创业中心署理主任萧观明(左五)、信和集团创新联席董事杨孟璋(左四)与得奖者合照。 科大创业中心署理主任萧观明表示:「近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参赛者的项目不只专注於科技及赚取利润,同时亦专注於為社会创造价值。科大创业中心一直积极提倡『社会创业』,鼓励学生结合社企及商业化的模式创业,并提供意见如何让社创项目可持续维持商业营运模式。由今年参赛的项目和赛果引证,这种為社会创造价值的『社创项目』得到了包括年轻企业家、专业评审及风险投资者的认同和支持。创业中心将继续努力和合作伙伴促进有利社会的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