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7

新闻
创新, 大学发展
法国 - 香港科技大学创新科技中枢园隆重开幕
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和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携手合作启动法国-香港科技大学创新科技中枢园。法国驻港澳总领事栢海川先生和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于3月24日在科大李兆基校园卢家骢荟萃楼出席开幕仪式。 总领事栢海川在开幕演说中表示:「能够把科大学生的才能与法国的营商经验和文化互相结合,去发展创新科技事业,实在振奋人心。不论对法国机构或科大学生而言,我们认为这个创新科技中枢园都是极具潜力的。」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对这合作关系表示欢迎:「我们很高兴看到科大与法国政府携手创建这个中枢园,为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去协作及发展创新科技。这次合作意味着双方对创新技术研究的努力及贡献。我们的使命和愿景相互配合,科大很高兴成为合作伙伴。」 中枢园将作为创意、构想及新思维的育成中心,促进创新项目的卓越成就。这次法国领事馆和科大合作的长远愿景,是为科大制定一个研究和发展项目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法国-香港科技大学创新科技中枢园旨在为法国和香港的创新合作伙伴,于教育、科学及科技的层面上提供一个一站式平台,以加强伙伴关系及巩固联系。多年来,科大已和多个法国学术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并共同发展有关工程科目的研究生课程,包括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学院、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及法国国立圣伊天高等矿业学校。 法国企业热衷招聘亚洲人才,开展技术合作项目。他们可以透过这个新成立的平台与科大更紧密合作。科大与法国企业合作多年,于2014年科大与法国信息航空公司泰雷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于2015年,施耐德电气亦与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联盟成立合作协议。法国企业与大学合作能促进企业文化及管理方式的共享,给予学生高质素的意见让他们可以精益求精,亦能让学生知道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中枢园作为法国和香港科技大学的重要合作计划,将为学生提供培训创意的机会,并从法国最成功的创新公司上汲取经验。 有关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 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在总领事栢海川先生领导下,处理在港澳的法国侨民事务,以及为他们服务和保护其利益。总领事馆亦会为他国国民发出赴法旅游签证。递属于法国驻北京大使馆,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协调和促进法国与港澳之间的政治、文化及经济关系。
新闻
奖项, 奖项及排名
Long Service Award 2017
The annual Long Service Award Presentation Ceremony was held on 2 March 2017 to express appreciation and recognition to long-serving faculty and staff members who have dedicated their hard work to contribute to the University for 20 years. This year, HKUST presented awards to 66 colleagues.
新闻
发现, 科学
科大科研人员研发出具流体特质的固体超材料 可用于滤波或有助于防地震建筑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科研人员成功创造出可以阻挡横波传递的固体复合材料,该特质是流体独有的波特性。而横波可以在地震时引发具破坏性的水平摇晃。该复合材料又称为超材料,可以用于滤波及控制振动,最终或有机会提供一种防地震的方法,或用于改善医疗用超声波传感器的效率。 由该团队所研发出的超材料,是由三种固体物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钢柱包上硅胶,嵌入人工树脂内,当中包裹着钢柱的弹性硅胶层,在钢柱的侧面以及上下两端的厚度并不相同,作用有如弹簧,运用各向异性共振效应,超材料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可以传递纵波,阻隔横波。 该科学突破是由物理学系的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沈平所带领的团队,包括马冠聪博士及傅财星先生所研发。沈平教授表示:「这项独特的超材料结构,令固体及流体在波特性方面的分界变得模糊,亦开拓了固体弹性特质的新领域。这全新的概念有机会用于控制振动及应用于医疗方面。」该研究论文于去年十一月被刊登于自然通讯。 根据联合国报告,地震是造成最多人命伤亡的自然灾害。地震带地区的建筑所采用的设计及物料,对减少伤亡有关键作用。这种最新的防地震固体超材料可以嵌入柱及横梁,以节省空间。这种超材料亦有可能用于翻新现有的建筑,以提高防震效果。 具流体特质的固体或可用于改善医疗超声波传感器的效率。人体组织在弹性上与水接近,而超声波传感器是由固体物料所造成,运用超材料可以令固体的波特性与水更匹配,因而减少两个界面接触时的能源消耗,从以提高耦合效率,并减低超声波传感器的杂讯。 横波及纵波是两种基本的波动模式。两种模式都可以在固体物料中传递,但流体物料则会阻挡横波的传递。科大团队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固体复合材料亦可有流体的特质。该研究经费来自陈子亭教授的「新型的光波和声波功能材料」研究项目,陈教授的项目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卓越学科领域计划拨款资助[1]。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新闻
在校, 可持续性, 校园生活
Plastic Bottle Free
In HKUST, we have installed more than 150 water fountains around campus that provide clean and safe drinking water.
新闻
论坛, 发展, 基础建设
T&M-DDP Executive Forum Series: Century-long Organization Vs Startup by Mr Raymond Ngai, Head of IT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Services,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T&M-DDP invited Mr. Raymond NGAI, Head of IT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Services,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to share his IT professional work in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a 130 year old organization, and insights as an angel investor at the Executive Forum on 24 February 2017 with over 100 students.
新闻
25 Faces Series - Words from Prof Woo Chia Wei
In celebration of our 25th Anniversary, a growing collection of videos was made to feature the remarkable community at HKUST - past and present. "It was the drive in all of us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University to open in 3 years." Founding President of the HKUST, Prof Woo Chia Wei said.
新闻
健康, 社区, 本科生
科大学生获捐款资助为印尼及柬埔寨解决医疗卫生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平等机会基金捐款,成立视野无界学者计划,让本科生可于本地或海外以全职实习的方式,发展他们所建议的医疗卫生项目。今年合共有六名来自两组的学生获颁发奖项。 在周迎教授及辛达德教授的指导下,其中一组视野无界学者正为印尼开发一个糖尿眼检测程式。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印尼有一千万名糖尿病患者。世界卫生组织亦指出,全球有约三分一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患有糖尿眼。而当中的一部分患者,若处理不当或未有及时治疗,将可能会导致失明。这套云端程式旨在透过利用手提设备所收集的视网膜影像,检测糖尿眼。视野无界的其他硬件团队正与手提设备生产商合作,以提高设备的功能及表现,并特别针对资源紧绌的情况下的操作。 这台设备的成本仅为现时医院所用传统相机的一小部分。当设备配合该糖尿眼检测程式运作,一般人亦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将病人转介至基层诊所。这个做法可更有效防治病情及减轻医疗负担。 另一组获奖的学生计划进一步活用一个电子医疗纪录系统的手机程式,该程式是演化自2015年、由其他视野无界团队所开发的手提电脑程式。这个手机程式更便利于贫民窟随身携带,令医疗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输入及取得数据,并令医疗纪录可以保存于一个有系统、无纸化及可检索的数据库。透过持续保存病人的医疗纪录,可以令在贫困地区服务的医生在诊症时作出明智的决定,从而改善医疗质素。 平等机会基金创办人利承武先生在今日举行的典礼上,向六名视野无界学者奖的得主颁发奖项。利先生表示:「我期待可以透过新的视野无界学者计划,令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可以发挥创意,我亦希望捐款可以协助科大继续成为创新与创业的强大后盾,这亦是科大最新的五年策略发展中的其中一个目标。平等机会基金未来亦准备为科大提供配对捐款,鼓励更多人支持这项富有意义的计划。」 视野无界计划的创办人、科大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兼生物医学工程学部的周教授,衷心感谢利先生的支持,她说:「利先生慷慨捐助,令视野无界计划得以扩展,加入新的实习元素,令学生可以获得深度体验式学习的经验,同时贡献社会。」
新闻
校园生活, 学生发展及联系
The Human Side of Life
An inclusive student initiative is building bonds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myriad individuals who comprise HKUST Be prepared to go beyond technology, timetables and tests if you talk with a member of “Humans of HKUST”. The project, established and driven by students, conducts far-reaching interviews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HKUST-ers, exploring the culture,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individuals across the University’s globalized community. Quotes, moving anecdotes, and thought-provoking views are then shared through Facebook and compiled into an annual book of stories, distributed free on ca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