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科大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MOME 伙拍逾十间医院开展试验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款名为MOME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利用全国规模最大的多参数磁力共振成像(mpMRI)数据建构,能够准确区分良性及恶性肿瘤,准确度媲美拥有五年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团队正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等超过十间医院及机构合作,展开大规模验证,以进一步评估系统成效,为投入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中国最大mpMRI数据集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且致命的癌症之一,早期筛查、准确的分子亚型分类,以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对乳癌治疗十分关键。尽管mpMRI数据能提供丰富的诊断资讯,但对于传统AI系统而言,整合这些数据的多种成像模态(即磁力共振中不同的成像序列)仍存在不少挑战,特别是在真实临床环境中,某些模态或有缺失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大研究团队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构建了目前市场上最大的中国人乳腺多参数磁力共振成像数据集,并设计出一款能够处理异构输入的AI大模型。这个名为MOME的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框架」,并以「Transformer」深度学习架构为基础,能够灵活融合多模态信息,即使在部分成像序列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高稳定性。该模型亦支援分子亚型分类,并预测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反应。
可避免不必要化验及预测治疗成效
在测试中,MOME对乳癌的诊断准确度达到了拥有五年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的水平。该模型能够准确识别BI-RADS 4类患者中(乳癌风险在2%至95%之间)的良性个案,从而减少此类患者接受穿刺化验的需要。MOME对预测病人进行前辅助化疗的反应亦有出色表现,该治疗方案能在手术前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系统亦能及分辨高侵袭性乳癌亚型,以及需采用专门治疗方案的三阴性乳癌。

新闻
HKUST Community Benefits from Award-Winning AIoT Project to Estimate Queue Status and Occupancy(只供英文版本)
HKUST’s Engineering Commons, opened in 2013, has been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s “family room” that enhances intera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and enables the display of top-notch research of its faculty members. Located at a key intersection of the campus, the Engineering Commons was renovated in 2024 after being us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s the Commons officially reopened in October 2024, it features an array of new research applications that are most relevant to campus life, including AIoT sensing research led by Prof. Gary CHAN Shueng-Han of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
香港科大故事
妙语谈芯片:黄仁勋博士揭秘人工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AI)等新科技席卷全球,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蜕变,面对这场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我们借鉴杰出领袖的卓识远见,当可指引迈向前路的方向。
最近在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园上演一场充满智慧的对话。科大于11月23日向NVIDIA 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博士颁授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黄博士甫成为科大一分子,即与校董会主席兼知名计算器科学家沈向洋教授展开了一场「炉边谈话」,共同探讨科技、领导力与创业精神等议题。
这天,黄博士穿上其标志性黑色皮衣,一如以往展现时尚魅力,不同的是这件皮衣印有「HKUST」(科大英文简写)字样,在场几百位观众更被他的活力风釆以及与沈教授的睿智对谈慑住,无不听得屏息凝神。
黄博士和沈教授身穿印有 「HKUST 」字样的时髦皮衣上台,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人工智能的所学所思
沈教授开场时首先指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并邀请黄博士分享他对此革命性科技的看法和展望。
黄博士将人工智能比喻为「万能翻译机」,让使用者一机在手即可掌握世间事物,他概括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事前训练、深化训练及思维跃进。
新闻
科大举行学位颁授典礼2024 颁授荣誉博士予四位杰出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学位颁授典礼2024,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于典礼上向四位杰出领袖颁授荣誉博士,表扬他们的重大成就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其他出席典礼的嘉宾包括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大学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获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的四位杰出人士分别为(按英文姓氏顺序排列):
NVIDIA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博士 — 工程学荣誉博士
终身成就金狮奖得主梁朝伟先生 — 人文学荣誉博士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教授 — 理学荣誉博士
菲尔兹奖得主大卫.曼福德教授 — 理学荣誉博士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赞扬四位荣誉博士的杰出成就,对社会有重大贡献。他表示:「今年四位荣誉博士堪称全球公民的典范,勉励我们要怀抱远大目光,砥砺前行。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就非凡,对社会作出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对人类福祉的深远关怀。四位荣誉博士乃科大楷模,启发我们要在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新世代,勇于开拓智慧和知识的疆界。」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亦赞扬四位荣誉博士的奉献精神、毅力和非凡成就,并于典礼上祝贺毕业生迈向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你们(毕业生)在科大日子的收获远胜于一纸学历。一路走来,你们已获得坚实的学术知识基础、多元技能、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以及珍贵的人脉和友谊等。以上种种将助你们开辟坦途,我祝愿同学们能秉持信念、乘风破浪,以自信迎接未来。」叶教授亦向毕业生分享科大立志筹建医学院的愿景,并已蓄势待发,致力培育符合未来需求的新一代医疗专才,加强本港医疗服务及推动生物医学创新,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致辞全文及片段)

新闻
A Journey into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HKUST with New BE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只供英文版本)
Hello, aspiring wizards and witches of technology! If you’ve ever dreamed of casting spells with code or inventing extraordinary devices, let me take you on a journey through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E)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Whether you’re a curious Muggle or a prospective student, prepare for an adventure filled with excitement and discovery!
2022

新闻
求学在科大?体验个人化的学习旅程
在今年《求学在科大?》访问系列的第二篇,来自菲律宾的两位同学和一位校友,分享他们如何在科大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灵活规划课程内容,帮助自己在个人成长及专业发展两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按个人需要规划课程
Clyde说:具备多方专才的求职者现时在市场更具竞争能力,因此科大开创先河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很有吸引力。
Clyde ANG是来自马尼拉的尖子学生,四年前获奖学金入读科大,修读「数据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科学」双学位课程。表现卓越的他除了以一级荣誉毕业,更是学业成就奖得主。Clyde说,科大的跨学科教育达世界级水平,弹性的课程编排在亚洲的大学也属罕见,是学生日后发展事业的绝佳起点。
他说:「具备多方专才的求职者现时在市场更具竞争能力,因此科大开创先河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很有吸引力,是我选择在这里升学的主要原因。我攻读的学位课程由理学院与工学院合办,我能同时选修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我亦因此获得相关的实习职位,以至毕业后能顺利投身数理金融及科技业界。」Clyde现时在一家环球自营交易公司任职计量交易员,职位须具备金融、数学及电脑程式的知识和技能。
Clyde修读的课程范畴广阔,他可因应个人志趣和日后的事业发展需要,去规划合适的学习路径;而为了开拓更多出路,他更把握机会加入「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尽早体验研究工作。
「我在科大修读的学科包罗万有,例如数学领域中的微积分和统计学,还有属于计算机科学的演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因此,我可以运用在各个科目学到的基本知识,在不同领域继续发展。另外,修读数据科学,使我有机会对一些以数据为本的现实生活课题进行研究。 举例说,我的UROP和专题研习项目,便利用了真实数据来试验或深入研究我的演算模型,从中获得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