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HKUST BEng graduate Cindy Tanaka is using her skills to build a career as Senior Consultant, Sustainability and Climate at leading international consultancy Deloitte.
新闻
校友, 化学生物工程, 可持续性, 女性工程学
From Indonesia to Hong Kong, Young Engineer Finds Her Calling(只供英文版本)
Compassionate and altruistic, one energetic Indonesian HKUST BEng graduate is us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she obtained at university to help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 better. Sustainability is more than a buzz phrase for Cindy Aiko Filbert TANAKA (BEng in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ho is rapidly building a career with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business consultancies.

2024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化学, 化学生物工程, 裘槎
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予三位杰出科研学者
裘槎基金会于12月6日举行裘槎基金会成立纪念日晚宴暨颁奖典礼,向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大学的三位优秀学者颁发2025年「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扬他们的卓越科研成就。颁奖典礼由杨紫芝教授主礼。  获奖名单如下﹕ 孙建伟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袁晓明教授 香港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 张华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胡晓明讲座教授(纳米材料)   得奖学者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孙建伟教授 孙建伟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于南京大学先后取得化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再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孙教授专注于有机合成领域,致力于研究非传统而可持续的方法来制造重要的有机分子,包括药物中间体等生物活性分子。他的研究强调「手性(chirality)」,这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特性,化合物以不可重迭的镜像形式存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他在「选择性手性合成(selective chiral synthesis)」方面提出了创新方法并且发明了新的催化剂进行精确的反应控制。孙教授的工作在促进药物开发、材料科学和化学物品可持续处理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请按此参阅孙建伟教授简历)   香港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袁晓明教授 袁晓明教授现任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他在南京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随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新闻
工程学, 化学生物工程, 工程学教育创新, 环境工程学: 环境可持续性, 能源, 人工智能, 本科生
Discovering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只供英文版本)
Hey there! I’m excited to share my journey with you. Growing up as a beach lover, I spent countless summer days swimming, yachting, and surfing. I loved the beach, but I always hated accidentally gulping down salty water! I wondered why seawater was salty and if it could be made tasty to drink. Little did I know, this curiosity would spark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3

香港科大故事
创新, 化学生物工程, 校友, 体育
汗水密码:掌握身体状况 提升运动表现
三位科大校友研发了可侦测肌肉疲劳程度的汗水感应器,无需再进行入侵性血液测试。

2022

新闻
化学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
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合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方式 提高mRNA治疗方案及疫苗成效
新方法令用以医治癌症、遗传病或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mRNA药物和疫苗大大提升其效用。
香港科大故事
化学生物工程,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企业管理, 研究
求学在科大? 为事业早作准备!
多位非本地学生分享他们选择科大的种种原因。 年轻读者也可借镜他们的经验,学习如何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为未来铺路

2021

香港科大故事
生物工程学, 化学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再见!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疗
患有糖尿眼及黄斑病变的人,一般需接受眼球注射治疗——使用幼针将药物直接注射入眼。 这种入侵性治疗带有一定风险,而且令人望之生畏,胆小者未必能够接受。  孙玮良(Langston)在科大攻读博士学位时,便与校内其他研究人员研发以超声波导入药物的非入侵性治疗技术。 现时,他正与药厂合作,把这种技术推出市场。  促使Langston钻研创新治疗技术的契机,源于他与妻子各自的祖父,同样患有视网膜病变,需要接受眼球注射治疗。  「爷爷很勇敢,挨了四至五针! 但太太的爷爷却因害怕而拒绝打针,结果病情恶化。」 他与团队于是着手研究超声波导入技术,但最初没太多相关知识作参考,差不多要由零开始。  「当时,学术界对眼睛护理没有太大兴趣。 我们也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一切自行摸索了。」  新技术不用施针,消除恐惧的源头,也令治疗时间减短一半。
新闻
化学生物工程, 生命科学, STEM教育
接种疫苗前不能不读的资讯!
接种疫苗前不能不读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