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委任 领导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
新闻
健康, 环球健康科技, 医疗健康科技, 研究, 公共政策, 人文社科
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委任 领导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世卫)西太平洋办事处辖下的亚太卫生体系与政策观察站(Asia Pacific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 APO)委托,牵头成立一个聚焦于数码健康创新的「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科大通过严谨的遴选程序获取任命,彰显大学在推展政策研究的国际领导地位。 该联盟由科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署理主任暨联盟首席研究员和经纬教授领导,同时汇聚来自区内多所顶尖机构的研究人员,包括:日本圣路加国际大学圣卢克国际医院的坂元晴香博士、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郑佩莉教授以及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罗源昆博士。 联盟以「善用数码健康技术和数据强化医疗卫生体制成果」为主题,于2025年正式启动,开展为期五年的跨学科研究,以应对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通过整合公共卫生、工程学、健康科学和公共政策的专业知识,联盟会推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健康和社会福利系统。主要目标包括: •    开展与APO议程互相配合的研究和卫生系统活动; •    与APO秘书处及政策制订者合作,识别关键问题,综合并发表研究成果及实证; •    提供技术支持和领导力,建设本地卫生系统研究能力; •    伙拍APO秘书处共同申请和应用资助。 应对区域健康挑战 和经纬教授在科大担任公共政策学部副教授,他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领导这个具开创性的联盟。数码健康创新是构建更高效、精准,且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系统的关键。通过跨学科研究整合医疗健康、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我们将与伙伴携手开创以实证为本的解决方案,强化亚太地区的医疗卫生体制。」 世卫旗下APO的合作成员包括:亚洲开发银行、澳洲外交贸易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国政府、太平洋共同体、世界银行,以及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办事处。
跨越鸿沟:构建全球健康公平新格局
香港科大故事
健康, 合伙, 环球健康科技
跨越鸿沟:构建全球健康公平新格局
  当全球仍忙于应对新冠疫情的余波,健康不平等的现象持续加剧,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亦未见缓解,揭示了全球医疗体系的短板。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在2025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上倡言:「然而,这些严峻挑战的背后,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合作和创新机遇。」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她指出大学能够在构建更公平及可持续的医疗体系进程中发挥应有的角色。 叶如玉校长强调,大学并不仅是学术机构,更在全球科技前沿地位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具备独特优势——既是连结全球的桥梁和中立平台,也是驱动创新的强劲引擎,能跨越学科、产业和国界之间的隔阂,促进合作共赢。」 三策并进 共筑康衢 叶校长进一步阐述,大学可通过三大相互关联的途径推动医疗体系变革。首先,她指出本港急需融合科技与创业思维、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推动医疗创新。世界各地大学已洞悉此趋势,积极将人工智能及数码健康纳入课程中。叶校长解释说:「这种跨领域培训可让学生研发出遥距医疗平台、预防诊断工具等创新方案,提升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尤其能惠及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 其次,大学是推动前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平台。叶校长指出︰「大学提供空间让我们不断验证和完善大胆的构思。」以科大孵化的初创企业为例,它们致力研发对准社会需要的创新技术,例如PanopticAI这款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结合先进人工智能及信号处理技术,并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
Soft-spoken Nick Chin put into practice skills acquired at HKUST, where he obtained three degrees: PhD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MSc i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BEng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新闻
创新, 校友, 创业, 人工智能, 生物工程学, 健康,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
Engineer Who Made Hong Kong Home is Innovating Healthcare Technology(只供英文版本)
Pursuing undergraduate studies in Hong Kong 15 years ago marked the start of a highly rewarding journey for Malaysian native Dr. Nick CHIN Jing-Wei. He not only realized his dream of establishing a technology start-up, but also set up his own family here.

2024

新闻
研究, 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健康, 气候变化
科大于2024-25年度「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成绩超卓 获批拨款为本地院校之冠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三个研究项目,今日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2024/25年度「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和「主题研究计划」合共拨款港币2.125亿元资助,金额冠绝本地院校,亦是科大历来最好的成绩。 获批拨款的三个研究项目涵盖不同范畴,当中包括开发以人为本的前沿AI及机器人技术,改善长者照顾及护理;创建「香港海岸分身」数码系统,管理极端天气对海岸的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转型,提升香港在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中的地位。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向研究团队表达祝贺,她说:「科大今年于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和主题研究计划再创历史佳绩,不但充分体现大学对推动卓越研究的坚定决心,亦印证了科大学者的研究实力昭著。而当中两个获资助项目,由科大与科大(广州)的研究人员携手领导,更展现了两校之间的协同发展。透过日益紧密的研究协作,两校将继续引领更多突破性的跨学科研究及科技创新,裨益香港及其他地区。」 科大副校长(研究与发展)郑光廷教授亦为团队的成就感到振奋:「是次科大获研资局两大重点拨款计划的认可,意义非凡。获奖的三个项目分别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据科学等尖端科技驱动,彰显了科大致力结合科技创新与研究,探索新兴领域的研究突破。我们预期,随着更多世界级的科研设施相继于校园落成,将有助科大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探寻知识,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 三个获拨款项目包括: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健康, 可持续性,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科大校长叶玉如出席2024「冬季达沃斯」:「我们不仅追求更长寿 ,亦应增添有生命力的岁月」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早前出席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代表会面,深入探讨全球重大议题。 叶教授在多场热烈的讨论中,就健康老龄化、气候变化对全球带来的挑战,以及大学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在研究与教育中的角色,分享其精辟见解。  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重建信任」,云集全球逾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来自政商界的代表及社会贤达,当中包括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成员,藉以重建互信基础、促进全球合作,以及携手应对当前严峻而复杂的挑战,包括气候变迁、经济发展和人工智能等迫切议题。       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获邀出席活动的大学校长,叶教授参与了多场重要的交流活动,当中包括关注人口变化,探索人类长寿之路的专题研讨会,与来自包括欧洲联盟委员会、宏利金融和美世等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交流。 她指出,随着年龄增长,维持大脑健康及生活品质,至为重要。  叶教授认为:「我们不仅追求更长寿,亦应增添有生命力的岁月。 在延龄增寿之余,更重要的是保持思维清晰、充满活力,并能为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科技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然而,长者仍面临不少疾病风险。 例如有研究显示,全球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人数至2050年或将超越一亿。 有见及此,叶教授提倡推动「全民脑健康」(brain health for all)。 她呼吁公营及私人机构投放更多资源于大脑研究,了解构成大脑老化背后复杂的机制,从而降低长者患神经退化疾病的风险。 作为一名高教界领袖,叶教授亦强调大学应鼓励终身学习,引入弹性和灵活的课程,协助有志工作的退休人士重返职场。  叶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她在AD预测、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广受国际认同。 其中,她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个简单而可靠的血液检测方法,能及早筛查并识别AD患者,为应对这项全球重大健康挑战贡献良多。

2022

新闻
纳米材料科学及工程学, 纳米技术, 健康,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化学
影响力系列:废物变身最坚固材料
https://30a.hkust.edu.hk/zh-hans/our-impact/turning-garbage-strongest-material

2021

新闻
人工智能, STEM教育, 自动化技术, 健康
专家系列:拥抱人工智能还是保持警惕?
​ 「机器有思考能力吗?」早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科学先驱艾伦 ‧ 图灵已提出上述问题。自此,围绕机器学习的议题至今未止。近十年来,人工智能(AI)的应用一日千里,人类应如何面对AI的不确定性?身为这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冯雁教授一向致力提倡在符合道德的大前提下广泛使用AI。在这篇专访中,冯教授阐释了AI的优点和潜在威胁;但叫她关心的是大众对AI的一些常见谬误,可能会窒碍这个领域的发展甚至人类的进步。AI 创造而非淘汰职位AI 高速发展,促成工业增长和自动化,不少工种因而消失或式微,像消毒机械人取代了清洁工人、机器代替了收银员等。这股威胁尽管看似来势汹汹,但冯教授认为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足为虑。她说:「一如工业革命,我们身处的数码年代也在创造新的职位,程式设计员就是最佳例子。  智能手机出现前,这种工作并不存在。应用程式兴起,便催生了以千万计的相关工作机会。  「我们必需把 AI视为改善生活质素的工具,善用 AI,不是抗拒它。」就像各种针对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计划的阴谋论,冯教授认为:「社交媒体充斥着大量有关新科技的错误资讯和谣言。人们作出毫无根据的揣测,不少都是子虚乌有。我有些家人也深信不疑。放眼全球,反疫苗的人其实是将人类置于险境。」她说:「机器本身没有意识。这年头,很多人抗拒学习新知识,实属不幸!如你愿意多听多看,就会知道大部分谣言缺乏逻辑。」冯教授直言在先进的科技世界里,学生必须从小接受STEM教育,因为逻辑训练和批判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错误资讯,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恐慌。
新闻
健康, 空气, 污染
科大研究人员发现戴口罩或能减低与空气中致癌物有关的癌症风险
佩戴口罩能过滤空气中的致癌化合物,从而大大降低罹患如肺癌或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