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闻
化学生物工程, 体验式学习, 学生创新, 校友
可杀菌的润手霜(只供英文版本)
Three CBE students created a long-lasting antimicrobial hand cream in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urse on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in Spring 2020.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新兴小型企业, 商业, 校友
网上募投的成功要诀
新冠肺炎肆虐,大量亲身列席会议和商贸展览因而被迫取消或改以网上形式举行,无数创业家只能透过互联网向投资者、业务伙件及客户进行募资活动,让公司持续发展。专门开发一种能实时将手语翻译成语言的腕带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尖思科研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柏衡,正是当中一员。然而,对于怎样通过网上会议让对方眼前一亮,大多数人都是茫无头绪。有鉴于此,科大技术转移中心及创业中心携手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巧。
新闻稿
创业, 生物医学工程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20 实践科技创新创业理念
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今年踏入十周年,参赛队伍亦创歷来新高。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学生、教职员和校友组成的三支胜出团队,将於今年稍后与来自澳门、北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和长三角其他七个赛区的获奖队伍进行总决赛。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企业管理, 职业
斜杠新一代的职涯致胜之道
  以电视节目主持及「网红」身份闯出名堂的袁学谦,是科大2012年工商管理学士毕业生,主修市场营销。除了进军饮食业,他也是艺人及制作公司老板,在电视上拥有自己的旅游节目,北至俄罗斯,南抵南非,足迹遍及五湖四海。
新闻
创业, 青年创业, 职业
付出时间助人自助
梁嘉宝是科大 2010年工商管理学系校友,毕业后任职国际投资银行分析员时,已清楚自己无意长期在财经界发展。对她来说,促成更多人投身义务工作、培育儿童和青少年,当中的满足感尤胜为旁人眼中的理想事业拼搏。这念头很快驱使她另起炉灶,踏上创业之路,好让她能够推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并联同友人黄雪儿一起争取曝光机会及构思新主意。  两人自此联袂参与联谊活动,希望藉此拓展人脉、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两位年轻女士对于要主动接触素未谋面的业界领袖感到困难。她俩深明这种感觉非她们独有:像两人般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虽然渴望发展事业,但却缺少可以给予意见的人生导师。

2019

新闻
青年创业, 生物技术, 化学生物工程, 创新
追寻非一般的医学梦
中学时期的黄嘉钱立志行医,但公开考试成绩不如预期,粉碎了他悬壶济世的梦想。不过,俗言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试场失意,反而为小伙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宝贵机遇。 嘉钱最后获科大录取,攻读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其后继续深造,刚于今年完成科技领导及创业哲学硕士课程。修读硕士期间,他偶然读到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孙飞教授一篇有关智慧水凝胶的论文。在医学界,智能水凝胶又名「软物质」,通常用于药物递送、干细胞治疗等生物医学范畴。
新闻稿
创业, 新兴小型企业, 创新, 研究及科技
科大设立创业基金 支持初创企业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创业基金」 (下称基金),为科大初创企业,尤其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初创公司提供支持。基金亦期望推广校内创业精神、促进知识转移,为社会及经济带来正面影响。 科大最初会向基金注资五千万港元,于未来五年投资大学的初创企业;用以支持创业与创新科技的捐款,也可投入到此基金。获选的公司可获投资金额最多为二百万港元,以作为支持研发、业务及市场拓展方面等活动。具备创新技术及/或商业模式的初创企业,会获优先考虑。
新闻稿
创业, 新兴小型企业, 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19 驱动创新创业意念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学生、校友和员工组成的三个团队,在逾100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2019香港区赛事三甲。他们将于今年九月在广州南沙,与其余六个赛区的胜出者进行总决赛。 今年已踏入第九届的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共吸引了117个队伍参赛,数目较去年增加逾百分之十五,深受科大及小区成员欢迎。为进一步推动多元化,比赛去年引入网上配对平台,让参加者与来自香港及其他地区、有兴趣参与赛事的人士及公司组队,促进不同背景的人士交流。在今年的比赛中,百分之十五的参赛队伍正是利用网上配对平台,成功觅得志同道合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