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香港科大与京东集团成立联合实验室 推动新一代智能物流及健康管理科技
新闻
合伙, 科技
香港科大与京东集团成立联合实验室 推动新一代智能物流及健康管理科技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京东集团(京东)今天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 京东集团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智能供应链领域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构建国际领先的前沿研究及应用平台,以解决行业核心技术问题。合作协议在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京东集团SEC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许冉女士见证下,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京东集团代表签署。郑光廷教授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不仅象征了双方的紧密合作,更是前沿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创新融合。 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发挥科大在人工智能、机械人等领域的开创性成果,并结合京东的丰富物流网络和健康大数据,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大幅提升智能物流的效率和智能化,提供更具效益的健康管理。是次合作将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科枢纽的地位,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注入动能。」许冉女士表示:「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当人工智能真正拥抱产业,每个行业的万亿规模只是起点。我们期待与科大携手,让更多人工智能能力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率先将已验证的降本增效模式扩展至全社会物流等各类场景,助力实现『万亿降本』,共同打造超级供应链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新标杆。」科大将发挥雄厚学术和研究优势,并提供先进设施,支持联合实验室开展智能物流、机械人、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创新研究。 京东亦会为联合实验室提供健康、零售及工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场景数据,包括应用场景建议、市场及产业发展趋势、协助取得相关数据或测试环境等,构建高度协同的人工智能+物流应用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一)    空间视觉与导航: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及深度学习算法,提升无人仓储机械人、物流配送车辆的自主定位及路径规划能力。
香港科大汇聚国际专家推动CliMetS大科学计划 勘探海底甲烷渗漏应对气候威胁
新闻
海洋科学, 气候变化, 可持续性
香港科大汇聚国际专家推动CliMetS大科学计划 勘探海底甲烷渗漏应对气候威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联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海洋实验室)及全球逾200位专家,成功启动「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的影响(CliMetS)」大科学计划。作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海洋十年)认可的倡议之一,CliMetS大科学计划致力绘制全球海床甲烷渗漏分布图,并测量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科大近期于南美洲及非洲合办两场重要的国际研讨会,旨在凝聚全球力量,填补各国在海底甲烷渗漏研究的空白,深化跨洲合作。搭建桥梁:促进知识交流与能力共享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20年间的增温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在海床下储藏的大量甲烷一旦被释放,将大幅加速气候变化。 然而,其渗漏规模与机制仍是科学界最迫切的谜团之一。为填补这方面的关键研究空白,科大海洋科学系讲座教授、广州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兼香港分部主任钱培元教授担任CliMetS大科学计划的负责人及管理委员会主席,致力将零散的区域性研究化零为整,并推动计划成为一项全球性行动。钱教授强调计划的重要性:「CliMetS大科学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知识交流与能力共享,尤其是在南半球资源匮乏的国家,他们往往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基础设施及先进技术。通过利用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尖端科研技术与设施,包括中国科研考察船『 深海一号』及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国际联合航次进行大规模的甲烷渗漏勘探。」他强调,区域研究议程须由各地区持份者共同制定、共同主导。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工程学教育创新
香港科大与复旦签署合作备忘录 深化策略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复旦大学今天(2025年9月15日)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新工程学科的学术交流,并携手建设一所创新中心。双方在科大清水湾校园举行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上正式公布相关深化合作的安排。论坛汇聚来自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他们就化学及智能材料等题目作分享及交流。活动亮点之一是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与科大工学院共同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由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并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作见证。备忘录合作重点:专注新工科:将重点聚焦化学能源、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领域。 合作项目:共同打造「复旦–港科大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作为定期的学术交流平台,并推动教师互聘、科研平台共享等。 人才培育: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每学年互派研究生进行交流学习,共享实验室资源,并提供暑期课程、科研实训等多层次培养支持。 区域融合:充分释放沪港双城优势,优先在长三角和大湾区推动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香港科大深化与瑞典合作 推动香港成为中瑞创新战略枢纽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率领的高层代表团,近日完成在瑞典的策略性访问,与当地顶尖的学术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此行强化了香港作为瑞典与中国之间科技合作重要桥梁的角色,重点推进生命科学、健康科技、老龄化研究、能源、机器人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  中瑞长期伙伴关系的坚实根基 是次交流乃建基于瑞典与中国之间悠久而稳固的合作关系。数十年来,两国在外交、工业及科学合作上建立了厚实的根基。作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瑞典汇聚世界级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生态系统,与科大推动前沿研究、联系全球创新网络的使命不谋而合。凭借香港的战略地位,科大扮演关键纽带,深度融合瑞典的创新体系与中国的市场及科研资源,促进具影响力的中瑞合作。  瑞典创新优势与科大卓越学术研究及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 瑞典一直被誉为全球创新领导者,长期位居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之列。其独特优势源于紧密结合的学术研究、产业创新与政府对战略领域的投资构成的科创生态体系。 科大凭借其世界级的科研实力与注重实效的卓越创新力,成为瑞典科创生态中理想的合作伙伴,与瑞典的优势完美互补。科大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创下佳绩,而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亦表现卓著,尤其在生命科学、健康科技、老龄化研究、能源、机器人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成就斐然。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这些领域上把前沿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解决方案,为突破性研发创造强劲的协同效应。 
香港科大携手纳札尔巴耶夫大学创办亚洲首个欧亚商业工商管理学士课程 助力推进「留学香港」人才计划及「一带一路」倡议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教与学
香港科大携手纳札尔巴耶夫大学创办亚洲首个欧亚商业工商管理学士课程 助力推进「留学香港」人才计划及「一带一路」倡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科大商学院与哈萨克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商学院(纳大商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推出工商管理学士(欧亚商业管理)课程。此课程为亚洲首个同类的跨校合办课程,相关合作于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正式启动,彰显两校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进高等教育合作的共同承诺。 新课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的「留学香港」人才计划。为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招生,科大特别为当地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并针对东盟国家学生设立交流、实习及就业支持计划。过去五年,申请入读科大的「一带一路」国家学生人数持续上升。申请宗数最多的主要「一带一路」国家,其总申请量由2021年的674宗增至2025年预计的1,639宗,增幅接近一倍。其中,来自哈萨克、巴基斯坦及缅甸等国的增幅尤为显著。 该合办学士课程预计于2026年推出,将成为科大首个专注于「一带一路」地区新兴市场的本科课程。合作备忘录亦涵盖多项合作项目,包括旨在促进中亚地区商业创新的行政人员课程,以及专为纳大商学院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生而设的香港及内地游学项目,让学员体验亚洲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两校的合作伙伴关系早于去年已展开,并已推行学生交流计划。是次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伙伴关系,拓展合作层面。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由香港特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先生、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纳大署理首席副校长 Loretta O’DONNELL 博士、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纳大首席营运长Maksat MAMASHEV先生,以及纳大商学院 Joep KONINGS教授共同出席。
signing
新闻
合伙, 企业管理
中银香港与科大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香港」)与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签订为期五年的战略协议,双方强强联手,就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普惠金融、研究及人才培训开展合作,探索共同发展机遇,为内地及香港的持份者创造重要效益。在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与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见证下,中银香港副总裁王化斌与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备忘录涵盖多个重点合作领域,双方将联手激发香港于金融、银行及金融科技的发展潜力。其中,科大将专注于创新研究,以响应本港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及绿色金融等范畴的策略发展。中银香港亦将透过奖学金、实习和管理培训计划,支持本地人才培育。此外,双方将构建常态化协同机制,为在内地及香港,以至东南亚地区的科大社群与中银香港客户,打造量身订造的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表示:「中银香港根植香港逾百年,一直与社会各界携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次与科大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学术界与金融界开展全方位合作,支持本港创科生态圈的蓬勃发展。透过科大领先的学术研发及人才培育专长,结合中银香港于金融服务及创新应用等领域的前瞻优势,让银校双方更紧密地实践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创科中心的领先地位。」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对双方达成此次合作表示欣喜。她表示:「是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不只是一份正式协议,更是对双方历经三十载可靠合作关系的有力证明。对于双方即将联手开展的项目,我深感振奋。从为大学社群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到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化领域的创新,这些举措将为我们的成员乃至社会各界注入新动能。让我们怀着满腔热忱与共同的使命感,共赴新征程。」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疗健康科技, 健康, 研究及科技, 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及黄金时代基金会联合公布,三方已厘定合作框架并正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银发智龄生态圈」计划,携手推动区内银发智龄产业发展。签署仪式于「中银人寿第十届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期间举行,三方代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太平绅士见证下签署合作备忘录。 「银发经济」正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创新的增长动力,大湾区蕴藏庞大银发市场潜力。是次合作备忘录将聚焦四大合作方向,包括战略规划、赋能银发族、跨界携手协同并进及领航未来创新实践,目标是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与科技素养、释放银发生产力,并促进医疗、科技、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等,建立银发共融社会,带动银发智龄产业创新。  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蓬勃兴起,区内养老产业迎来转型与跨境养老融合等创新发展。要让大湾区充分体现银发智龄市场的庞大潜力,促进医疗、科技与金融跨界协同是箇中关键。配合政府促进银发经济的政策方向,我们很荣幸能汇聚产学研的力量,共同为构建银发智龄生态圈而努力。我们将发挥整合资源网络的优势,贡献专业知识与策略,开创养老产业新赛道,积极拥抱银发经济新机遇。」  黄金时代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容蔡美碧教授表示:「黄金时代基金会很荣幸能够与安永及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合作,这亦是我们推动大湾区银龄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透过与学术研究及专业服务的合作,我们期望为金龄群体建立更共融、更理想的生活环境,释放银发经济的庞大潜力。」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先进材料, 科技及先进材料, 物料, 人工智能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全球服装制造商晶苑国际集团(晶苑国际)及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纺织生产流程,通过开发纺织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Textile-GPT,推动智能设计、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及智能穿戴等范畴的发展。三方更将携手成立纺织AI创新中心,并推动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及培养「AI+纺织」复合型人才,加强全球纺织业的AI应用,透过创新科技助力纺织业升级转型,实现智能制造,进一步加强香港新质生产力之发展,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从纺织枢纽到工业AI创新实践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s)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次科大、晶苑国际及HKRITA三方合作,将汇聚产业、学界及研发优势,驱动产业升级转型,协助价值1.5万亿美元的全球纺织业提升工业自动化与环保效益。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将涵盖以下三大合作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