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科大、城大、中大与理大合办「香港伙伴周」 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及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欢迎来自38所海外大学伙伴的代表访港交流,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并加强与海外大学的联系。
四所大学的管理层和教职员与来自,全球包括澳洲、奥地利、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伙伴会面,介绍香港作为国际交流生目的地的吸引力、香港的优势和机遇,以及大学的世界级研究及学生设施。
「香港伙伴周」计划于12月5至8日举行,邀得在各行业具领导地位的讲者介绍香港的最新发展。汇丰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先生率先分享香港作为大湾区一部分的发展和定位,以及香港为国际学生带来的机遇。其后,M+博物馆主席陈智思先生分享香港在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和机遇,而香港美国商会总裁翁以登博士则就香港的营商环境和机遇分享其真知灼见。
各海外大学代表除了参观大学设施,包括科大的空气动力学和声学实验中心及机器人研究所、中大的文物馆及中医学院、城大的牛奶店和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理大包玉刚图书馆,以及各大学的学生宿舍外,还参观了香港科学园,听取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先生和其团队分享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以及为国际生提供的机遇。此外,代表团还到中环、大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西九文化区参观,了解香港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育,以及艺术和文化发展。
代表团认为是次访港交流收获丰富,并深受启发。来自荷兰的大学代表表示:「很高兴能重返香港,是自疫情以来的第一次。我非常荣幸获邀参加『香港伙伴周』,感谢主办单位精心安排到访四所顶尖大学作交流。」来自英国的大学代表说:「透过活动,我能掌握全面的资讯,更有效地向我们的学生宣传香港,我衷心希望这能促成良好的双向学生交流。」
香港的大学一直拥有庞大及全面的学生交流计划网络,为香港学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同时,大学亦透过吸引国际交流生来港学习,大大促进校园国际化。通过与海外大学伙伴建立紧密联系,香港的大学将继续致力吸引国际交流生来港学习,加强本地及国际生交流,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参与的大学合作伙伴名单如下:
澳洲:

新闻
科大欢迎多伦多大学和新南威尔斯大学的到访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2月12日迎来了来自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来自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大学两所合作伙伴机构的访问。
由多伦多大学国际合作副校长黄一庄教授和国际合作协理副校长Alex MIHAILIDIS教授领导的代表团与科大的教授们包括协理副校长(研究) 陈子亭教授、理学院院长王殷厚教授和副校长(研究及發展)特别顾问施毅明教授进行交流。讨论重点关注提升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和在关键战略领域如医疗保健和可持续性上的联合研究项目。
而新南威尔斯大学全球事务部的Vinayak DIXIT 教授于到访期间与科大知识转移办公室的团队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发展) 金信哲博士,智能系统及项目开发主管梁俊伟博士和全球及大中华事务主任李琬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对话围绕科大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深远战略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和企业推动社会影响力进行了深入交流。
科大一直积极与海外大学交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促进更多学术和研究并展望更多的合作项目。

新闻
裘槎基金会颁发奖项予四位杰出科研学者
裘槎基金会上周五(12月8日)举行裘槎基金会成立纪念日晚宴暨颁奖典礼,向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及香港大学(港大)的四位优秀学者颁发2023年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以表扬他们的卓越科研成就。 颁奖典礼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主礼。
获奖名单如下:
傅凯骏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夏利莱博士物理学助理教授
王澜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
冷凯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助理教授
李灿博士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电机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2023」得奖学者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夏利莱博士物理学助理教授傅凯骏博士
傅凯骏博士是一位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多体作用所洐生的集体现象。他的研究兴趣广泛,量子材料中对称性、拓扑学和局部性之间有趣的相互作用;强关联电子的磁性和超导性;基础能带理论;拓扑材料发现;二维和摩尔纹材料,以及量子动力学与量子资讯理论之间的关系。他现时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描述高度纠缠的量子多体态及其对于量子材料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按此参阅傅博士的简历)
新闻
科大与清华大学合办人工智能国际论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清华大学今日首度携手举办「2023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为期两天的论坛汇聚逾50位世界知名人工智能(AI)专家、学者、业界翘楚、政府及国际组织代表,探讨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期望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AI 全球治理框架。
近年生成式AI快速发展,开创了AI研发的新时代,不过在应用方面出现了不少安全上的考虑,欧美各国亦陆续提出制定监管生成式AI的法规。作为AI治理领域中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今次论坛不但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亦吸引了来自内地、欧盟、新加坡、巴西、南非及马来西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多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以及来自英、美、法、德等国家的AI业界顶级专家和知名科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各人就如何应对AI在引领变革时所带来的挑战,作出精彩的演说和讨论。
论坛主礼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女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方建明先生、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慧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马来西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秘书长YBhg. Datuk Ts. Dr. Mohd Nor Azman Hassan博士,以及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王伟明博士。

新闻
科大研究揭示IGF2分泌通路如何调控肌肉干细胞分化机制 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揭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 (IGF2) 如何调控肌肉干细胞分化,这对通过抑制IGF2分泌以操控其讯号路径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IGF2在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存活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多种生长障碍,包括银罗素综合症 (Silver–Russell syndrome) 和贝克威思–威德曼症候群 (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虽然IGF2的表达和其激活的下游讯号传导途径已被广泛研究,但新合成的IGF2蛋白如何高效地分泌以发挥其功能仍然未明。
近日,由科大生命科学部副教授郭玉松所领导的团队发现,新合成的IGF2需要经过几个细胞内转运站,包括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才能被细胞分泌出来。 团队发现一种名为TMED10的I型跨膜蛋白,能够识别IGF2上的转运信号,从而促进IGF2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 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调控是TMED10的GOLD结构域与IGF2的112-140残基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质谱分析显示TMED10也介导了单通道跨膜蛋白sortilin的内质网输出。 后续研究表明,sortilin有助于IGF2的高尔基体后转运,这意味着TMED10间接地介导了IGF2从高尔基上的输出。 研究团队也在小鼠的C2C12肌母细胞中验证了他们的模型,证明TMED10调节了C2C12细胞中IGF2的分泌,进而调控肌肉干细胞分化。
郭教授说:「这些发现增进了我们对IGF2的生理作用、疾病机制和潜在治疗应用的理解。 在特定条件下,IGF2信号通路的过度激发会触发不受控的细胞增长,或会导致癌症。 透过调控IGF2细胞内转运过程,我们或能调节IGF2信号通路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IGF2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在体内过度表达其货物受体来增强其释放,可能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 」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第七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
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前排左五)、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前排左六)、其他科大管理层、捐赠者、企业捐赠者代表,以及各冠名教授合照。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第七届冠名教授席就职典礼,向十位杰出教授颁发冠名教授席及表扬各捐赠者对大学的鼎力支持。 就职典礼由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主持。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表示:「本年度的冠名教授席得奖者均透过研究造福社会。 这些学者不断为科大追求卓越的目标作出贡献,并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我们谨此衷心感谢每位捐赠者宅心仁厚、不吝解囊,一直支持科大履行使命,大学能够嘉许应届的冠名教授,并得以提供实现卓越科研与教学的环境。 」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致辞时亦恭贺获冠名的教授,并对捐赠者的慷慨支持表达谢意。 她说:「过去十年,科大很荣幸向超过七十位教员颁授冠名教授席名衔,以表彰他们的卓越教研成就。 这些学者在学术与教学上力臻卓越,不仅在全球多个研究领域发挥重大影响力,更为培育年轻一代不遗余力。 我们谨此挚诚感谢各位捐赠者的慷慨襄助,令我们得以嘉许、奖励和延揽各领域的学术领袖,推动他们与大学一起再创高峰,贡献社会。 」
获颁授殊荣的十位冠名教授,其研究范畴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神经科学、流体力学、机器学习、凝聚体物理学、高分子化学、电化学、集成电路、网络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社会理论。

新闻
科大欢迎韩国驻华大使莅临访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博士及其代表团于12月1日到访科大。郑博士与科大有着特別的渊源,他曾是社会科学部备受尊敬的学者和杰出的前任教授。
在科大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蔡欣怡教授的陪同下,郑博士参观了科大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和人文社会科学院。此外,他还与在校的韩国学生和教职员进行了建设性的对话,分享他职业生涯的真知灼见,并听取校内韩国社群的想法及意见。
郑博士亦与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其他管理层代表进行了会面,了解最新大学发展、韩国学生招生流程以及与韩国教育机构的合作事宜。鉴于郑博士与科大的独特联系,他的到访更显珍贵。科大将继续加强与韩国之间的联系,并致力推动更多合作和交流。